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宝宝班科学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科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活动材料,发现眼睛的错觉现象。
2.能将发现的和看到的错觉现象,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出来。
3.感受错觉游戏的乐趣,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操作发现图像的变化并用语言讲述。
活动难点:能够通过观察延伸至生活并用语言表达。
活动准备:
1.教具:两组圆环组合图一幅;方格黑白图片一张;直尺一根;各种错觉图片若干;投影仪、电脑。
2.幼儿错觉游戏材料若干:小鸟和笼子、蜜蜂和花、鱼和鱼缸、蝴蝶和花、雨滴和雨伞、刺猬和苹果、青蛙和荷叶、等双面转片;陀螺、滚桶若干;动画小书若干本。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爬呀爬。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个爬呀爬的游戏吧!"师:"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了头顶上……"幼儿随指令马上指点相应得不同部位。
二、体会、了解眼睛的用途,感知错觉现象带来的乐趣。
1、师:"眼睛的用途非常大,在日常生活中你的眼睛还看到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2、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错觉现象师:刚才小朋友都讲述了自己看到过的有趣的现象,现在我请你们来看一幅有趣的图,请小朋友睁大眼睛仔细瞧,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1)观察两组圆环,请幼儿讲讲自己的发现,初步体会错觉现象。
①图上有两组圆环,两组圆环中都有两个紫色的圆环,它们是一样大呢,还是一个大、一个小?(一组圆环是以紫色的圆环为中心,外面的圆环一个比一个大,另一组圆环以紫色的圆环为的圆环,里面的圆环一个比一个小)
②将两个紫色的圆环重叠对比,是一个大一个小吗?
教师小结:由许多大圆环围绕着的紫色的圆环看起来比较大,由许多小圆环围绕着的紫色的圆环看起来比较小,通过对比得知,原来两个紫色的圆环是一样大的。这是一种错觉,是眼睛给我们变的"魔术"!
(2)出示黑白格子图,请幼儿观察讲述。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线条有什么不同吗?教师用量尺验证线条,总结:原来线条都是平的,我们看到的线条变斜了,这也是眼睛在和我们变魔术。
(3)出示双面转片玩具。
①发给每位幼儿一个双面转片的玩具,请幼儿观察自己双面转片的图案,操作并观察图案的变化。
②请幼儿讲一讲自己的发现。并和同伴交换玩。
(4)为幼儿发放滚筒、陀螺、转筒等玩具,进一步体会眼睛的错觉现象。
3、出示投影,依次出示不同的错觉图片,请幼儿观察并讲述"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你觉得他们像什么?"请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总结:这些都是错觉现象,是我们的眼睛在变魔术
三、出示教师自制的动画小书。
通过快速翻阅使幼儿体验错觉游戏的快乐,并将其引申至动画片的制作原理,感受错觉游戏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从10以内任意数开始顺数或倒数,感知数之间的内在规律。
2.提高对数字的敏感性,体验数字的重要和有趣。
3.积极参加探索活动,锻炼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动画课件:旅游车,号牌为12345;开汽车的音乐;红绿灯倒计时10~1;电梯上行,楼层显示1~10;电梯下行,楼层显示10~6、6~1;6楼奖品区;若干辆没有车牌号的车停在停车场。
2.分别标有1~10数字的红色和黑色车票,标有1~10数字的山洞、跳圈、梅花桩、草地等,操作板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直接导入,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今天,吴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城玩,高兴吗?
二、观察车牌号、车票,感知、学习顺数
师:这是我们要乘坐的旅游车,车牌号是多少?
师:坐车要凭票,吴老师早就准备好了车票,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号码。
出示1~10红色车票,引导幼儿观察和数数。
小结:刚才我们是从小的数开始数,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多1,这种从小到大的数数方法叫顺数。
出示1~10黑色车票,引导幼儿观察和数数。提问:这种从小到大的数数方法叫什么?(顺数)
幼儿上车,入座。
三、旅途中遇红灯,感知、学习倒数
幼儿随着开汽车的音乐模仿开汽车。
第一次遇红灯。
师:前面有红绿灯,现在是什么灯亮?红灯亮了能过去吗?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亮,停一停。显示器上还有数字计时,一起来看看、数数(引导幼儿观察并数数10~1)。
小结:刚才我们从大的数开始数,后面的数都比前面的数少l,这种从大到小的数数方法叫倒数。
师:绿灯亮了,我们继续向前行(幼儿随着开汽车的音乐继续模仿开汽车)。
第二次遇红灯。
师:前面又有一个红绿灯,是什么灯亮?能过去吗?还要等多久?我们一起来倒数(引导幼儿观察并数数1O~1)。
师:绿灯亮了,我们再继续向前行。
四、玩游乐城,进一步练习顺数和倒数
1.乘电梯上楼,练习l~10顺数。
师:游乐城到了。先上10楼的游乐城玩吧!怎样才能更快上到10楼呢?
