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2024改革的实践报告(通用7篇)

改革实践报告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4-02-15

2024改革的实践报告(通用7篇)

2024-02-15 09:15:07

【#实用文# #2024改革的实践报告(通用7篇)#】一般来说,付出努力才能获得回报。在生活中,报告变得愈发重要,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并使用报告。你曾经接触过哪些类型的报告呢?经过仔细筛选,我向大家推荐了一篇名为“改革的实践报告”的文章,希望它能对你有所帮助,并作为一个参考!

改革的实践报告 篇1

实习体验,与其说是实习,倒不如说是去练就一种态度,让我们更加的接近社会,进行社会实践,了解社会。便于我们日化更好的走入社会,融入社会。

我这次实习是在邮政局做营业员,邮政局除了储蓄、信件等,出于便民的原则还有进行包括固定电话的收费,移动、联通的充值、水电费的缴纳等等。而春节过年期间尤其繁忙,在其职员的休息日间,我就去那半顶替,半实习的体验了1个星期。而我的职责就是进行固定电话的收费,移动、联通的充值、水电费的缴纳。几乎固定的电脑操作,我很快就学会了。领到提醒,在算帐的时候,缴费的科目比较多时,用计算机算,不要弄错了,因为经常有弄错的现象,而结果是自己赔钱。

我的工作相对很轻松,因为收费是相对集中的过了那段较忙的时候,就几乎没啥事了,我就坐在电脑前观察这边的工作人员和顾客以及相处方式。

就我的了解,以前的邮局只经营邮件、电报,并不进行储蓄,储蓄是后来才有的。在我们那,也许是处于乡镇,所以并不成有城市中的那一米距离的栏杆,顾客之间的距离也不是拉的很远。有时候有老人不是很认识字时,后边等着的人会上前帮个忙,而这就很好的体现出了乡亲的淳朴,偶尔也会有一些蛮不讲理的,大多是喝醉了酒,由于证件不齐全遭到拒绝取款。不过,有时营业员的某些做法也很让人难以接受,譬如,17点30下班,他们会在17点就将今天的账目核对好了,这时顾客来了要进行汇款,存钱时他们会说下班了,明天再来吧!!其实这些账目本该临下班时进行核对,而他们为了不耽误下班时间,老早就将账目对好了。所以,领到们有时进行一些规则的制定时,与其靠在办公室苦想,不如真正的到前台走一下,更能实际的解决问题,提高形象与业绩。

从今年的业绩上来看,明显的低于往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让我们那进城打工的提早返乡,存款也不是太相对集中在腊月二十六、七八这些天。

在我所学的专业领域,就广告媒介的选择中对于邮政黄页、邮政广告的;利用,我可以说效果甚微,与其说投递员不尽责,还不如说是政策不好。大多数邮政广告都堆积在投递间,本应该夹在报刊中的。但由于政策的失误,只给局长钱,而投递员在投递广告的时候不拿钱,又有几个投递员会愿意传递呢!

这也许是我实习最利于日后做广告的一点了。

最后总结一下,做办公室、收钱这样的工作太不适合我了,正如当初我想做记者一样,那种每天的奔波与新鲜感才属于我。广告也正是如此。我依旧会检查这样的想法,继续下去,不改变!

改革的实践报告 篇2

时间飞逝啊,我们转眼间就到了大三啦,我们不再是纯粹的学习,也要学会自己去创造东西,而不是一味的学习。大学阶段,既是一个接受教育的过程,又是一个主动去领悟、形成自己东西的过程。怎样处理好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的关系无疑对大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站稳脚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是一名学材料化学的学生,当然面对最多的就是研究咯,实验成了我们的必修课。说到实验,那就是一种实践,自己动手,亲身经历。我们这些在校的大学生接受的大部分是书本理论上的.东西,在大学这两年间,都是一些基础课的学习,我觉得它必须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丰富、充实,才能消化吸收,真正变成有用的东西,才能反过来服务于社会。否则,书本知识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次上,体现不了它的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我们需要创新实践。 创新是指从产生新的构思、新的观念、新的理论、新的决策、新的规律、新的方法、新的设计、新的解释,新的知识、新的思想到这些新的观念、新的思想在实践中运用的过程。创新的成果当其体现在创新思维成果时,既认识成果;而当体现在将创新思维成果应用于实践所获得的创新实践成果时,既事实成果。这就是创新的概念,在我们的创新中,就必须有这样的思维,然后用于实践,才是完整的创新实践。

在创新当中,创新思维方法是很重要的,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掌握创新思维方法并灵活应用为前提的。所谓创新思维方法并不是意味着创新思维有一套自成系统的、特有的、专用的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是指在创新思维过程中需要运用的系列思维方法,它是通过对多种思维方法进行优化组合而推出的新的综合思维方法。

美国历经百年风化的自由女神像翻新后,现场存有200吨废料难以处理。一个名叫斯塔克的人自告奋勇地承包了这一苦差事,他对废料进行分类处理,把废铜皮铸成纪念币,废铅铝做纪念尺,水泥碎块整理成小石碑,把朽木泥巴装进玲珑透明的小盒子里,让大家作为有意义的纪念品选购。这样,不仅处理了废物,

