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总的指导思想,进一步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的重要精神,提高音乐美术学科的教学质量,以达到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艺术素质和人文素养的目的。
二、教学进度:
(一)音乐学科:
初一:期中授完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第二册的1~3单元;期末授完第二册的4~6单元。
初二:期中授完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第四册的1~3单元;期末授完第四册的4~6单元。
初三:期中授完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第六册的1~3单元;期末授完第六册的4~6单元。
(二)、美术学科:
初一:期中授完初级中学美术教科书第二册1——3单元;
期末授完初级中学美术教科书第二册4——6单元;
初二:期中授完初级中学美术教科书第四册1——3单元;
期末授完初级中学美术教科书第四册4——6单元;
初三:期中授完初级中学美术教科书第六册1——3单元;
期末授完初级中学美术教科书第六册4——6单元;
三、基本措施:
通过培训、比较等活动,宣传新的音乐、美术课程标准,使教师能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自觉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四、几项工作:
1、配合县普教科,做好从元月至6月开展的湖北省第六届黄鹤美育节荆州市赛区活动,积极准备“三优一先进”(优秀文艺节目、音美优质课、优秀美术作品、先进单位、个人)的活动。(具体要求看县普教科的通知)。
2、协助荆州市教研室做好荆州市教育学会中学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美术专业委员会的老会员重新登记和新会员发展及换届工作。
3、对美术教师进行一次新课程标准的培训。
4、组织音乐教师进行优质课的比较。
5、组织部分教师参加省、市组织的教研活动
回顾过去的一学期,本组依据我校教研计划与本组教研工作计划,在教务处的指导以及我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组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
1、认真抓好教学常规工作,组织开展好每一次教研组活动,检查督促六认真工作,发现不足之处立即纠正。
2、认真上好每节研讨课,针对所上的几节课,我们进行了“课堂观察”活动,观察课堂细节,坚持自我反思,同伴互助,找出教学成功点、失败点、创新点,找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的成功办法,使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都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3、积极配合教务处,结合我组学科特点,开展了歌咏、舞蹈、器乐等项目的兴趣小组活动,本学期参加吴江市中小学“三独”比赛,能认真组织学生参加训练,其中,独舞《雨竹林》在竞赛中获得了市级二等奖。
二、教研工作
1、积极参与我组课题工作。
2、注重教师基本功训练,本学期,我们组开展了“歌曲配伴奏”的基本功训练。每一位老师都能认真准备,认真练习,写好伴奏谱,在活动时逐个弹奏,效果不错。
3、组织我组教师积极参加校本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工作,结合我组学科特点,申报研究性学习课题与学科整合课题。
三、其他工作
积极配合学校、德育处,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在本学期的学校第九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上,我组教师认真参与了课外辅导,组织演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音乐组老师在创新方面,特别是课堂教学方法方面,还将进一步努力,争取在下学期中有一个飞跃!
一、教材:
今天这节课,我选的教学内容是《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是人教版小学自然教科书第十册的第16课,与《声音的传播》、《耳朵的科学》组成一个教学单元。本课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声音的产生;在能力培养方面,属于“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的系列。
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学习过《声音》一课,并从中认识了声音有高低、强弱,有悦耳与嘈杂等,对声音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本课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以利于进一步学习声音的传播。
从知识内容上看,本课的知识点相对简单,重点要求学生明确声音的产生过程——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教材针对振动发声设计了多个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反复体会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是在为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打下感性基础,帮助学生建立思考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实验能力是指会做物体振动的实验,归纳概括能力是指运用求同法归纳物体振动发声的规律。)
3、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到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有规律的;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我为学生准备了大量的实验用具,让他们通过自行探究来揭示自然奥秘。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四、教学思路:
本课我拟订了这样的教学思路:“实验—归纳—假设—验证—应用。”目的在于教给学生科学探究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准备:
橡皮筋、纸盒、小鼓、槌、豆子、塑料瓶、泡沫小球、细线、音叉、玻璃缸、水、尺、纸屑、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四部分:看图听音,激趣质疑;操作实验,讨论猜想;验证假设,得出规律;实际运用,巩固认知。
第一部分:看图听音,激趣质疑
1、激发兴趣: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画面,听各种声音:泉水流动、发动机发动、音乐会、昆虫振动翅膀、弹吉他。
2、提出问题: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声音的产生。
(板书课题)
第一部分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画面和生动的音响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欲望,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为参与后面的学习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部分:操作实验,讨论猜想
1、指导学生做一些小实验,认识“振动”这个词。
(1)指导学生用手抖动书页发声;
(2)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声;
(3)将橡皮筋绷紧,用手拨动皮筋发声;
(4)在鼓面放几粒豆子,用鼓槌敲鼓发声。
小组分工合作,每人任选其中一样进行实验,并观察物体在发出声音时有什么变化。
(2)学生实验。
(3)讨论:
①在以上实验中,发声的物体相同吗?发出的声音相同吗?