幼儿模仿坐电梯,教师提醒幼儿站稳、扶好,电梯要上行了。同时,引导幼儿观察电梯的楼层显示,并数数1~10。
师:10楼到了,我们安全地下电梯去玩喽!
2.在走走、跳跳、钻钻、爬爬中,幼儿练习从任意数开始顺数或倒数。
①引导幼儿完整地观察场地,练习顺数和倒数。
师:游乐城有这么多好玩的,都编了号码,看!这是山洞。上面的号码是多少?(1~10)这是跳圈,号码是多少?(10~1)这是……
②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玩,进一步感知数之间的内在规律。
师:孩子们!你们可以自由选择玩,但要注意安全,互相谦让哦!玩的时候看看你从哪个数开始,经过了哪些数。去选择你们喜欢的东西玩玩、数数吧!
③交流玩法。
师:游乐城休息时间到了,请小朋友到休息区休息一会儿。
师:玩得开心吗?刚才你玩了什么?从哪个数开始的?经过了哪些数?
④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选择从任意数开始顺数或倒数。
师:除了从1~10顺数和从10~1倒数这两种玩法,我们还可以从哪个数开始玩?你们自由选择玩吧,不过请记住,这次玩的要求是从任意数开始顺数或倒数。
幼儿再次到休息区休息,教师小结。
3.乘电梯下楼,练习10-6的倒数。
①播放课件: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是游乐城10周年庆典,6楼正在进行“有奖问答”活动,欢迎大家积极参加。
师:孩子们,6楼还有“有奖问答”活动呢!我们赶快坐电梯到6楼去。大家扶好、站稳,电梯下行了(倒数10~6)。
②扩展经验:顺数和倒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孩子们坐下,“有奖问答”就要开始了。
提问:生活中什么时候要用到顺数或倒数?
幼儿先讨论再回答,教师播放相应的课件。回答对了可以得到一份奖品。
提问: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要用到顺数或倒数,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
4.乘电梯下楼,练习6~1倒数。
师: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坐电梯下楼回家了(倒数6~1)。
五、设计车牌号,迸一步练习从lO以内任意数开始的顺数或倒数
师:这里有很多车,都没有车牌号,要请小朋友来帮忙设计车牌号,号码必须是顺数的5个数或倒数的5个数。你想设计什么号码?自己先想想,也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
1.发下操作板,幼儿设计车牌号。
2.请幼儿将自己设计的车牌号说给同伴听。
3.结束活动。师:车牌号设计好了,我们一起开车回家喽。(幼儿随音乐模仿开汽车出活动室)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声音辨别乐器,并能找到相应的摆放位置。
2.能仔细聆听声音,按规则操作。
活动准备:
1.铃鼓、三角铁等乐器
2.活动材料第6页
活动过程:
一、什么乐器在唱歌。
1.教师一次介绍乐器的名称并演奏,幼儿根据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指认“__(乐器名)在哪里”。
2.请幼儿闭上眼睛听乐器发出的声音,辨别是什么乐器在唱歌。
3.请个别幼儿蒙上眼睛,听听什么乐器在哪个位置唱歌。
二、乐器在哪里
1.出示格子底板,将铃鼓、三角铁、圆舞板、双向筒、鼓的图片贴在相应的格子里。
2.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或幼儿)一次演奏五种乐器。幼儿睁开眼睛,根据听觉辩论“十字格”中相应的乐器。
三、乐器位置在哪里
1.翻到幼儿操作材料第6页
2.请幼儿先用手指做连线动作,确定之后再把乐器和十字格中相应位置的“▲“连上线。
3.巡回观察,给需要帮助的幼儿提供指导。
四、活动延伸:,可以将乐器投放到区域角进一步加以巩固,使幼儿知道乐器的名字。
活动过程:
一、生活中的数字
1.谈话:你在生活当中什么地方见到过数字?它表示什么意思?
2.幼儿自由讨论
(1)出示PPT:我这里也有很多数字宝宝,它们在哪里,表示什么意思?