斯塔克也由此大获其利。这种变废为宝的想法,就是成功利用发散思维的典型。所以说创新也要有思维,并不是凭空的。

在听了一周的学术报告后,我觉得我们不能停留在现在,要往前看,不要害怕前方的困难。要勇于创新,勇于探险,去发现新东西。就像我们人一样,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总要经过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情的,这才是人生。有些人对一些从未做过的事表示拒绝,这是一种懒惰的行为,更可以理解为是他们不敢尝试新鲜事。这种行为是不可提倡的,因为这样就永远不可能有创新,思维总是停留在过去,对未来总是跟着别人的步伐走 ,所以我们要绝对杜绝做这样的人哦。不管是什么行业,创新是不可避免的。尤其在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中要想得到生存空间,一要是勤快,另外就是要学会开发自己的大脑,敢于创新。对于化学,这是更不可缺少的,化学主要就是搞研究,研究出新的物质,这是要做各种的尝试。

在这一星期的创新实践报告中,一共差不多有10个老师的报告。他们讲了很多关于创新的思路及例子。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他们讲的不止是化学,个行各业都有。

记得一个老师讲到腾讯公司总裁马云,想必这个名字都家喻户晓吧。1984年,历经辛苦的马云终于跌跌撞撞地考入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他幸运的就读该大学本科,并凭着满腔热情和一身侠气,当选了学生会主席。大学毕业后,他经过艰辛的一段路程,他不怕别人的讥讽,认真做好自己的事。在对互联网的一无所知情况下,他虚心的向人学习,了解关于互联网的事。由于他对互联网有着独特的见解,最后开创了腾讯。给我们的网上生活带来了相当多的便利。他的创新不仅给他带来了物质上的享受,还有精神上的,因为我们从中受益,这就是他的成功之处,这就是创新带来的好处。

这就是创新,在别的行业是那样,在我们学化学也是一样,只要你能创新,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的。这一个星期中,老师讲了很多关于化学的一些实验,所谓化学,就是做实验,才能从中获益的,只学课本上的知识是没用的。老师介绍了我们即将要做的一些实验,希望在我们听完报告之后,能有所启发,自己亲自去实践,发现其中的新东西。居里夫人在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后,发明的镭元素,不是因为她的过分聪明,是因为她的意志,敢于去做,不管失败还是成功,只要尽了最大的努力就可以。创新需要的正好就是这个,作为当代的年轻人,我们不要把自己的懒惰归于不聪明,脑子没有别人厉害,我们必须自己反思,问自己有

没有去做,亲自动手才是硬道理。

社会在向前发展,时代也在不断进步,各行各业的人们都以新的形象展现在新的时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同样也要与时俱进,要以新的形象去面对新的时代,以新的特点去适应新的时代,这对每个大学生是十分重要的。我认为大学生应具备这样的新形象:敢于创新,重于实践。

创新对一个国家来说显得极其重要。创新惯穿于人类发展的任何时期、任何角落,它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社会发展的枢纽、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加速了社会的进步,丰富了社会的财富。一个国家只有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创新就要被陶汰,就要被消灭。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在新时代中,各行各业都在飞速发展,如果没有创新精神,是难以适映现代社会的。所以说,勇于创新是大学生应具备的新形象。

除了创新,实践也很重要。有了新方法,不去实践,也只是夸夸其谈,毫无实际意义。学校之所以重视我们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就是想让我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将新的创意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有利于我们良好素质的培养,同时,我们创新能力也得到更好的发挥。而且,我们能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知识,只有你亲自做了,体验了,才会有新的感受,“绝知此事要躬行”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重于实践也是大学生应具备的新形象。

创新,是一种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是人类所独具的,是非常重要的智力品质,人类所具有的一切,都是创新思维物化的结果。但人们对人类创新思维的本质、物化及其发展的过程等,却不甚了解。为此,创新思维实践手册上论述了创新思维的涵义、特征及培育等问题,且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创新概念的内涵作了科学、全面地阐释,对其外延作了准确、周密地界定,见解独特,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应用性。

创新,是一个实践过程。在学习当中,手册上不仅系统介绍了创新的规律和方法,而且生动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大量涌现出来的创新实例,从林林总总的创新成功的案例中精心选择了很多范例,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在的;有名闻遐迩的,也有名不见经传的。这些案例可以说是纵论古今,对比中外,案例中的创新者既可敬可亲,又可信可学,可以使人从中得到创新真谛的启迪。

创新,是人人具有的一种能力。创新不是少数天才人物才有的非凡能力的专利,而是人人具有的一种能力或潜力;在这里,创新不再是书院里艰涩的概念和复杂的表格公式,而是人皆能知、人皆可为的一种实践过程,每个人只要跟循作者所勾画的路径,经过训练都有可能到达创新的境界。显著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该书最大的价值所在。

创新,是成功的秘诀。一部人类文明史,即为一部人类不断创新的历史,火的发现、文字的创造、蒸汽机的发明、计算机的诞生,无一不是创新的成果。本书研究认为:创新兴邦,没有一个成功的国家不是依靠创新之力屹立于世界;创新兴企,没有一个成功的企业不是凭借创新之威在市场上叱咤风云;创新兴业,没有一个成功的人士不是仗恃创新之勇走向人生的辉煌顶点。创新是国家迎接21世纪挑战的必然抉择。