②这些物体在发声时,有什么相同的现象?引导学生用“振动”一词来描述物体发声时的相同现象。
2、指导学生猜测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猜测,学生自由提出自己的猜想,引导学生运用“求同法”来归纳,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第二部分设计意图:《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与有效的指导。在这个环节中,我为学生提供四个实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人任选其一进行实验,并在组中交流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目的在于使每个学生都亲自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给每个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第三部分:验证假设,得出规律
1、音叉发声时振动的验证实验,教师为学生提供音叉,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音叉发声时也在振动。
2、利用身边的一切实验物品和其它物体,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推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学生分组活动,设计实验验证并汇报实验方法和结果。
3、通过以上的实验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4、小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5、学生填课文中的空。
6、解决实际问题:怎样使鼓声立即消失?通过实验发现当鼓的振动停止时声音也随即消失。
说明:物体振动总能产生声音,但不是每一种声音人类都能听到,例如:超声波和低次波就是人类听不到的声音。
第三部分设计意图:《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现代科学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简单地靠教师的讲授就可以实现的,而是必须通过亲历某些科学探究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体验、感悟,最终内化而形成。因此,在验证假设这个环节,我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音叉在发声时在振动。教材上是在音叉发声时用它接触水面,观察发生的现象,从而证明音叉发声时也在振动的。这只是一种证明方法,还可以用手摸正在发声的音叉,或用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一些物体,如纸、鼓面、绷紧的皮筋等,也同样可以证明音叉在发声时也在振动。所以我让学生自行设计这个验证过程,这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完全能够胜任的。在这个环节中,我还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实验物品,要求用身边的一切实验物品和物体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猜想。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能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体现了自然科学的开放性。
第四部分:实际应用,巩固认知
1、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物体振动发声?
2、解释刚上课时听到的各种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唱音阶:“1—3—5—1—,1—5—3—1—”,边唱边摸颈部喉头部分,说说人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4、怎样让皮筋或尺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认识到物体振动得越频繁,声音越高,否则声音低。
5、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我们是怎样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个规律的?
第四部分设计意图:联系实际巩固所学,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科学的奇妙,体会到各种自然事物都是有规律的。通过最后一个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小结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认识具体造型与抽象造型的不同,对抽象绘画有初步的认识。
(二)情感目标:感受抽象绘画与音乐的联系,学会用抽象的绘画语言表达情感。
(三)能力目标:感受抽象绘画与音乐的联系,运用线的情感和抽象的造型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分析大提琴的造型特征,理解大提琴的造型元素,对抽象绘画有初步认识。
教学难点
让学生运用点、线、面概括重构大提琴,尝试用绘画来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投影仪、彩卡纸、彩色笔、大提琴模具。
学生准备:纸、彩卡纸、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审美兴趣,导入课题:
1、播放一首乐曲《天鹅》,感受认识大提琴。
请一位同学谈谈乐曲中的节奏、韵律和情绪,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教师归纳:音乐中除了有节奏、韵律外,我们美术作品里也有丰富的韵律、节奏和表情。
2、教师展示课题——《大提琴》。
教师分析两张作品的特点:
俄国画家康定斯基《伴奏的中心》是一幅充满音乐性的绘画。作品色调明朗、华美。画面主体图形与周围小图形在形状、大小、色彩、位置上的变化富有节奏感,宛如一首乐曲。
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是一张现代抽象主义的代表作,蒙德里安喜爱并熟悉爵士乐,他通过水平和垂直线条以及用色彩精心组织画面,引起观众对百老汇街纵横交错的道路以及爵士乐特有的节奏感的联想。
归纳:现在同学们欣赏到的这些作品,与平时的油画效果有所不同,但他们的创造工具相同,这些画也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表达,是十分珍贵的艺术作品。
3、教师点题:今天,我们利用点、线、面创作一幅具有节奏和韵律的大提琴绘画作品。
二、重构与感知大提琴:
设问:大提琴的造型有什么特点?