(2)幼儿讨论
小结:这些数字宝宝是我们平时看到或听到的数字,那不同的数字代表不同的意思,比如:汽车的车牌,这是这辆汽车的身份证,代表就是一辆,没有第二辆的。
二、寻找规律,给数字排队
1、出示PPT请小朋友们看一看、猜一猜、找一找数字宝宝
今天我也请来了数字宝宝,但是它们可淘气,都藏起来了请你们帮我找一找,但要记住要按照0-9的顺序一个一个的数,才能找到哦
那这几个数字宝宝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提示从大到小,从小到大 顺序,倒序 顺时针,圆形,三角形)
2、幼儿进行操作 你们可真棒,数字宝宝都找到了,谢谢你们,那你能再帮我给它排排队吗,可以怎样的排,请你试一试?
3、游戏 给数字排序,教师观察指导幼儿
我知道你们都想试一试,今天我也准备了好多的数字宝宝,找找在哪啊,对,就贴在你们的椅子上,玩游戏之前,可要听好我的游戏规则哦!
规则:①、小朋友分成两组(红、蓝),面朝客人站好
②、音乐开始,取数字宝宝贴在胸前,按一定顺序排队,音乐停止,你们也要马上停下来
③、能按照一定数字顺序排序的队伍为优胜队
请客人自评,校对两队是否正确
3、小结并分享老师展示的各种排列方式教师
三、有趣的数字组合图形
1、出示图片魔术师师:除了数字宝宝,还来了一位魔术师,他把一个数字变不见了,你能把它们都找出来吗?记住0-9一个一个的.数,你就会发现不见的数字哦。
2、出示PPT,看,魔术师又把数字宝宝变成什么了,幼儿逐一观察每个有数字宝宝组成的图形,说一说画的是哪些图形?是有哪些数字宝宝组成的?
3、小结
四、延伸
数字宝宝本领可真大啊,会变成小女孩,变冰激凌,变···可以变成那么多好玩的东西,那请你们也挑选自己喜欢的数字宝宝,我们回教室动手来画一画吧!
活动反思与意见
这节课中,就是以数字为中心,贯穿整节课始终。我让孩子从身边的环境开始观察,让幼儿找出跟数字有关的东西,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有数字的部分图片,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重要。
接着再通过运用课件上不完整的数字形象使神奇的数字猜测引起了幼儿浓浓的学习兴趣,让数字排队和玩数字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对数字有一步的认识,从而也让孩子在活动中丰富对数字的认知能力。孩子的学习能力非常强。
通过数字组合图形的图片观察,让幼儿自己想象,并用数字做出有趣的画,感受数字的趣味性。因时间关系只能做为一个延伸活动。
还有就是在上课的时候各个环节之间的链接不是很流畅。经过这次的课,发现数学课,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要搜集很多资料,在自己的脑海里有大量的信息存储,在引导幼儿的时候要把自己存储的信息简单化教给幼儿,这样才能达到数学课的目标。今后我将在工作中好好消化,把先进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我的实际工作中。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他们会积极的对感兴趣的东西用他们的方式进行探究,如撕呀、揉呀、踩呀等等,我班的孩子在观看大班哥哥姐姐做操时,忽然就对走廊前茶花的叶子产生了兴趣,他们趁着老师不注意,就采下叶子比大小,比多少,有的小朋友还为此发生争执,我发现口头教育提醒幼儿的效果并不佳,他们仍然会去采叶子,所以设计了这次活动,除了起到教育作用之外,还能激发幼儿对植物的关注和兴趣,感知叶子的世界。
活动目标:
1、对植物叶子的关注和观察兴趣。
2、以游戏的形式尝试按大小、颜色、形状为叶子分类。
3、知道不随便采摘植物的叶子。
活动准备:树叶挂图、实物、树叶请柬、背景图等
活动过程:
1、出示树叶请柬,以熊猫宝宝请小朋友参加树叶展览会引题。(分给每个幼儿一片自制的树叶当成参观券)
2、带领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树叶,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
3、游戏活动《找朋友》
1)唱找朋友的歌曲,按树叶的颜色找到朋友。
2)唱找朋友的歌曲,按树叶的大小找到朋友。
3)唱找朋友的歌曲,找到颜色,形状相同的朋友。
4、帮助树叶宝宝找妈妈:将幼儿手上的树叶送到墙上背景图中。(引导孩子找到跟自己手上叶子相同的树妈妈贴上,允许幼儿的父母帮忙)
5、复习儿歌:小树叶
6、以熊猫的口吻教育幼儿不能随便采摘叶子。