在这一星期的实习后,让我更清楚的了解了创新,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创新,这对我们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改革的实践报告 篇3

第一周

这是我实习工作以来的第一个周六,此篇日志是我对这一周的工作及生活上的心得。当真正进入到公司实习,坐在自己的岗位上时,才真正意识到,我已经走出了学校,进入了职场。从现在开始,没有了老师的殷切指导,只有上司的严厉监督。收起了作为学生时的任性,我必须做到作为一个合格的毕业大学生理应具备的学习和工作能力。

优胜劣汰是职场生存的潜规则,因此我必须快速的适应了下来。所以在进入公司的第一天,我就对所在公司的性质及其曾开发的经典大型项目等进行了学习。并且对自己现阶段具备的能力进行了分析,为以后的尽快适应到工作中来做好最基本的准备。

第二周

实习第二周,逐渐融入了忙碌而充实的工作生活。这一周里,我们主要是与公司项目经理沟通,制定了实习的主要内容和活动安排。

通过与项目经理的沟通,初步定下了我个人实习的程序项目,C/S架构的企业后台管理系统软件。同项目经理初步拟定下需求分析,接下来由个人编写实现代码。

在与同事之间的讨论和研究中,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这都是我们大学课堂上所疏忽的知识点和重要的实践经验,使我受益匪浅,这将成为我今后学习工作的重要财富。

第三周

实习第三周,我已经开始接触项目了。我们公司最近新接了一个小项目,项目经理就说让我练练手,于是就把这个项目交给了我。

作为一个新人,我觉得很荣幸。所以,我要很努力才行。从需求分析到详细设计,再到各模块功能的实现,我真的下了很大功夫。每做一步,我都很谨慎,要想到很多可能发生的客观和主观情况。现在,这个项目,我已经完成了一大部分,基本功能也都实现了,当然,这其中少不了同事的帮忙。说实话,真的很激动。虽然也就一万块钱的项目,但我觉得,这其中的财富远远超过了它本身的价值。

第四周

不知不觉,我已经实习一个月了。这一周,我已经完成了项目经理交给我的任务。当然,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我们专业主攻的技术方向是网站开发,而我现在所在的公司从事的是企业软件定制开发,即后台管理系的设计和开发。虽然本专业也讲授过类似的课题,但是都是一提而过,而且现实中有许多客观因素,并不是单纯的简单逻辑设计,需要思考的状况很多。企业是最锻炼人的地方,以后还有更多的考验在等着我,所以,必须要努力才行。

第五周

实习第五周,项目经理给了我一个公司曾经开发过的项目案例,让我们仿照该案例开发一个类似的项目。刚拿到项目的时候,我并没有急急忙忙的就开始仿照开发,而是讲案例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摸清了项目的逻辑流程,并且将每一步的功能代码都熟悉了一遍。然后才开始新建项目进行开发。现在项目已经进行了一小部分,不懂的地方我也都标注了一下,休息时间请教周围经验丰富的编码老手。我相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六周

实习第六周,基本上已经适应了现在的工作和生活模式和规律。虽然和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但也不是碌碌无为,虽然离我想要的生活还差很大一截,但是,小小的奋斗,永远不会停止。我很喜欢这样一句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人会轻易的成功,不断的磨砺,不断的跌倒,不断的超越,不断的进取,这样的一种生活状态,已让无数人汗颜。现在追求的是生存,而不是生活。

第七周

实习第七周,主要接手一些项目有关文档的编写。虽然很琐碎,但是这些文档也是项目开发的一部分,这些文档的作用自然也是很重要的。从需求分析,详细设计,再到项目使用说明书,真的接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重视的东西。编写起来虽然也不是太大难度,但是一些小问题还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考验到了我的细致和耐心了,进过几次修改也都达到比较商业化的要求了。无形之中增强了我的细心和耐心的能力了。

第八周

实习第八周,自主学习。自己上网找了一些案例,也根据这些案例,自己进行了一些小型项目的实践开发。看了一两天,觉得没多大用处,只有自己动手去做,才会学到一些真正重要的东西。

从数据库的设计到应用,我都练习了好多遍,直到达到熟练的程度。还有一些表单的设计,里面需要记录和管理的信息真的很多也很杂,所以,常常搞得比较混乱。每当此时,真的很懊恼,但是,又不能这么轻易放弃,所以,我会停下来将思绪整理清楚,再继续。这样就提高了工作效率。路漫漫兮,上下求索。

第九周

实习第九周,时间真的过得很快。在这段时间的工作学习中,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以前一直以为,编码就是软件的全部,忘记了还有软件工程这个思想。

还好有项目经理的及时指导,才及时扭转了我在项目开发中的误区。从这件事情上,我明白了,每一件事情都有其基本的规则和步骤。不是自己想怎样就怎样,没一点规范意识,很容易就会导致总是被我们忽略的本不必要发生的错误。

软件编程本就是一件需要思维缜密,条理清晰才能做好的工作。好好努力吧!

