暑假,偶然读到了郑英老师的《教育,向美而生》这本书,感想很多。教育,从来都不只是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而是关乎精神和心灵的格局。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有自己人格的介入,有一种无痕的濡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却有种有力的内在力量。所以,提升精神颜值,才是根上着力。
教育之美,美在“发现”。我自2000年8月如愿登上讲台以来,在近20个春夏秋冬中,我与学生之间发生了许多故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从教学中感受教育的幸福,体悟教育之美。起初,我一直认为女孩子就要文雅一点,不要疯疯癫癫的,而小孟正属于我不欣赏的那种另类女孩。一次,我正在上英语课,小孟却在那里弹纸团,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我不由得火冒三丈,大声呵斥道:“你还有没有一点儿女生的样子?”这一声怒吼让她低下了头。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小孟在我的课堂上都安安静静的。我暗自高兴,觉得她一定是被我“降服”了。谁知一测试,她的成绩直线下降。这说明她压根儿就没好好听讲。于是,我把她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当我把“你不会有出息的”这句话扔给她的时候,她的眼中掠过一丝倔强。不久,学校通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花样运动会”活动。令我没想到的是,比赛那天,小孟的花样轮滑表演得特别精彩,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随后,小孟跑到我面前,调皮地问我:“老师,你说我会有出息吗?”还没等我回答,她就转身跑开了。自从这件事之后,我知道了每名学生都是或深或浅埋藏在地下的金子。教师要承认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并用欣赏、鼓励的眼光看待每名学生,发现学生的长处,挖掘他们的潜能,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教学相长中与学生一起成长。
教育之美,美在“智慧”。《圣经》上说:“一个人,就是他心里所想的样子。”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人的外相便是她内心的透射,这就是所谓的“相由心生”。因着这,人的长相是可以改变的,提升长相之美的好方法,不是停留在皮相上下功夫,而是从内里进行改造。一个教师的内在光华,由其教育智慧透射出来。教育是难的,难在对天性、对生命、对心智的完善的责任,这需要教师的智慧。哲学家安·兰德所说:“有智慧的人的最高道义便是保持其健全的大脑和完整的自尊。”有智慧的教育者,何尝不是?如果教师自身智慧丰盈,他的学生多半丰富;反之,如果教师的`思想很孱弱,他的学生多半羸弱。
教育之美,美在“反省”。听俞敏洪先生回忆父亲的文章《一堆散乱的砖头》,很感动:养孩子能养到这样的结果,我想九泉之下的父亲也会感到欣喜。“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陈果,复旦大学教师,被学生尊为“女神”。课堂上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之间,真是“风情万种”;听她的课,旁征博引,娓娓道来令人顿悟,心生感慨:做老师能做到如此,令人神往!面对孩子,很多老师、家长时常会茫然、困惑。就像我,尽管做了二十年教师,也时不时的会有这种情绪。《孟子·离娄上》:“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每当这个时候,让自己平静下来,认真反省,你会有所醒悟,有所提升。想起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只是寻找出路时的情绪,有了这种情绪,就有了克服困难的动力;然后,你就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幸福感就是一次次这样的成就感带来的。孩子的成长也是,教育就是引导孩子战胜一个个困惑,发现一个个柳暗花明的过程。
一直喜欢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用来描述教育的句子“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诚哉斯言!教育应是用诗意的情怀去倾听,去唤醒,去培育每一个灵魂,让孩子们的笑容从此明媚而粲然,生命从此丰盈而饱满,教育因此而美丽。教化之功,善莫大焉。