通过教师提示,引导学生了解大提琴的对称、曲线和直线对比、外轮廓的粗犷和琴弦的细密。
剪贴重构大提琴新型,教师播放FLASH大提琴动画,引导学生分解、重构大提琴外形,以一种新奇的面貌出现。
1、用分割组合的方法重构大提琴外形。
展示拼贴画《吉他》。(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步骤说明:用色纸剪出大提琴的外形,再把剪下的形分割成两三块,经过取舍、拼贴,可以改变大小、方向,用翻转、重叠等手段组合成新的.图形。
总结原来的大提琴与新图形的特征:
具象的——抽象的;
严谨的——随意的;
僵化的——个性的;
保守的——自由的。
2、用绘画的方式来组织。
通过简化、夸张的手法,概括出最能表现物体特征的线条来,灵活合理地组织成一幅完整的画。比如欣赏圆号的变体(学生欣赏)。
教师归纳:提示学生这是走向抽象绘画的一种思路,说明抽象绘画的精神内涵。让学生明白,欣赏抽象绘画先把握抽象绘画的造型语言:线。
三、绘画的形式美感——线、节奏和韵律:
1、尝试从乐器中提取出抽象的线条。
课件展示:大提琴、圆号、萨克斯等图片,观察乐器结构的外形。可以用简化、夸张的手法,概括出最能表现物体特征的线条来组织画面。
教师示范——在投影仪上用线画出圆号、萨克斯的结构外形……
学生实践:分别找两位同学——性格内向的同学和性格外向的同学上台各画一幅乐器外形的作品。
教师设问:同学们主要是用什么手法表现乐器外形的?
归纳:不同形态的线条给人不同表情性格的感觉,同样,不同性格的同学也会画出不同形态的线条。
2、不同线条在音乐中的含义。
仔细欣赏乐曲《圣母颂》,结合节奏和韵律的美感,把欣赏乐曲的情感用线条的方式画出来,教师演示
轻松
烦躁
自由
悲哀
紧张不安
舒缓的感觉
四、课堂练习:
让学生听几首不同的音乐,并用不同形式的线把自己的感受在作业纸上画出来,然后用语言或文字加以描述。
1、《保卫黄河》
2、《高山流水》
3、《十面埋伏》。
五、展示作品:
通过投影仪,让学生分小组进行作品交流,同时进行讲解与评价。
教师归纳:
通过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用抽象的造型语言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那么,除绘画作品外,同学们还能在其他哪些美术领域找到与音乐相通的地方呢?请把它收集起来吧。
六、课外拓展
课后欣赏自己喜爱的音乐,掌握乐器的造型特征,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节奏和韵律。
教学反思:
在课前,我问学生:“对抽象画了解多少?喜欢抽象画吗?”学生不是摇头,就是干脆说不知道。有的说:“乱七八糟!”我当时的反映是:“抽象画离学生太遥远了。”毕竟,十几岁的孩子还是习惯具象思维,对抽象的东西了解太少。
针对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要求,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我认为,十几岁的孩子虽然习惯具象思维,但他们的认知比较感性,我从情感上寻找突破口。在教学中,我通过线条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具象思维;通过对音乐的体验,加深学生对抽象画的认识;通过对自然生活的回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画,最终使学生能够用抽象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想法。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尽情的流露,学生回答问题十分踊跃,出乎我的意料。例如:在体验用线条表达情感时,学生补充:向下弯曲的感觉,向上弯曲的线条有不愿放弃的感觉。学生的学习热情极高,学生的作业令人满意,部分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按要求组织好一张完整的抽象画,从中能够感受到他们的个性和想法。
教材分析:
《梨子小提琴》是一则融文学欣赏与音乐欣赏为一体的童话故事。通过阅读这个故事,孩子充分感受被音乐旋律与意境的美 所打动并激发真、善、美的情感。设计该活动时,我把优美的意境贯穿始终,以此来激发孩子 的阅读兴趣。设计该活动时,首先由老师带领孩子共同阅读,起到引领作用,然后由孩子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故事的情节发展,同时还鼓励孩子运用表演这一形式来阅读,并理解故事。
活动目标:
1、在听听、看看、讲讲过程中理解故事内容。
2、会自主阅读图书内容,大胆讲述并积极参与表演。
3、激发孩子孩子真、善、美的'情感。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大图书一本,幼儿用书每人一本,《梦幻曲》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半个梨子,激发兴趣。
二、师幼共同阅读1—3副图,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三、幼儿自主阅读4—6副,仔细观察图片,大胆讲述。
四、师幼完整阅读图书。
下面我们再来完整地看这本书,并且大声的讲出来,好吗?