第十周

实习第十周。良好的编码习惯对于一名合格的程序员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标杆。良好的编码习惯,不但有助于代码的移植和纠错,也有助于技术人员之间进行良好的协作。软件开发并不是一个人就能做的好的,需要小组的团队合作,集思广益,才能使项目达到最好的效果。作为一个程序员,对需求的理解能力也非常重要的,只有真正理解了一个模块的需求,才会针对具体情况,写出高效率的代码,具备更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十一周

实习第十一周,近期公司又接受了一个新项目,项目经理把项目分给了我和一位前辈,希望我们共同完成。

通过前一段时间的项目培训和自主学习,对于公司所负责的项目开发主体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所以这次接手的项目开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刚开始的时候,项目经理及开发团队主体充分运用到了软件工程的思想,就该项目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需求分析以及项目开发规划,避免了盲目开发的误区。

第十二周

实习第十二周,上周公司接手的新项目经过上周的研讨和分析,已经确定了其基本开发框架,也编写了其开发前所需的各种文档,基本工作基本上准备完毕,这周主要是投入到该项目的初步开发。

项目经理将已经审核完毕的项目开发文档下发给了我们,由经验丰富的前辈带着我开始实施。刚开始前辈只是把最项目中最基本的基础信息的维护部分交给了我,由于前面做了很多类似的工作,所以上手很快。由此看来,打好基础非常必要啊!

第十三周

实习第十三周,继续前两周的未完成的项目实施工作。经过上周和本周的实施,我所负责的部分大体上已经完成了。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小问题,例如一些特殊情况,没有完全考虑到,所以,这周就主要将各个模块中存在的小瑕疵进行了完善。软件开发是一件比较细致的工作,所以必须认真。经过反复测试和逐渐完善才能使项目更加趋于完美。

第十四周

实习第十四周,分配给我的部分基本上已经完成了。虽然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都一一克服了。人往往都是这样,没有经历过的话,永远都不知道事情到底是怎么一个样子,是真的那么难,还是并非如此,所以,不管怎么样,即使是自己完全陌生的事情,只要有机会,都一定要去尝试,努力去做好。因为没有经验,那么就需要做更多的准备工作。另外就是不要害怕失败,只要用心去做就可以了。等到熟练了,那么成功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第十五周

不知不觉已经实习十五周了,在这段时间内,逐渐适应了职场人士的生活步伐。自己也通过不断的经历和尝试检验了自身的水平和适应能力。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尝试,不断的积累经验,才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在弥补不足的时候,我们便实实在在的提高了自己。所以,不管怎样,努力去做吧,告诉自己,只要用心,就能做得更好!

第十六周

刚迈出校门的孩子具有最强的可塑性,我们可以很迅速的接受新事物,在逐渐发现学校和社会的不同时,我们已经步入了社会的洪流。在不断的蜕变中,我们得到了许多,也丢掉了许多,丢掉了那些身处象牙塔时怀揣的幻想,学会了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的生活。可能还会存在着迷茫的时候,但已经不会再横冲直撞,因为已经学会了坚强。

第十七周

经过连续几周的奋战,此次接手的项目基本上已经初步成型。虽然只是负责其中的部分模块,但是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

首先就是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刚开始就是感觉代码也就是那些,所以其中的逻辑关系也没有太在意,导致后续的编码工作出现了许多错误。于是就重新将逻辑关系搞清楚后,进行了开发。终于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再者就是,良好的编码习惯。条理清晰的前提是避免出现代码冗余,编码混乱,所以养成良好的编码习惯对于一个合格程序员的成长至关重要。

第十八周

实习第十八周了,这一周我和共同负责的同事将项目整体测试了几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下一周这个项目就要投入实地运作了。所以,我要它尽可能的趋于完美。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要脚踏实地。走向成功没有捷径,只有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本职,才能有更大的成功。也许大学生从象牙塔中走出来,自以为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可是除了书本知识,我们却没有一点实践经验。做工作不能仅仅是纸上谈兵,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地工作。在自己还没积累足够地知识和经验去应付工作之前,不要好高骛远,指望提出大规模地改革,赢得领导的赞赏。因为你对这个企业的了解还是很有限的,不能指望一进去就大刀劈斧,干出一番大事。想成功还必须勤勤恳恳地干好本职,把基本的经验拿回来,才能为以后的成功增添筹码。

改革的实践报告 篇4

“公正与效率”是二十一世纪法院的两大主题,作为现代司法的两项基本目标,公正和效率是对立统一的,理想的模式是通过正当、快捷的程序得到“公正”的结果。从法院自身来考察,司法人员的素质和高科技的保障是基础,还有一个非常根本的方面是法院内部的管理模式,特别是在特定的国家权力架构和有限的司法资源条件下,法院的审判组织结构,审判流程方式等直接决定着效率和公正的实现。探索符合西部小法院区域特点的审判管理模式,其目标是进一步提高我们自身的审判管理水平,建立科学、长效的审判管理机制,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审判效率,实现司法公正。

一、审判管理的概念和目的

法院管理是由审判管理、人事管理、行政管理共同构筑的统一管理体系,其中审判管理是法院管理的核心部分,人事管理和行政管理都应该服从和服务于审判管理活动,正如一个企业应有主营业务和核心竞争力一样,我们从法院纷繁复杂的各项工作中,提炼出来的核心业务就是审判。

审判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审判案件的整个诉讼活动过程中,为了使审判工作合法、有序、高效地开展,由法院内部有关部门和人员通过建立规章制度对审判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协调、规范、监督和指导,从而保证案件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能够通力合作,分权制衡,以实现公正高效。简而言之,审判管理就是围绕审判这个核心业务所进行的管理。