有幸读了著名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孙蒲远老师写的《美丽的教育》一书,全书有八章,但与其他教育书籍不同的是,书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栩栩如生而纷繁多样的师生现实生活,与我们的教育实践更为贴近,看来感触更深。书中让我深深到的是,孙老师对学生那份浓浓的爱心。正如本书封面上写到的:“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孩子对自己的班主任简直到了崇拜的程度。班主任提倡的东西将会酿成这个班的班风,班主任的好恶将回成为这个班学生的是非标准,班主任的要求将会成为这个班学生的习惯,班主任常说的话将会成为这个班学生的座右铭,班主任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性格气质的形成都起着举重轻重的作用……”也正是这个原因,孙蒲远老师的高尚人格对其学生产生了非凡力。
孙蒲远老师,融43年的心血与智慧于一炉,谱写着栩栩如生的儿童生活,展现着爱的力量。这是一部生动形象的学生心理学和教育学,也是新的教育诗篇。全书共八章,罗列了大局部班主任可能会碰到的178个问题。联想到我自己,班主任工作也多多少少碰到过一些类似的问题,因此我也很喜欢这本书。我爱我的学生,我的学生感到幸福,我也感到幸福;我的学生感到快乐,我也感到快乐;同样,我也得到了他们最真挚的爱,爱是没有时间、距离的。
美丽,它不是指花枝招展,光荣夺目。朴实无华,润物无声才是持久永恒的美。淡淡的,沉着的,心平气和的,就是一种美丽的心情。
一个老师只有先成为拥有平和心态的人才能成为好教师,因为这样的教师心中才能真正写下“爱“字。孙蒲远老师一个脱离了浮华的爱的。她慈眉善目,笑容可掬,从心灵深处理解和关爱儿童,面时生理机能有障碍的学生,学别吃力的学生,单亲家庭的学生,她给了他们更多的爱,让每个孩子都到了自己是孙老师的小天使。试想:一个急功近利,心气急躁的教师怎能做到这样循循善诱,孜孜不倦呢?
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比以往何时候都要喧嚣热闹,生存和竞争是大多数人活在世界上必须要做的重要事情,这当然也包括教师。他们积极上进,不甘人后,为了做出成绩日以继夜地扑在工作上,这种拼搏精神是值得人赞赏和敬佩的。可是,你可曾看到,一边是教师在各种比赛载誉而归,不胜荣光,一边却是学生对教师敬意的缺失。难道是老师不够水平吗?当然不是。他教学功底扎实,在课堂上挥洒自如。那是呢?原因出在他的追求上。要超过同行,成为!于是他要不停地参加培训学习,不停地钻研教材,不停地参加各种比赛,不停地拿各种奖。他在意本班的成绩排名如何,在意学生在竞赛中能否获奖,在意自己的.论文能否发表,他在意好多好多的和名利有关的事情,与同行们的竞争占据了他大半个心房。
这样功利的他,还能平心静气地聆听学生的声音吗?一个不会进入学生内心世界的教师怎能收获学生的敬意呢?孙老师书中的诸多案例都是怀着一种安安静静的心情完成的,不气不恼,不温不火,就连她写的每一个文字也都流淌着静谧的气息。只有心态平和的人才能写出如此宁静的文字吧。
工作中的竞争压力,生活中的锁事烦恼也曾让我带着一脸灰沉的心情走进教室。学生天真烂漫的阳光笑脸没有引起我的审美兴趣,相反,我的目光越发显得狭隘,看到的都是学生们的缺点:怎么那么爱吵闹?一点儿也不遵守纪律;反响真慢,连这么简单的题也做不了;素质真差,专门欺负弱小同学……一连串的糟糕塞满了我的眼球。于是,批评学生和埋怨别人成了我处理问题的主要方式。后果可想而知,不仅教育效果微乎其微,我的工作情绪也陷入了可怕的恶性循环。在工作中不能发现快乐,创造快乐!其实,只要稍稍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工作中不要急于求成,一切都以一种自然的,平和的心境面对,那么局面就可能完全不一样了。脚踏实地,对学生增加尊重和宽容,对于他人的评论也会不予理睬,心安理得地做着自己认为快乐事。这样,你才会享受到教育工作的美丽,你才会发现美丽原来是藏在平和的心态中。