7、邀请爸爸妈妈一同看看幼儿园里各种各样的树叶,并开展拾叶子活动。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进行树叶分类、树叶粘贴等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邀请了家长的参与,家长在活动参与过程中起了引导和带动的作用,特别在活动结束部分,孩子带着自己的父母欣赏幼儿园里的树叶,还将落下来的叶子带回班上比多小,体现了亲子同乐的'良好氛围。其次我为孩子准备的树叶请柬漂亮丰富,极大满足了小班幼儿的特点,设计的环节自然紧凑,以游戏的形式学习尝试分类,其间还配以音乐歌曲,活动过程中注意每个孩子的表现,积极给孩子动口动手的机会,有效的整合了计算、语言、常识、音乐的知识,取的良好的效果。
一、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学会细致的观察,逐步培养对事物本质的合理猜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米与饭之间观察特征变化的兴趣;培养既敢于发表自己意见,又能认真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
科学知识:通过比较观察米粒和饭粒,了解两者的特征变化;初步认识不甜的糖类——淀粉,知道淀粉遇碘酒会变蓝色。
二、教师用具和学生用具
信封里分别装好米和饭,每组各一份,电饭锅中煮好米饭,塑料碗每组一只,汤匙每人一个,每人一杯温开水,淀粉若干。(学生2人一组材料,4人围坐)
三、教学活动过程
(一)寻找米与饭之间的特征变化
1、出示两个信封(里面分别装着米和饭),要求学生不用眼睛看,猜猜哪个装着米?哪个装着饭?而且要说出猜测的根据。
2、学生交流猜测结果和根据。(软硬、干湿、气味、粘不粘、有无声音等)
3、打开信封看看猜测的结果是不是正确,并且评一评猜测的根据是否合理。
4、打开信封之后,在引导学生还能通过其他方法找到饭和米之间的变化吗?(大小、颜色、轻重、容易变形、形状)
5、小结:猜测中所运用的观察方法。
(二)品尝米饭的味道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平时吃饭的时候米饭的味道。(如果学生说米饭的味道有咸、苦的'时候,引导学生说说咸或者苦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在一时说不清米饭是什么味道的情况下,一起来尝米饭。(明确今天尝米饭跟平时吃饭有什么不同)
3、第一次尝米饭——要求尝尝米饭的味道,并想好自己是怎么尝的。
4、交流米饭的味道和尝的方法,分析部分学生尝不出味道的原因。(咀嚼的次数不够、品味得不够细心)
5、第二次尝米饭——要求第一次尝出米饭的味道的学生,边尝边体会的甜味是大概咀嚼了多少下以后出现的;要求第一次没尝出米饭的味道的学生,继续尝尝米饭的味道。
6、交流“米饭甜味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和“第一次没尝出味道的同学第二次尝米饭的结果”。
7、交流尝米饭的体会。
(三)猜测米饭的甜味
1、引导学生发问:为什么米饭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会出现甜味?、引导学生猜测“米饭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出现甜味”的原因。
2、引导学生通过查资料、看书等方法解决疑问。
3、学生交流对“米饭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出现甜味”的认识,引出淀粉。
4、教师出示淀粉(一生一包),请学生课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研究淀粉,下节课继续来交流、研究淀粉的情况。
活动目标:
1、认识夏天的主要水果------西瓜,能通过观察、品尝说出其主要特征。
2、知道西瓜水分多,可消暑解渴,喜欢吃西瓜。
活动准备:
西瓜若干个。
活动过程:
1、猜谜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青青藤,满地爬,结出果子圆又圆,瓤甜水多绿汪汪。
2、运用多种方法感知西瓜的特征:
a(出示大西瓜),让幼儿观察,提问:“西瓜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幼儿自由观察、讲述)幼1:“西瓜是圆形的,我还见到过椭圆形的西瓜呢。”
幼2:“西瓜是绿颜色的`,我还看到上面有黑黑的花纹”。
幼3:“他的一端还有细细的尾巴。”尤嘉乐:“不对不对,那是西瓜藤,我见过西瓜地里的西瓜------。”我赞许的向他翘翘大拇哥。经过一番讨论,孩子们明白了,原来西瓜是长在地里的,有长长的藤。
b教师将西瓜切开,请幼儿仔细观察西瓜里面是什么样:西瓜里面红红的是瓜瓤,小小的黑黑的是籽。
幼1:“我还吃过黄瓤的西瓜呢,可甜了。”
幼2:“黄瓤的西瓜不甜”“不,我吃过,很甜。”
“那为什么我妈妈说西瓜的瓤红了才甜”“我也不知道”。看到孩子对这个问题有了疑惑,我就鼓励他们回家再向家长了解一下,让孩子自己去了解答案。
3、讨论吃西瓜的好处:
师:你喜欢吃西瓜吗?为什么?