审判管理的目的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为了保证人民法院的整个诉讼活动合法、有序、高效地进行。按照《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的要求,要通过审判管理体制的改革,完善人民法院的机构设置,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互相配合,有效监督,高效运行的审判体制,这就是当前人民法院审判管理体制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二、辖区的特点和自身的状况

以通海县人民法院为例,其地域、人口、经济、文化的特点是:1、面积小,人口相对集中;2、在云南省属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但比起东部发达地区来差距仍较大;3、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和习俗;4、法制建设有一定基础,但治安“热点”、“难点”问题多,突发事件时有发生。

结合县情,分析近几年来法院审判管理的特点,比对东部和发达地区的情况可以对通海县人民法院的现状作以下概括:通海法院属于西部的一个小法院,有其自身的特点、优势和局限性。与其它地广人稀的西部县相比,其特点是面积小,交通便利,人口相对集中,与这种地域状况相适应,在审判机构的设置上有条件做到相对集中,所以通海县人民法院于1999年完成了收缩派出法庭的工作。其优势在于硬件设施建设可以基本满足现有审判任务的需要,与东部和发达地区相比,每年不超过2000件的各类案件总数不算多,有条件在案件上做到精耕细作,审判效率还不是工作中的主要矛盾,东部和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不完全适合西部小法院的状况;和其它西部小法院一样,我们的局限性在于干警的相对素质偏低,案件质量不高,主要反映在庭审质量和法律文书质量上,还有一个最大的差距是在审判管理水平上。

三、审判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方法、原则和步骤

通海县人民法院在认真分析辖区特点和法院自身状况的基础上,以实现司法公正,提高审判效率为目标,并按照《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确立的改革原则,结合审判规律的要求,大胆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和实践,初步构建起了一套符合西部小法院的审判管理模式。

1、目标。在《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所确立的“权责明确、互相配合、有效监督、高效运转”的司法改革原则指导下,通海法院确立的审判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套符合审判规律,适应我院现实状况又着眼于未来,职责明确,分工合理,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法院审判管理体制。

2、方法。两手一齐抓:一手抓静态的审判组织体制改革,方向是大胆打破现有机构设置的障碍,保留机构,由专人兼职研究,对所有审判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实现审判资源的合理调配,解决审判一线力量不足的矛盾。包括机构的整合,人力资源的整合,物质资源的整合。另一手抓动态的案件流程管理体制的改革,将案件的程序运作分解成立案、庭前准备、裁判、卷宗装订、评查、归档七个阶段,分工由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人员完成,形成运转高效的流程管理,充分利用我院现有的局域网作为审判管理平台,实现案件流程的信息化管理。

3、原则。四个坚持。一是坚持稳中求进的思想;二是坚持充分论证的思想,三是坚持符合法律的思想;四是坚持结合实际的思想。

4、步骤。通海法院在构建新的审判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设计了分三步走的步骤非常有特点,并且收到了实效,很有借鉴意义。第一步是重点突破,第二步是合力攻坚,第三步是建立体系。

第一步重点突破阶段已基本完成,见到了实效,鼓舞了士气,坚定了改革的决心。主要完成的改革任务有:

①执行治乱。要解决执行难,必先解决执行乱。执行乱是法院审判管理中的一大难点,必须花大力气彻底解决。通海法院于2001年8月起,花了近半年的时间,调整了执行人员,彻底整治了执行工作中存在的弄虚作假、瞒报、漏报、执行财产不变现,档案管理混乱等问题。纠正了执行乱的现象,为法院的审判管理改革和治理执行难奠定了基础,探索和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执行管理体制。

②民商合一。为建立与三大程序法相对应的民事、刑事、行政三大审判体系,解决长期以来民商分离的格局,避免执行同一部程序法和实体法的民商案件分属两个庭室所造成的同一法院对同一类案件在裁判和适用法律上存在的差异,按照民商合一,相对稳定,合理平衡的原则,合并民一、民二庭为一个庭室;同时将民商案件分成几个大的类型,由不同的合议庭来分管,让法官通过审判实践和理论钻研形成自己的专业领域,以此促进法官的专业化、精英化。同时推行合议庭负责制和错案追究制,率先在2001年建立了以大民事格局为方向的民事审判组织体制。

③公开听证。针对我国传统的申请再审和申诉制度中存在的主体无限,次数和时间无限,审级无限,理由无限所带来的部分当事人以同一事实,同一理由对同一裁判文书反复缠诉的弊端,为了减少诉讼成本,节约审判资源,维护法院裁判的既判力和权威性,按照有诉必理,公开平等,及时合议的原则,推行申诉,申请再审案件的公开听证制度,制定公开听证规则,将无限申诉变为有限申诉,无限再审变为有限再审,将申请再审,申诉的审查工作,进行阳光作业,减少和避免暗箱操作,即维护了公民的诉讼权利,又维护了法院裁判的既判力和司法权威。