许多人感慨班主任工作枝蔓纷杂,回首自己的班主任生涯,发现每天都是忙忙碌碌,又好似什么也没做,垫起岁月砝码的日子,就这般消逝于平庸的忙碌里,忙了三五年又忙了三五年,蓦然回首,生命除了收获一把年纪,别无所获,我们给学生解释过“碌碌无为”这个成语,此刻,这成语又是如此真切地描述着教育本身的生命状态。现代教师需要在蜡烛燃烧照亮学生的同时,擦亮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需要改变,改变工作的状态和人生行走的方式,改变蜡炬成灰后连泪也干了的喑哑人生。“投入工作,赢得乐趣”,正是书中给了我启示,正是调整了心态,改变了对学生的态度,我才收获了很多,每年的教师节,是我最快乐的日子,我会收到往届学生最真诚的祝福。假设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在教育事业中开掘出快乐和幸福,用宁静的、美丽的心情来看待我们辛苦的工作,那么在未来的生活中,春日的鲜花,夏日的小溪,秋天的明月,冬天的残阳,都将以更为美好的风姿走进我们日臻的生活!就教师而言,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有赏心悦目的心情至关重要。用开展的眼光去赞美,所以做孙蒲远老师的学生是幸运的,作为一名教师能够从《美丽的教育》中领悟教育的真谛,你的学生也将是幸运的。
近段时间读了孙蒲远老师的《美丽的教育——写给年轻的班主任》一书。读完后,有些许感悟。
全书共分为八章,与其他书不同的是,本书的每章节中又都有若干个以问题为形式出现的子题目。如:你冤枉过孩子吗?为什么班主任在课间要尽量和孩子们一起玩?学生写作业磨蹭怎么办?为什么不要轻易给孩子打坏分数等等。
班主任虽然是世界上级别最低的主任,但班主任又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主任。这是我读完《写给年轻的班主任》一书的第一感受。诚如孙老师所说:班主任在小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至高无上的,小学班主任对自己的学生影响非常大,班主任的好恶将会成为这个班的是非标准,班主任的要求将会形成这个班学生的习惯,班主任常说的话会成为这个班学生的座右铭,班主任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气质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孙蒲远老师在书中用她自己细腻的爱抒写了教育的真谛。教育因爱而美丽,因爱而神圣,因爱而光芒四溢。作为教师,没有人不知道不爱学生的。但是,怎样去爱?怎样用自己的爱来感化学生,让学生健康成长?孙老师告诉我们:
一、爱是关注
孙老师在《“爱学生”是什么意思》一文中说道:老师爱学生主要是对学生诚心诚意的“关注”。你要细心的发现他的闪光点,认可他的努力,鼓励他点点滴滴的进步,理解他的苦衷与需求,关心他的生活与学习,帮助他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充分发挥他的特长,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这样的语言是朴实的,这样的爱是具体的,所以学生能够感受到孙老师的爱,学生能够被这样的爱点燃希望,积极向上。
记得班中的一个很乖巧的女孩。平时上课的时候很认真,一双大眼睛会很专注地注视着你。虽然成绩并不太尽人意,可是她懂事,努力了很多,成绩也稍有进步。快临近期末考了,我把她叫来谈话,表扬她的进步,并问她平时的作业爸爸妈妈有没有帮忙辅导下?谁知,她立刻眼泪汪汪了,哽咽着说道:“他们离婚了。”“啊?”我惊了一下。“三个月前就离了。”是女孩太乖巧还是我忽视了她?平时班级中孩子家里有点事,总写在脸上,肯定是我忽视了。只好稍加安慰了几句。爱是关注,在工作中,往往会以这样那样的理由忽视了孩子,包括最重要的那些细节上的关注。
二、爱是宽容
在孙老师的班里,上课的时候学生也可以去上厕所,这也许没有什么惊奇的,但让我惊奇的是如果碰到去的时间长了还没回来的情况,孙老师会让另一个学生带着手纸去厕所看看是不是那位同学碰到了什么困难?从这个细节上可以看出孙老师是一个多么宽容的老师呀,在她班里的学生真是感到幸福。孙老师的这种做法让人有些担心的问:您这么宽容会不会让孩子养成一上课就去厕所的习惯?孙老师摇摇头说:“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孩子没有这样,在孙老师的心目中班主任是在用自己的人格来培养学生的人格,是在用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
反思一下自己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我总是以一种挑剔的眼光去审视学生,总关注学生的缺点和错误。甚至常常气极败坏、声色俱厉:“昨天上课迟到,今天怎么又来晚了,下午叫家长来吧!”不能容许学生的反复。再看看孙老师,她的慈眉善目,笑容可掬,是从心灵深处对孩子的理解和关爱,所以她的学生都愿意在老师身边和老师亲近。我从中体会到若真想成为学生的良师,就必须让学生从心里接受你。而让学生接受你,在有些事情的处理上就要向孙老师那样放下老师高高在上的姿态,真心对待这生,学会宽容,学会理解。
三、爱是理解