小结:西瓜水分多,甜甜的,很好吃,能解渴、祛暑,还能防止生痱子呢!
4、幼儿品尝无籽西瓜并与前面的西瓜比较,体验无籽西瓜吃起来更方便。
活动目标:
通过对豆子的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高脚杯6个、黄豆若干、大铁盘6个、记录白纸30张、铅笔30支。
活动过程:
(一)探究的问题:把黄豆放到高脚杯里,要装得满满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将酒杯放在大铁盘上,看看有什么变化?
幼儿讨论。
1、豆子被泡大了。
2、豆子会从杯子里跳出来。
3、不会有变化。
(二)试一试。幼儿把黄豆放到高脚杯里,装得满满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将酒杯放在大铁盘上并仔细观察。
(三)说一说我的发现。
1、看见一颗颗黄豆陆陆续续地从高脚杯跳到铁盘中。
2、豆子发出蹦蹦的响声,好像豆子在“跳舞”。
3、豆子被水泡大了,杯子里放不下就跳出来了。
(四)数一数,有多少豆子在“舞池”中跳舞,并在记录纸上记录活动的结果。
(五)想一想,还有哪些豆子会跳舞呢?水泡过的豆子与干豆子有什么不同?
(六)注意事项:
1、实验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各个环节教师要提前做一遍,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2、挑选黄豆时要挑选颗粒饱满的黄豆。
一、设计意图
"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组间交流、分享智慧"。在幼儿间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让每个幼儿都有学习、表达的机会,有利于幼儿主体性得到最大的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得到最大的激发,同时这种学习是要与同伴合作、互相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科学探索活动中,这种学习方法尤为有效。
《乌鸦喝水》故事带带相传、家喻户晓。大家也都知道其中的道理:在瓶子中加入石子可使水位升高,乌鸦就可以喝到水了。但很少有人去实验过,如果瓶子里的水量太少了,那么即使加入石子,乌鸦也是喝不到水的,为了让学生们了解这个故事,并发现乌鸦能否喝到水与瓶子里的水量多少有关的现象,针对大班幼儿的认知和水平,设计了该科学活动--乌鸦喝水。
希望学生在时间过程中注重小组间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二、教学目标
1、知道有水的瓶子中加入石子、沙子可以使水位升高。
2、探索如何让瓶子里的水位升高。
3、通过积极探索,发现乌鸦能否喝到水与水量的多少的关系。
4、学习小组合作探索,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互相交流的乐趣。
5、通过观察,能够正确的在瓶子里画小石头,并涂上不同的颜色。
6、能够画出不同形状的小石头,并探索瓶子里的小石头怎样摆放更好看。
教学准备物质准备:
课件《乌鸦喝水》、小石子、沙子、碎布头、海绵、棉花、纸张等各种投放材料、饮料瓶子若干、绘画纸、各种颜色的蜡笔
教师材料:演示文稿
三、教学重难点
1、小组合作探索,怎么样放石子、砂子,才能使乌鸦喝到水。
2、小组合作探索,是不是不管瓶子里有多少水,乌鸦都能喝到水。
3、学习乌鸦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为题的办法。
4、幼儿能够画出不同形状的小石头,并独自探索瓶子里的小石头怎样摆放更好看。引导幼儿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想象,训练幼儿的发散思维、创造力等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流程:
看课件导入→用石子实验探索→沙子实验探索→比较实验结果有什么不同→得出结论→画出不同形状的小石头→实验总结
(一)开始部分
1、观看课件前半段,熟悉故事内容应用幻灯片演示乌鸦喝水的故事,并配音。故事内容如下:
一年夏天,太阳像个无情的`大火炉在无情的烤着大地,原本郁郁葱葱的大树都无精打采地低着脑袋,小河里的水也快干了,好多小鱼都拼着命做最后的挣扎。快看一只乌鸦在到处找水喝呢!可是找了好久,它都没有找到,这可怎么办,因为他的嗓子渴得快冒烟了。"不行,我得找到点水喝,要不然我会渴死的"乌鸦站在枯树枝上,对自己说。乌鸦不想被渴死,它使出全身的力气,继续向前飞去,希望能找到一点儿水喝,乌鸦飞呀飞呀,突然,它看见前面有一个发亮的东西,原来是一只装着水的瓶子,乌鸦高兴极了,便立刻飞了过去,稳稳地停在水瓶的旁边,准备痛痛快快地喝水。但是,仔细一看,傻眼了,水瓶里面的水太少了,本以为把嘴伸进去就可以喝到了,但是瓶口太小,颈又长,乌鸦的嘴根本够不着,"怎么办呢"乌鸦急得团团转。
老师:小朋友,有一只乌鸦口渴了,它找到一个瓶子,喝到水了吗?