④实现三个分立。为改革法院内部机构职能,理顺内设机构关系,建立、健全案件流程体系,革除由法官自收、自审、自执案件所带来的久拖不结、暗箱操作、违法裁判的弊端,将审判权进行合理分解,分别由立案、裁判、执行、审判监督四个部门来分别实施,实现案件的流程管理,分权制衡,全程监督,落实了立审、审执、审监“三个分立”制度,促进了以独立、公正、公开、高效为主要内涵的审判机制的建立。

在这一阶段还进行了落实公开审判的制度,改革了庭审方式和裁判文书制作,加强了调研工作和干警的业务培训,加强了法官职业道德的建设等审判管理体制改革的工作。

第二步合力攻坚阶段,核心任务是推行主审法官员额制。法院队伍中很大一部分审判员并不具备现代法官的素质,导致法院人员过多过滥,而高素质的审判人员则相对不足。更由于激励机制的导向错误,更难以调动高素质审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难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到法院工作,通过第一阶段民商合一的改革,将裁判权作了一定的收缩,在合议庭负责制的基础上,选好合议庭负责人,由合议庭负责人对本合议庭的案件质量负责。

通过这一项改革,我院民商事案件的质量有大幅上升。从玉溪中院对全市近期上诉案件的质量分析来看,全市基层法院上诉案件的平均改判率为35.84%,而我院上诉案件的改判率只有12.5%,低于平均数2.9倍,是全市上诉改判率最低的法院,在队伍人员不变的情况下,我们通过审判组织体制的改革,实现了案件质量上一次大的飞跃。但这一项改革并不彻底,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要按照《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确立的以“确定法官员额,建立法官遴选制度,建立法官保障制度”为内容的全面法官职业化建设,根据我院的案件数量和干警素质状况确定主审法官员额为8名,祥细制定了主审法官考试办法,建立了主审法官保障制度,对主审法官实行相对高薪制,将裁判权进一步向主审法官集中,充分挖掘潜力,发挥优质审判资源的作用,通过激励机制调动高素质人才的积极性。

同时推行法官助理制度和审判单元制度,以此为基础,构建科学、合理又面向未来的审判组织体制,这一步是完成我院审判组织体制改革,建立新的审判管理模式的一个重要基础。云南省高院已将通海法院主审法官员额制的改革列为全省的试点,经过一年多的论证和试点,不断总结经验和完善制度,先后制定了《通海县人民法院主审法官员额制选任工作实施细则(试行)》、《通海县人民法院第一任主审法官选任工作实施方案》、《通海县人民法院第一任主审法官选任考试办法》、《通海县人民法院第一任主审法官制度的规定(试行)》、《通海县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制度的规定(试行)》和《通海县人民法院岗位目标责任制奖惩考核办法》,为通海县人民法院全面推进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推行以主审法官员额制为核心,辅之以法官助理、书记员、法警单独系列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全面改革计划奠定了科学、全面、细致和可行的制度框架。

第三步是建立体系阶段。这一步是完成构建通海法院审判管理模式的阶段,也可称为审判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阶段。现已设计好了最基本的蓝图,做好了理论工作和基础性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之中。在静态的审判组织体制上,要完成部门职能的分工和人员职责的定位;在动态的案件流程管理上,要完成案件程序运作的合理分解,形成运转高效,全程监督、分工负责的流程管理体系,以局域网为审判管理平台,实现案件流程的信息化管理。

四、构建审判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通海法院构建西部小法院审判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可以从基本结构、运作机制、流程体系三个方面来作一个系统的概述:

(一)审判管理模式的基本架构。

审判管理是围绕审判这个核心业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我们选择的审判管理模式是:对审判管理各个层级作科学的分解,在环节设置上合理布点,在每个关键的节点上由精英把关,再将各种素质状况和职能不同的人员按层级配置进去,实现单元化管理,每个管理单元建立以单元负责人或主审法官为主导的金字塔式层级职权结构。

1、科学分解,合理布点。

第一层:审判管理可以分解为四大管理体系,即:立案管理,裁判管理,执行管理,监督管理。

第二层:立案管理可以分解为四大单元的管理,即:立案厅、流程中心、法警队、综合裁判组。

裁判管理可以分解为三大审判组织体系的管理,即:刑事审判、民商审判、行政审判。

执行管理可以分解为两大执行权的管理,即:执行实施权的管理、执行裁判权的管理。

监督管理可以分解为四大监督体系的管理,即:静态监督的管理,动态监督的管理,横向监督的管理,纵向监督的管理。

以上第二个层面的分解,是设置审判管理单元的节点,由这些节点可以派生出各个金字塔式的层级职权结构。

2、金字塔式层级职权管理单元模式。

⑴、将三大审判组织体系分解成八个审判单元,一个审判单元负责一类案件的审理。其中:刑事设两名主审法官,两个审判单元;民事设六名主审法官,六个审判单元;行政审判指定民事中的一个审判单元的主审法官兼职负责。每个审判单元设一名主审法官,一名法官助理,一名书记员,加上其它不同的司法和行政辅助人员构成一个审判单元,在金字塔式的管理单元中表现为职权从上到下的关系,义务从下到上的关系;上一个层级的人员对下一个层级的人员有指挥、命令的权力;而下一个层级的人员对上一个层级的人员有服从的义务,下一个层级的人员对上一个层级的人员负责,并完成上一个层级人员的命令和指定的工作。