一次,孙老师接过学生送来的一团看不出模样的用画报贴成的东西时,想笑,看着学生庄重的样子,她忍住了笑,努力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终于看出来了:“一个机器人!”“对极了!”学生高兴地叫道。试想,如果老师随意一句:“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啊?”会是怎样的结果呢?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入木三分,“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孙蒲远老师是理解孩子的',她谢过男孩,并把那个机器人认真地夹在教科书里。
孙老师的故事告诉我们:爱学生,就要理解学生。诗人泰戈尔说:“爱是理解的别名”。理解有多深,爱就有多深。只有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才能有师生情谊。有了感情,才能沟通,才能解决问题,才能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
四、爱是尊重
当看到后进生小郭举手时,孙老师激动地对全班说:“郭某能积极参与学习,我们特别欢迎,他就是念错十个地方,我也不批评他。”这暖暖的一句话里,有鼓励、有尊重,更让其他同学对小郭也十分尊重。结果这个孩子只在一个地方打了磕巴,没有念错一处!这个孩子爸爸原来几乎天天打他,家里几天就得买一把新扫帚,孙老师及时与他爸爸进行沟通,爸爸就没再打过他。一天,他突然问孙老师:“孙老师,你哪天过生日?”“你问这个干什么?”他哭了,一边哭一边说:“您对我太好了……我想长大了报答您……我有您这样的老师觉得很幸福……”孙老师听后感动得热泪盈眶,紧紧地握着他的手。
读完孙老师的书,我情不自禁地对书中调皮而又可爱的孩子露出了笑脸,也被孙老师的教育方法折服。反思自己,很多时候会怨天尤人,埋怨学生不够聪明,埋怨学生太调皮,静下心来,想想平日里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尽惹我生气的孩子,原来也都有可爱的一面。猛然醒悟: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有时匆忙的步履,泥泞的心情遮掩了双眼;繁琐的工作,忙乱的头绪,钝化了思想;成绩的镣铐,应试的倾向扰乱了心智,所以学生的缺点在我眼中被放大。可孙老师的学生从没有见到老师时有畏惧的感觉。他们都愿意围在老师身边和老师亲近,与老师交谈,把自己所有知道的事情与老师分享。因为他们喜欢这样一个对他们宽容的老师。
孙老师是幸福的,她爱她的学生;孙老师的学生更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这样爱他们的好老师。我想,之所以我不快乐,是因为我整天都埋头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处理学生的问题之中,这些使得我疲惫不堪。我要向孙老师学习,以饱满的热情来感染孩子,为孩子们描绘出美好的未来,激励孩子们为创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我要做真正快乐的、研究型的教师,让学生每天都看到我真诚的微笑。孙蒲远老师就是是一个终生快乐的形象,这一切都源于爱。爱,使她苦中有乐;爱,使她不断学习;爱,使她多才多艺;爱,使她与孩子们一起成长。
正如孙老师在后记中写到的:“学生的进步是我最大的幸福。当我看到胆子小的孩子变得开朗了,攻击性强的孩子变得文质彬彬了,不爱学习的孩子知道主动写作业了,情感淡漠的孩子变热情了……都会从内心产生由衷的喜悦。”教师爱学生,学生感到幸福,老师也会感到幸福;同样,教师也得到了学生最真挚的爱。这就是所有班主任的幸福,这样的教育也是最为美丽的教育。
结识新教育,认识朱永新教授。最近在读他的《教育如此美丽》,这本书是朱教授对中国教育的观察和思考,它客观真实地呈现了中国教育的现状。朱教授认为,很多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享受不到童年和青春,许多学生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其实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在作为促进美好生活的手段的同时,应该是幸福的生活。
这本书中最触动灵魂的地方是朱教授的一段对话:我始终虔诚地相信,理想的教育需要三样东西,爱、激情、人文。他还说,爱与责任同行,激情与创造同行,人文与智慧同行。这些对话引人深思。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只是一个教育的游客。我背着教育的行囊,不断地行走,不断地寻找风景,在美丽的地方驻足,在精彩的地方赞叹。”在他的'眼中,教育如此美丽!他对教育的热情,我望尘莫及,也难怪他有生动活泼的文风,尽管谈非常专业的教育问题,也不让人觉得枯燥。