五、延伸活动:小松鼠拉呀拉呀,突然一粒小黑子掉下来了,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活动反思:
《梨子小提琴》是一节比较经典的大班语言活动。为了让其更加适合我们班的孩子学习,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我做了一定的修改。从活动的实施效果来看,目标达成度还是较高的,活动中我注重了孩子的主体地位,始终以自己丰富的情感来感染孩子,将鼓励的目光投射给孩子,始每个孩子都能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去想象,极大地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在设计提问的时候还注意到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一环扣一环,尽量做到让每一个提问都比较有价值、有意义。
小提琴集体课面对的学员,大多是低龄、初学的孩子,因此在这类的课程设计中,需要加入更多一些的活动因素在内。采用听、做、说、唱、玩、演、游等方式,以活动为核心组织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上课环境及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琴,自然而然的走近小提琴。
小提琴集体课面对的学员,大多是低龄、初学的孩子,根据这一特点,我的课程设计中加入了更多一些的活动因素在内。我们力图想通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激活课堂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真正产生“课堂活起来,学生活起来”的效果。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就曾强调感性认识和“行”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十分重视由“闻”“见”向“知”的上升由“知”向“行”的转化。西方教育界也同样存在着活动育人的思想渊源,特别是文艺复兴以来的几百年间,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西方教育史逐渐形成了一条明显的教育思想发展线索,这一思想的核心要求重新确立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反对单纯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反对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主张尊重儿童,解放儿童的双手和各种器官,强调儿童的学习兴趣、感性经验和活动价值,重视于是,我在课程设计中的基本功训练、新知识的学习、复习旧知识这三个主要的环节中做了许多的尝试,来自然适应教育和活动教育。
一、课程设计中的“教”要“活”起来
1、让基本功训练“活”起来:
在枯燥的基本功训练中,老师可以成为一位“美”的使者。教师将用自己的语言,乐器的演奏来充分地进行引导,让学生放松心情,跟着音乐“美”起来,而不是从心理上对基本功训练很反感。如:我在课上做空弦练习的时候,让学生全部面对镜子,想象自己正站在舞台进行表演,随即我用电子琴做一个以空弦为主音的和弦分解伴奏,让大家随着柔和的节奏轻轻晃动身体,尽情地让自己的琴声美妙起来,而且要不时地夸奖个别做的好的学生。这样学生从心理上放松下来,使得基本功训练“活”起来,动作也不再僵硬,而且效果要比从前那种干巴巴的只给学生们“挑毛病”要好得多。
2、新知识的讲解上“活”起来:
在讲解新内容的时候,要先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并且能够大胆地去表现音乐,只有当孩子的心灵随着音乐节奏一起跳动时,他才能真正地体验到音乐里所包含的情感语言,才能进一步用自己的琴声来诠释艺术的美。如在讲切分节奏时,我先复习好多之前学过的节奏型,由易到难的推出多个节奏,然后写几条节奏练习让大家,先划拍子,然后来唱出节奏。最后再把要学的切分节奏写出来,让孩子们自己划拍子,并让他们讲出这样划的理由。这样一来学生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结论,对新知识就会有更深刻的印象。
3、复习旧知识的讲解“活”起来:
复习旧知识教师就可以运用听、奏、唱、律动、表演、创编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有效地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去感受、去表现、去创造。
将课程内容的目标与意图通过精心的设计融进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如在《小黑马变奏曲》中,我将变奏的几部分通过大屏幕做出好多张描写草原不同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通过感受音乐的特点来对应找出各自不同分格的图片。这样设计的音乐活动既生动有趣,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二、课程设计让学生“动”起来
1、基本功训练让学生“动”起来:
通过“比一比”、“小评委”、“打擂台”的活动让学生们自主找出小朋友练琴姿势的问题所在,并加以改正,争取下次有改进。如在课上安排十分钟的时间,做一个小小擂台,让三、两个孩子为在一组,练手指操,其他的学员当小评委,最后选出本组做基本功最棒的一名学员,当小擂主,并且给他掌声鼓励;没有被选上的学生我们的小评委要一一指出他所存在的.问题,以便帮助他继续进步。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们首先要记清老师讲过的基本功要点,才能当个“称职”的小评委,而且所有的学员都很认真对待这项训练,还可以推动他们的学习动力,激发他们的赶超动力。当上“小擂主”的学生们,会深深地感受到他们的点滴成功带给他们那无比的喜悦。
2、新知识让学生“动起来”:采用听、做、说、唱、玩、演、游等方式,来学习新内容。如《我爱我的幼儿园》,这是初级班学习二弦的一个小乐曲,学生在唱熟谱子的基础上,我来引导他们编歌词,“我爱我的幼儿园,幼儿园里朋友多,我爱我的幼儿园,幼儿园里故事多”,结果孩子们都特别感兴趣,这个编个“笑声多”,那个编个“掌声多”,还有的孩子词一多编好几首。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对本乐曲的曲调记忆深刻,而且还对学琴产生了更浓的兴趣。
3、复习旧知识让学生“动”起来:
音乐是一门时间艺术,当我们将音乐中的节奏加以改变,乐曲的风格就有了新的变化。因此,我在教学上有时会有这方面的引导,让学生在复习乐曲时,除了再记忆本乐曲中重要的知识点以外,要有一些新的感受。如《乌龟》本乐曲是选自《动物狂欢节》,是描写乌龟这个动物的特性“慢”,所以在教学新课时我们的节奏放到了50的速度。但由于本曲在迪斯尼的好多动画片中被引为插曲时,速度变快了好多倍,乐曲的风格也发生了质的改变。动画片——小朋友接触的特别多,但他们没有几个会留心那里的插曲。于是我在复习本课时,故意把节奏放快让孩子们感受,它的变化。学生都很兴奋,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原来和这首乐曲早已是“老朋友”了,非常熟悉。
激活课堂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小提琴集体课“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那就需要我们教师要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在课程设计方面多多思考,使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有所感悟,并获得成功与发展。
总之,要有一个好的课程设计,转变新的教育理念是前提,把握好活动与内容的关系是关键。我们需要将朴素严谨的教学,丰富的表演、真诚的情感融进活动氛围当中,这样才能达到音乐活动的最终目的,让学生爱上音乐、爱上小提琴集体课。
一、思想政治工作
认真组织全组教师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邓小平理论,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教师对体艺教育的认识,加强对教师事业心、责任感和工作态度以及师德的教育,使教师形成爱岗敬业、热爱本职工作,不断钻研业务知识的良好习惯,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以教书育人和服务育人为宗旨,注重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了学校教育工作的质量,为我校小班化教育教学的改革做出了贡献。
二、抓好教学常规管理
1、认真学习、贯彻新课程标准,领会其新的思路和精神,注意对照新旧课程标准异同点,切实把握新课程标准的脉络,为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狠抓常规管理,定期对本组教师的教学计划、教案、听课笔记等资料进行检查,并将结果上报教导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3、全组教师认真执行教务处工作计划,同时做到相互多听课,老带新,熟带生,在短时间内让新教师适应教学工作,新老教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三、抓好音乐各项活动
音乐活动为学校带了生机。今年为提高学生素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音乐组组织学生开展了舞蹈、声乐队;全组老师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活动,并得到了学校领导及同志们的.好评。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感受到每一个教师都有他的特长,只有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充分利用才能看到花香四溢,美丽动人,硕果满枝的校园。
四、抓好音乐教研及第二课堂活动
本学期,全体教师上下齐心协力,抓好教研各项工作及各项活动。
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活动。本学期工作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点点滴滴的成绩,同时也看到了不足之处,尤其是基础工作做得还很不够,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全组老师将更加努力工作,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让音乐教研组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管理好体艺教学器材。
过去由于管理混乱,用品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和管理,没有发挥其价值,这学期我们将用具分给教师管理,组长进行登记,具规范了管理,又提高了利用率。
由于音乐组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卓有成效地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全组老师将更加努力地工作,为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我校在各方面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一、项目简介
小提琴是西洋古典音乐中最重要的独奏乐器之一,被誉为“乐器之王”。小提琴不仅在室内乐、管弦乐等演出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指导学生掌握小提琴演奏技巧和艺术表现能力,提高他们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人文素质。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小提琴演奏技巧和基本乐理知识。
2、了解小提琴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艺术修养。
4、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本教学计划分为两个阶段:初中段和高中段。
初中段:主要针对初学者,教授小提琴演奏技巧和基本乐理知识,包括:手指位移、琴杆控制、弓法、左手矫正、正确的音乐节奏等。此外,还将引导学生了解小提琴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听取不同风格乐曲的演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演示、模仿、练习等。
高中段:主要针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要求学生通过更深入的练习和表演,提高小提琴演奏技巧和艺术表现能力。教学将分为两个方向:技术和艺术。技术方面,将重点讲解琴弓运用、技术锻炼、左手运用和缩短演奏时间等技巧。艺术方面,将引导学生学习不同乐曲的演绎方法和表现技巧,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指导、辅导和培训等。
四、教学资源和设备