学生:没有老师:你们能帮乌鸦想办法喝到水吗?
2、学生们猜测并记录乌鸦喝水的方法
(1)将小朋友们分成5个小组,小组讨论,互相说说自己想出的办法,并让其中一个小朋友做记录员,将他们小组的方法画出来。
(2)每组选一名幼儿述说本组的讨论结果。
3、观看课件后半段,了解乌鸦喝到水的办法乌鸦很着急,于是,他一气之下,从不远处叼来一块石子,向瓶子砸去,它本想把水瓶砸破后载饮水,没想到石子正好落进了水瓶里。乌鸦飞下去,看到石子沉入瓶底,里面的水好像比原来高了一些。"有办法了"乌鸦大叫起来。乌鸦很快就叼来了许多的石子,把他们一块一块地投进水瓶里。随着石子的增多,水瓶里的水也一点一点地慢慢向上升。终于,水瓶里的水快升到瓶口了,而乌鸦总算可以喝到水了。它可开心了,因为这水是它用智慧换来的。
老师:小朋友们,乌鸦喝到水了吗?
学生:喝到了。
老师:它是采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呢?
学生:把石头放到水瓶里,谁就上升了,这样就能喝到水了。
老师:乌鸦聪明吗?
学生:聪明。
老师:那么以后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了问题,要不要也像乌鸦一样,要勤于思考。
学生:要!
老师:小朋友,你们真聪明,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用实验来证明,这样的方法可以使乌鸦喝到水。
(二)基本部分(通过实验,发现问题)
1、幼儿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探索"如何喝到水"
(1)老师提出探索要求:每组派两个小朋友当选材员去选择不同材料进行实验,并将多余的材料放回原处,大家观察瓶里的水位有没有升高,实验成功与失败的水瓶分别摆放在各自的陈列台上,一名记录员要将实验结果与原先的猜测是否一致做上标记,还要有一名小朋友做实验汇报。
在小组合作探索中,幼儿先要自行分配角色, 出现几名幼儿争当同一角色时,让他们用猜拳形式来解决。
(2)幼儿小组合作进行探索,教师以噪音控制员的身份巡回指导。
(3)每组选一名幼儿将记录结果进行讲述(4)评选最佳合作小组。
2、探索乌鸦能否喝到水,与瓶中的水量的多少又没有关系。
老师:小朋友们,是不是有水的瓶子里投入石子后,乌鸦都可以喝到水呢?我们一起来做实验。
老师分配任务,每组分三个瓶子,瓶子里的水量不同,分别是只有1/3, 1/2, 2/3 的水量,小组内合作,加入石子看看水是否能到瓶口(乌鸦能喝到水),并在相应的纸上做好记录,加入石子后不能到瓶口的,表示乌鸦不能喝到水,也做上记录。
(1)用石子进行实验,并记录幼儿分组实验,教师观察指导,实验完成后交流实验结果老师:实验后,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有的瓶里,乌鸦能喝到水,有的喝不到。
老师:那么什么样的瓶里,乌鸦才能喝到水呢?
学生:水量多的瓶里,乌鸦能喝到水,水量少的瓶子里放入石子后,乌鸦还是喝不到水。
(2)用沙子进行实验,并记录老师:我们现在再用砂子试一试,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还是三个不同水量的瓶子,小朋友们分组进行试验,做并做好试验记录。老师观察指导,实验后进行讨论。
老师:这次你发现了什么? 3个瓶子里的水乌鸦都能喝到吗?
学生:都能喝到。
(3)对比两次实验结果的不同老师:在水量少的瓶子里放入石子,乌鸦喝不到水,但是放入沙子后,却可以喝到水,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现在来讨论这个问题老师在幻灯片上放着石子和沙子的堆积图,并现场堆积石子和砂子,帮助孩子们理解,因为石子和沙子的大小不一样,将它们堆积在一起,其中的缝隙就不同,石子之间的缝隙大,所以水量少的瓶子里加入石子后,乌鸦还是喝不到水,而砂子之间的缝隙小,加入沙子后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老师:我们先将这些砂子和石子,像幻灯片上的一样堆积在一起。
学生们开始小组为单位地堆积石子和砂子。
老师:你们观察所堆积的石子和砂子,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开始叽叽喳喳讨论老师:你们说对了,石子之间的缝隙大,沙子之间的缝隙小,所以,水量少的瓶子里加入石子后,水都流到缝隙里去了,水就不能满了。加入沙子后,水也流到缝隙里去,但缝隙小,所以还有一点水在瓶口,乌鸦还是可以喝到一点水。
在比较两次实验结果的不同点时,要尽量先让小朋友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发现其中的秘密,因为让他们充分地表述活动经验能帮助幼儿建构一定的科学概念,使他们对事物的理解更加深刻。
(4)总结实验老师:小朋友们,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着急,要像乌鸦一样开动脑筋,总会想出办法解决的,而且,有时候办法还不止一个呢!