在谈到老师的现状时,他诗意一般地说道:“如果不燃烧,请悄悄离开”他常对有些教师说,如果你志不在此,就应赶紧另谋生路。如果想致富就应去经商,如果你想要权力就应去从政。“教而优则仕”的路是很窄的,如果你别无选择,那你就要干一行爱一行,保持洁净的教师品质和人格。作为一名教师,承载着传承文明,编织数十个、数百个年轻个体及其家庭未来幸福的伟大使命,你不能自甘平庸。杰出的人创造生活,聪明的人理解生活,愚蠢的人习惯生活。我们应当像画家一样以征服线条颜色为乐,像音乐家一样以征服声音乐器为乐,像探险家一样以征服艰难险阻为乐,怀着理想从事教育,带着激情走进课堂,在自己的专业道路上披荆斩棘,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在现实社会中,教师是普通的人,工作时间之长,工作要求之高,工作对象之复杂,工作压力之大,难免会让我们愤世嫉俗、动摇信念。在日常工作中我也常常遇到各种烦恼,家长的抱怨,孩子的调皮,工作的繁琐等等。今年我新接手一年级,在我们班有个特殊孩子,上课没有一分钟能坐得住,做题目永远听不懂我的要求……和家长反复谈过话,在家都会,在学校怎么就不会了呢?是呀,我也很好奇,课堂一遍遍讲解听不懂,让我焦头烂额,那不如课后点对点交流,每天一下课我就把他拉到身边,一句一句讲解,他似乎也能听懂,只是慢一点而已。你看,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也足以让我喜笑颜开。在教育事业上,如果我们仅仅为了“活着、活下去”而忙碌,生命就十分可悲。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思想和骄傲。洞彻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因为些许的荣辱得失而踌躇满怀,我们应该及时调整好心态,在毕生从事的工作中挖掘幸福的元素,为了理想的教育和教育的理想,做一个幸福的追梦人,增添自己生命的亮色。
朱教授思路敏捷,精力充沛,待人诚恳,激情洋溢,读他的书很受启发,我觉得在新教育的大形势下,我们应该用双眼和智慧发现教育中的美,在从事的教育工作中挖掘幸福的元素,增添生命的色彩!
很有幸拜读了浙江优秀青年教师郑英《教育,向美而生》这本书。书中,郑老师为广大教育人呈现了一个个“教育,可以如此生动、有趣”的鲜活而深刻的案例,无不激励着广大教育人:向美,从修好这颗心开始,在细微处落地发芽,在自我革新中生长。
教师的特殊在于对学生有种长久而不着痕迹的熏陶和感染。而学生,是教师的精神后裔,教师精神世界的丰富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郑老师认为要想学生朝着美善的方向成长,自己先要成为一个美好的典范,一直把“形象上的悦目”“气质上的赏心”“灵魂上的高贵”作为她努力的目标。每天清晨换上一身知性套装,浅浅淡妆出现在孩子们面前;班会课上会和孩子们一起聊服饰美、仪态美;经常会在学生活动时拍下精彩感人瞬间,在活动后诗意地再现重温,点亮学生心中的那盏灯;复习阶段会在孩子的作业上画上大大的爱心……读到这一幕幕,我的.内心受到很大的触动,尤其是读到第一辑第4篇,更是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一、过有品的生活——生活需要有品,而不只是活着。
郑英老师说:生活本身是中性的色调和味道,要靠自己调,倘若能用审美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具体时刻,日子就会变得与众不同,所谓有品,就是赋予平凡以审美格调,不苟且,不敷衍,不将就。
是啊!以后居所每次都要自己打理,纤尘不染。更需要和家人一起进行,我洗衣他拖地,我做饭他洗碗。不请钟点工,不是为了省钱,而是因为这是我的家,我爱这个家。因为爱,所以付出;因为付出,所以更爱。对事、对物、对人都一样。
要多读点书,有质感的书,读多了言行举止间便会有别样的神韵,只需一点小闲暇就能让日子变得有深味。我们应该把生活过成千般风情,不是矫情,而是深爱和深情。一个有品的人,过的才是生活,而不是在生存,有品的生活不在远处,而在当下。
二、过有趣的生活,把生活过成诗和远方。
生活本庸常,需要手动添加一点浪漫的力量,才能将寻常的日子,经营得活色生香,把生活过成诗和远方。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给自己增添一抹天真烂漫的色彩。如果做到一顿简单的早餐,煮了个鸡蛋,就在蛋壳上面画个萌萌的笑脸,给美好的一天写个欢快的序言;如果在忙碌的间隙冲一杯下午茶,就不忘用精致的杯子提亮心情,带着快乐的心做事,效率会悄然间提高起来。周末可以经常与家人一起,走进大自然,看小儿捉蜻蜓,玩泥巴,放风筝,与爱人一起享受清风明月,这些都是惬意称心而生动有趣的事。