主审法官在具体的审判管理单元中处于最高的裁判地位,在确保独立行使裁判权的同时,有权统筹和组织整个审判单元的工作,以保障工作的高效运行,主审法官只负责主持庭审,了解案件和作出最终的裁判,其它辅助性的工作安排由法官助理完成,或由法官助理组织书记员、其它司法和行政辅助人员共同完成,由主审法官对完成的工作成果进行验收,并有权对下层级人员的工作表现和业绩进行考核、奖惩,甚至有权建议给予晋升或处罚。审判单元制是金字塔式层级职权管理结构中机制最齐备和最能发挥功能作用的管理模式。理由如下:

A、由于系统的封闭性,保障了主审法官的独立地位和裁决者的身份,为独立审判创造了机制上的保障;

B、由主审法官对裁判的`质量负责,实现了裁判权向八名素质相对为本院最高的主审法官收缩和集中,裁判质量也有了制度上的保证;

C、由于对审理和裁判工作作了进一步分解,除主持庭审和作出最终裁判的工作由主审法官完成外,其它工作可以分别由法官助理、书记员、司法和行政辅助人员完成,实现了审判工作按照重要性不同所作的分解,能使不同素质和状况的人员各尽所能,又给了主审法官人尽其才,尽情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独立舞台,让他们在业务上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D、由于一个审判单元仅负责一类或几类相对固定的案件,让主审法官通过审判实践和理论钻研形成自己的专业领域,促进了法官的专业化、精英化,让每位主审法官都能成为某一方面的法学专家;

E、尤为重要的是这种结构在纵向上实现了人员素质的互补。首先,八名主审法官是从本院23名有审判员资格的人员中,经严格的考试精挑细选出来的,相对为本院素质最高的法官,能保证裁判质量。其次,八名法官助理也是从剩下的15名审判员中选出,均具备一定的审判实践经验和能力,可以胜任庭前的所有准备工作和庭后的所有善后工作。再次,书记员由专职人员担任,能保证记录工作的质量。三者的素质从纵向上实现了互补。

⑵、将立案管理的立案厅、流程中心、法警队、综合裁判组四大单元分别比照审判单元设置的机制,进行有专人对工作质量把关的金字塔式层级职权管理单元的设置,把不同素质和状况的人员根据其能力和特点分别配置到各个职权层级中,最大限度发挥其特长,既做到了人尽其才,又做到了各尽其能。以此解决现行法院干警素质参差不齐所带来的矛盾。

(二)、审判管理模式的运作机制通海法院选择的上述审判管理模式体现了“四位一体”的审判管理运作机制,立案、裁判、执行、监督四位一体,并行不悖,同时推进,整体加强的审判管理格局,革除了“哑铃式”管理体制中的种种弊端,突出了程序和实体并重,执行和监督并行的思想,有效地避免了传统审判管理模式中顾此失彼的机制缺陷。“四位一体”的运作机制表现为:1、把立案庭构建为审判程序的管理中心。

把与审判程序相关的职能部门和人员向立案庭收缩,包括程序监督职能也并入立案庭,实现整个审判程序从启动到结束的全程管理和全程监督。立案庭分四大单元进行管理和运作,每个单元履行不同的职能。

⑴、立案厅:审查和决定立案,诉讼费、执行费以及其它费用的收退和结算。

⑵、流程中心:排期开庭,审限跟踪与提示、卷宗归档、制作统计报表,统计分析报告,案件质量评查(属监督管理的职能,汇同审监庭、政治处等部门共同完成)。

⑶、法警队:执庭、送达、押解、警卫、保全的实施、协助。

⑷、综合裁判组:保全的裁决和组织实施,支付令、执行裁判的听证和裁决,申诉和申请再审的听证和裁决。

2、把职能审判庭构建为案件的决策中心。

将刑事、民商、行政的案件按性质再作细分,由不同的主审法官组织不同的审判单元对某一类或几类相对固定的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行政案件由于多年来个位数的案件数量,暂时没有设置专门审判单元负责的必要,而指定专门的主审法官兼职负责审理和研究。民事案件分成三个大的类型:一类是合同和债务案件,一类是婚姻家庭和三养案件,一类是侵权和损害赔偿案件。每一类案件分别由两名专门的主审法官组织专门的审判单元审理,一般实行独任审理,需要组成合议庭的个别案件由负责同一类案件的两个审判单元的主审法官或法官助理组成合议庭,但审判长必须由主审法官担任,法官助理只做陪审,独任审理的案件必须由主案法官主持。法官助理可按主审法官的要求组织庭前调解,证据交换,证据调查等工作。

3、执行管理实行分权化运作。

将执行权分解成执行裁判权和执行实施权,执行实施权由执行局负责,执行裁判权由立案庭的综合裁判组负责,以实现执行的分权制衡。且执行裁判的内容多以程序为主,由担负程序管理中心职能的立案庭负责较妥。由于执行裁判权被剥离,执行局主要行使执行实施权,人员调配上要做到收放自如,既有承办人的个人负责,又有实施执行措施时人员必要的集中。有分有合,分工负责,合力攻坚的执行机制,与审判管理单元和立案管理单元在人员调配机制上有其不同的特点。