老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要想让乌鸦喝到水,并不是在瓶子里加入石子就可以了,还得看水量的多少以及加入的是石子还是砂子。瓶子里至少要有半瓶的水,然后加入石子后,乌鸦才能喝到水。
(三)结束部分--画出不同形状的小石头幼儿处于大班这个阶段,对所有的新鲜事物都很感兴趣,趁着刚刚做实验时的热乎劲,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更能够调动他们绘画的积极性。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在玩中学习,通过在瓶子里面画小石头,涂上不同的颜色,学习一些简单的绘画知识和技巧。让幼儿独自探索,瓶子里的小石头怎样摆放更好看,是为了训练幼儿的发散思维、创造力等等。尽最大努力让幼儿在整个活动中体会到绘画的乐趣。
老师:(指着刚才做实验的装满石子的瓶子)小朋友们,瓶子里的不同颜色的石头,好看吗?
学生:好看!
老师:那我们用不同颜色的比将他们画到纸上,好吗?看谁画的好看。
老师提前准备了很多绘画纸,纸上已经画出了瓶子,并画上水的痕迹,小朋友们手中没人有一张,每个小组有一盒不同颜色的蜡笔,让小朋友们自己对着刚才做实验的瓶子进行绘画,画完后小朋友们自己讨论看谁画得最好看。
绘画结束后,重新摆放里面的石头,直到小朋友们认为最好看的摆放方时,并探讨怎么摆放比较好看。
老师总结:看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勤于思考,遇到问题,要去想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要以幼儿为主体,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探索环境,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幼儿积极参与,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乐趣。通过此次活动,我觉得在学生活动中,老师要提供给幼儿充分活动空间和材料,给他们足够的思考空间,适时表扬他们的发言,提升他们对活动的兴趣,这是幼儿主体性得到最大的体现。在这种活动环境中,能够促进幼儿积极思维、主动交流,共同分享大家不同的经验,而对于探索中产生的各种预测正确与否并不重要,老师应真诚地接纳和认可,要力求每个幼儿在探究活动中都有所发现,有成功的体验。老师和幼儿之间要相处好,老师要尽可能融入到孩子们的生活中,幼儿之间也要相处好,成为互相合作的伙伴关系。老师要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增强自主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教学延伸
老师结束后,老师总结了今天所做的实验,还要留给小朋友们几个任务,让他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实验完成。
1、通过往瓶子里放东西,同样多的水,放哪些东西乌鸦能喝到水,放那些东西,乌鸦又喝不到水。
2、在往瓶子里放石头的过程中,怎样摆放,才能使得更好看。
3、在家里试着画画水瓶,并画出你觉得摆放着石头最好看的瓶子。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动物有不同食性。
2.有探索小动物食性的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实物:小鸡、小鸭、小兔,小米、小鱼、小虾、玉米面、菜叶。
教具:小动物图片,食物图片。
过程建议
1.带幼儿分别参观小鸡、小鸭、小兔的家,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外形、动作,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小动物的外形和动作,模仿几种动物的叫声。
2.小动物吃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3.试一试:提供各种食物,幼儿依自已意愿选择食物喂小动物。
4.交流:我喂小动物吃了什么食物。
5.汇报:将动物爱吃的食物图片,粘贴在小动物图片下:小鸡爱吃玉米面和菜叶,小鸭爱吃小鱼、小虾和菜叶,小兔爱吃菜叶。
延伸提示
日常生活中,根据幼儿兴趣继续让他们探究其他小动物的食性。
【教案目标】
1、理解故事,了解各种热乎乎的事物。
2、结合生活经验,探索日常生活中各种热乎乎的事物。
3、参与猜测和讲述自己了解各种热乎乎的东西。
【教案准备】
1、小熊、小狗、小麻雀、老狼、小公鸡玩具或图片。
2、大树、小屋、石头桌面道具或图片背景。
【教案过程】
1、出示教具讲故事,引出主题。
教师:夏天的天气真热,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聚在大树下乘凉,聊天,它们在聊什么呢?出示道具或背景图片,然后边讲述故事边操作。
教师:动物在聊什么?它们说什么东西是最热的,为什么?根据幼儿的讲述,再次操作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世界上最热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2、启发幼儿探索各种热乎乎的东西。
教师:除了小动物说的热乎乎的东西外,你在家里、在幼儿园、在你去过的地方,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热乎乎的?带领幼儿到户外,让幼儿抬头看一看太阳,感知太阳的热的光芒。引导幼儿到阳光照射的地方,摸一摸,在火辣辣阳光下热乎乎的东西。例如:热乎乎的滑梯、玻璃、墙壁等。鼓励幼儿说一说,在夏天阳光照射下火辣辣的感受。
活动意图:
中班幼儿已经摆脱了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为了让幼儿对书写数字产生浓厚兴趣,我设计了一堂情趣性很强的中班科学《数字宝宝“1"》活动。满足每个幼儿学习新知识的需求。
活动目标:
1、掌握1正确的书写方法。
2、培养良好的握笔姿势。
3、对书写数字产生浓厚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彩笔。
2、挂图。