把生活过得生动有趣,是一种对未来的信心,能唤醒我们内在的创造力。幸福未必源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的完成,也可以是生活中一些微小愿望的实现,或是意外小小的惊喜。正如郑英老师所说:生活本身是中性的色调和味道,要靠自己调,倘若能用审美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具体时刻,日子就会变得与众不同。
让我们怀一半诗心,一半匠心,更怀一颗浪漫有趣的心,过有品、有趣的生活吧!
非常感谢工作室给我们推荐并提供《教育,向美而生》这本书,这本书是这学期以来我最大的惊喜,郑英老师的讲述鲜明,精致,生动,又富有艺术感,极具吸引力,让我这个不爱读书的“懒人”也改了性子,也非常感谢工作室老师带着我们坚持读书打卡活动,有了这个激励,我很顺利的读完了这本书,并且受益颇多,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总结一下我的体会。
1、教师要热爱阅读,坚持阅读。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的第一感受并非关于教书育人的收获,而是荡漾在纸面上的文字之美,如: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王羲之);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遇到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我会及时上网查阅,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这也成了一天当中的美好时刻,我对读书的兴趣被唤醒了。在聆听工作室培训时,有位老师说道,教育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的老师在拼命教书。阅读是我们的生命方式,存在方式,生活方式。接下来我计划阅读海鸥乔纳森这本书,期待从中有所感悟。
2、教师要热爱生活。从书中看出,郑英老师一定是个内心柔软的女人,她把工作和生活过成了诗和远方。她每周都会定一束鲜花精心侍弄;每次出门着装都保持清新整洁;每次看书都要将手洗净……这些事情在一般人眼里或许要多花费很多时间,但也正因为需要花时间,才更能体现出对生活的深情。
提到班主任,我们往往想到沉重,压力,班主任的形象往往是严肃的,匆忙的,不修边幅的,网上经常会有老师拍摄当班主任前后的对比视频,能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这个职业的压力感。但其实当做班主任并非要如此,繁忙是我们的常态,但是在繁忙之余,我们也要做一个像郑英老师一样具有诗意,热爱生活的班主任,这学期有几次已经毕业的学生和家长到学校送来了鲜花,之后我开始定期订购鲜花,心情失落的时候抬头便是美好之处,养花的过程中,我惊叹于她们顽强的生命力,在我的影响下,办公室的老师也开始订购鲜花,没过多久,办公室里几乎人人桌子上都有一束美丽的鲜花,并且还会互相赠送,这也成为了我们营造美好生活的一个缩影。
在班级方面,我也有了明显的改变,所以这学期虽然受疫情影响时间减半,但是我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丰富多彩的.高中生活。作为年级长,备课组长,班主任,英语教师,我的工作有些繁杂,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在班里组织了领袖气质培养活动,读书分享活动,期中考试总结大会,最美宿舍评选,每日心语,生日庆祝活动等等,只要有校级活动,我都鼓励学生参加,这学期班级学生被选入新生发言,国旗下演讲,以及研学活动等等,表现优秀,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成长迅速,惊喜不断。
真正的教育,不离生活之美,因为我们自己就是一门课程,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会影响孩子们对待生活的态度。过好自己的生活,会为教育注入新鲜美好的元素,从某种意义上说,会以拐弯的方式为教育人生做新的笺注和眉批。
3、教师要成人之美。在书中郑英老师提到最好的教育莫过于师生互相倾慕,彼此成全,各自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这一章节也给我带来颇多感触,做班主任的初期阶段是生存阶段,我总是想要赢,这种赢体现在管理班级的方方面面,为了体现自己的威严,我处处不让步,那时总觉得学生要由着我来,这两年我慢慢有了不一样的感触,郑英老师的这一章节内容仿佛写进了我的内心,作为班主任,作为教师,要维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彼此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彼此成全,要学会倾听学生的真实感受,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而非只搞一言堂的独裁者。