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和设备:
1、小提琴:为学生准备符合他们身高和手臂长度的小提琴。
2、琴弓:选择质量好、适合学生使用的琴弓。
3、音乐教材:选择适合学生中、高年级使用的小提琴教材。
4、音箱:提供音箱,以便学生听取各种不同风格的乐曲。
5、音频设备:为演出和录制提供必要的.音频设备。
6、乐器存储设备:为学生提供安全的琴柜和乐器存储设备。
五、教学评估和考核标准
教师将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和考核:
1、日常表现:包括课堂表现、乐器练习、作业、认真程度等。
2、节目演出:根据学生在课内和课外的演出表现进行评估。
3、期末考试:考核学生掌握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和基本乐理知识。
4、个人评估:教师将通过观察学生的与他人合作、自我管理、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六、教学计划实施
本教学计划将在每周一次的小提琴班进行。学生将在教室内学习和练习小提琴演奏技巧和乐理知识,完成作业,并进行演出和录音。教学班将由一名专业的小提琴演奏家来掌控,确保教学效果的实现和学生学术水平的提高。
七、总结
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小提琴演奏技巧和基本乐理知识,提高他们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人文素质。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实施,相信学生将能够感受到小提琴艺术的魅力和音乐的力量,进而发扬音乐的价值,成为有贡献的人才。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发布时间:2023-12-31
岁月在不经意中流逝,新的学期要充满活力,现在是时候动笔写教学计划了。撰写出一份完善的教学计划,将为新学期的教学活动带来更加顺利的进行。那么,如何才能写出一份卓越的学科教学计划呢?好工具范文网编辑精心为您准备了标题为“英语自学吉他和弦教学计划”的文章,相信会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请您阅读以获得更多最新资...
发布时间:2024-04-30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做好计划可是让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吉他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分享。拥抱吉他教学计划 篇1 放假期了,为了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假期,我制定了以下计划: 一、主要学习安排 有计划的...
发布时间:2024-04-25
在初步了解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的基础上,尝试用动作和语言表达快乐、活泼的情绪。学会专注聆听音乐,以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欢迎参考借鉴这个音乐教学计划。中职音乐节奏教学计划 篇1 一、总体目标: 本学期高二主要学习欣赏第一节至第十九节的教学,教学过程中,将介绍古典作品演奏与浪漫派作品演奏的欣赏,...
发布时间:2024-06-03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需要好好的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计划了。怎样写教学计划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音乐的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音乐小班教学计划 篇1 防范措施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
发布时间:2024-05-08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教学工作者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目标,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教学计划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做教学计划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秋音乐教学计划 篇1 一、本学期的教学指导思想: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
发布时间:2023-09-22
究竟怎么才能写好一篇学科教学计划呢?假期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新学期即将开学,一份好的教学计划,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新湘教版四上音乐教学计划”是我为您所准备的希望它能够达到您的要求,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可以参考本文希望你喜欢!...
发布时间:2023-07-0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学习音乐。"音乐网上教学计划",作为一项全新的教学模式,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一计划,不仅降低了学习音乐的门槛,同时还为音乐教育带来了创新的思路和方法。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音乐文化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文化形式。越来越多...
发布时间:2024-04-12
小学音乐下册歌曲教学计划 篇1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3)班:35人 A、声乐方面:能用缓呼缓吸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唱歌。合唱的歌曲声音协和、节奏准确、并带一定的感情,部分学生声音嘹亮、悦耳。 B、器乐方面:能辨清中国民族乐器的名称、种类、外形特点、演奏姿势、音色。个别学生在演奏方面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