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数字王国转转,可是想要去数字王国一定要记住王国的口令:1像铅笔细又长,一会去王国的途中我们会路过一个像‘1’一样的小桥,我们一定要一边念口令一边过小桥,而且小桥一定要按指定的规则去走(从●走到)
2、走过了小桥,我们来到了王国的门口,要开启密码锁,一边念口令一边用手指画“1”(请幼儿看挂图P1,引导幼儿用手指来写“1”)
二、小朋友们,我们终于来到了数字王国了。
让我们一起回想一下我们来数字王国的过程吧。教师提示: 口令是什么?走小桥的规则是什么?怎样开启密码锁的?
三、书写练习
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握笔姿势,坐姿,书-W纸中心“1”,要求幼儿一边说儿歌一边按箭头方向书-W数字“1”。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能遵循中班孩子学数学的特点,让幼儿数实物图案、说总数、选数字,体现了学习数学的规律。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幼儿能很快地将数字书写方式记住,因为在活动中主要通过演示箭头方向的方法,幼儿通过箭头很直观地看到正确书-W方式。为了使此次活动更为有效,我使用了“走小桥”,“开启密码锁”的数字游戏,提高幼儿对数字的敏感性。活动中幼儿表现得非常积极。由于在书写过程中不断的提醒幼儿书写的姿势,也让幼儿充分地感受到了书写姿势的重要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发布时间:2024-01-15
每位教师都必须拥有教案课件,但教师也应该清楚教案课件不是随意编写的。制定良好的教案可以有效避免教学错误。网上有许多优秀的教案课件值得推荐。栏目小编推荐给您一篇精彩的“中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能够给您带来很多收获。我们的网页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感谢您的访问!...
发布时间:2024-04-18
作为一位致力于启迪学生、解答疑惑的教育工作者,我经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的路线图,对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你对教案有了解吗?以下是我整理的一份大班科学教案《探索泥土的奥秘》,欢迎借鉴与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大班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在教室益智区一直有俄罗斯方块这个工作,孩子会根据操作卡...
发布时间:2024-04-09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形状和颜色的菊花,概括出它们的特征。 2、引导幼儿讨论菊花开放季节以及与人们的关系。 3、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菊花的图片、一年四季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形状和颜色的菊花,概括出它们的特征。 ...
发布时间:2023-11-24
每位老师不可或缺的教学材料是教案课件,所以教案课件有可能需要每天都去编写。教案是贯彻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实践方法。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讨论“大班科学教案”的重要性,请您阅读并参考!...
发布时间:2024-03-02
欢迎来到本篇文章好工具范文网今天为您整理的是“大班科学教案”。教案课件是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要的课件,因此就需要我们老师写好属于自己教学课件。编写好教案需要教师有较为广泛的背景知识和教学经验。感谢您来到我们的网站并阅读我们的内容!...
发布时间:2023-11-09
教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编写自己的教案课件,当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一定要非常完善。了解学生的反应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效率,教案课件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编写: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确定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符合;其次,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以便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
发布时间:2023-12-14
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为您认真筹备了一本关于“中班科学教案”的资料。就新加入教师来说,教案课件非常重要,因此不能草率地撰写。教案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强烈推荐您将本页添加到收藏夹!...
发布时间:2024-02-04
在众多文章中小编看到了一篇令人深思的“中班科学教案”,感谢您的观看欢迎参阅本文。新入职的老师需要备好上课会用到的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应该他细设计教案课件。制作精良的教案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之一。...
最新文章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