4、教师要富有耐心。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郑英老师介绍了她培养典型学生的一个过程,有红孩儿,有绩优生,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充满了耐心和智慧,反观自己的急躁与粗暴,实在是需要反思改进。孔夫子生前就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名声。听起来悲凉,却是当老师,当父母,当贵人的最好心态。去做一件对的事,要像去拉一个快要掉进井里的小孩那样,不想结果,尽力伸手。当贵人,为之,主要是因为我们有恻隐之心,有远大目光,可不可为,有没结果,不是主要原因。只有这样,孔夫子才一生做似乎“没有用”的事,最后却写下了中华文明的高贵基因。
我期待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美好的人,像郑英老师学习,用心做教育,追慕美好,向美而行。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可以让我们更接近真理,生活的苦难似乎永无止境。这是我读完《这本书》时最大的感受。如何将所有的感悟和启示转化成一篇读后感呢?为了帮助大家,编辑挑选了一篇题为“教育著作读后感”的推荐读物。...
发布时间:2024-04-08
美丽栖息读后感 篇1 “哇,这个人怎么这么聪明?”“我好羡慕他们的生活呀!”“他们可真善良!”……猜猜这些感叹是来自于谁呢?哈哈,告诉你们吧,就是我! 我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因为我实在是太敬佩《神秘岛》这本书中的几位主人公啦!他们在乘坐热气球时受到了暴风雨的袭击,被迫降落到一个荒岛上,却用...
特别为大家准备的“教海漫记读后感”,这篇文章的内容仅供参考使用。阅读是一个逐步攀登知识高峰的过程,当我们阅读完这篇作品后,内心受到了启发,变得勇敢起来,感觉仿佛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无法将我们击倒。思维的灵光只是一闪而过,很难再次出现,因此写下读后感显得格外重要。...
发布时间:2024-04-23
美丽的教育读后感 篇1 读完了《美丽的教育》后给我的第一感触,那就是——爱。美丽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动不已。 说到班主任工作经验,我应该最没有资格,我从事班主任工作仅仅三月有余,要问这段时间我最大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
发布时间:2024-08-05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11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环境教育读后感 篇1 每天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有时,我们因孩子的懂事而欣慰;有时,我们因孩子的调皮而苦恼……我该如何更好地...
发布时间:2024-06-06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教育》的读后感(通用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新教育读后感 篇1 今天我又一次学习了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
你有没有看过这样的书呢?这种书既不是人编的故事,也不是历史故事,也不是日记。你可能会问:“这是书吗?”那我就告诉你,这本书就叫做《美丽的眼睛看世界》。先说说这个标题。这个标题不是对内容的直接概括,而是以一种带有悬念的方式开始的标题。而这个“美丽的眼睛看世界”就没有直接概括内容,而是让我们自己去想...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9篇读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经》读后感800字(精选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美丽诗经读后感 篇1 《诗经》是鲁国学者孔子撰写的。 古有四书五经,《诗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