4、监督管理构建“三全”体系。

监督管理光靠设置一个固定的机构来进行,不可能实现监督的目的,也达不到全程监督,案案监督的要求。我们构建的监督“三全”体系是: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化的结构。在动态监督上设置“审限跟踪和提示制度”,从而达到监督的全程化。在静态监督上设置“案件质量评查制度”,由立案庭的流程中心、审监庭、政治处、纪检室汇同完成;设置“申诉和申请再审的公开听证制度”,由立案庭的综合裁判组、审监庭,具体案件所涉性质与对应的不属回避范围的主审法官共同组成合议庭,从而达到监督的全员化。在横向监督上主要依靠案件的流程进行管理;纵向监督上主要依据上下级职权管理的机制强化对司法主体执法行为的监查和督导;再加上外部的监督,包括人大监督,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实现横纵并行,内外并举的全方位监督。“三全”监督体系体现着动静结合,分权制衡,条块结合,互动制约的特点,通过对人员的合理配置,权力的层层分解,制度的环环植入来实现监督和监控。

(三)案件流程体系的基本结构。

建立案件流程体系,就是要按照司法审判运行的规律和进程,将司法审判各职能分解在由不同部门和人员负责完成的环节上,我们所要建立的案件流程体系,要以实现分工负责、分权制衡,流程管理,高效运行的功能为目标,在基本的结构体系中,以流程中心为程序管理的枢纽,以立案厅、综合裁判组、各职能审判单元、执行局四大系统为程序执行机构,分设七条执行的指令通道,共同构成一个中心,四大体系,七条通道协同一体的基本案件流程体系。

通道一:由立案厅将审查立案的案件流转入流程中心,流程中心将收到的案件分别不同性质指令各职能审判单元,综合裁判组,执行局来完成。

通道二:由流程中心将排期后的案件指令具体的职能审判单元限期完成审判任务。

通道三:由流程中心将保全的申请,由执行裁判权解决的申请,申诉和申请再审的申请,支付令的申请交给综合裁判组限期作出裁决。

通道四:由流程中心将收到的执行申请指令执行局限期执行。

通道五:各职能审判单元将审结后装订好的案件交回流程中心,进行案件质量评查后归档。

通道六:综合裁判组将裁决完毕的案件装订好后交回流程中心,进行案件质量评查后归档。

通道七:执行局将执结的案件装订好后交回流程中心,进行案件质量评查后归档。

书记员、法警队、其它司法和行政辅助人员的管理系统既独立发挥作用,又是与案件流程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案件流程体系中,对审判各职能分解得越细,安排得越合理,则审判管理的微观环境越有序,审判运行机制的功能发挥得越充分。在体系的设计上,要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才能提高审判效率;要实现案件的全程监督,才能保证司法公正。

通海法院构建的这种审判管理模式,是小的基层法院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西部法院,这两个特征竞合条件下探索的一种审判管理模式,它既符合法院审判管理的规律,又与所处法院的状况和特点相结合,是在审判效率的矛盾还没有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条件下,通过创新机制,整合审判资源,充分挖掘优质审判资源的潜力,以着力提升审判质量和攻克执行难为目标的一种审判运行机制的选择,这种机制最大限度地革除了司法行政化的趋势给法院审判管理造成的种种弊端。这种模式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但无疑这项改革与实践是一种有益和负责任的尝试,可以为别的西部小法院在构建新的审判管理模式的探索中,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提供一种以资评判和取舍的模式。

3、原则。四个坚持。一是坚持稳中求进的思想;二是坚持充分论证的思想,三是坚持符合法律的思想;四是坚持结合实际的思想。

4、步骤。通海法院在构建新的审判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设计了分三步走的步骤非常有特点,并且收到了实效,很有借鉴意义。第一步是重点突破,第二步是合力攻坚,第三步是建立体系。

第一步重点突破阶段已基本完成,见到了实效,鼓舞了士气,坚定了改革的决心。主要完成的改革任务有:

①执行治乱。要解决执行难,必先解决执行乱。执行乱是法院审判管理中的一大难点,必须花大力气彻底解决。通海法院于2001年8月起,花了近半年的时间,调整了执行人员,彻底整治了执行工作中存在的弄虚作假、瞒报、漏报、执行财产不变现,档案管理混乱等问题。纠正了执行乱的现象,为法院的审判管理改革和治理执行难奠定了基础,探索和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执行管理体制。

②民商合一。为建立与三大程序法相对应的民事、刑事、行政三大审判体系,解决长期以来民商分离的格局,避免执行同一部程序法和实体法的民商案件分属两个庭室所造成的同一法院对同一类案件在裁判和适用法律上存在的差异,按照民商合一,相对稳定,合理平衡的原则,合并民一、民二庭为一个庭室;同时将民商案件分成几个大的类型,由不同的合议庭来分管,让法官通过审判实践和理论钻研形成自己的专业领域,以此促进法官的专业化、精英化。同时推行合议庭负责制和错案追究制,率先在2001年建立了以大民事格局为方向的民事审判组织体制。

③公开听证。针对我国传统的申请再审和申诉制度中存在的主体无限,次数和时间无限,审级无限,理由无限所带来的部分当事人以同一事实,同一理由对同一裁判文书反复缠诉的弊端,为了减少诉讼成本,节约审判资源,维护法院裁判的既判力和权威性,按照有诉必理,公开平等,及时合议的原则,推行申诉,申请再审案件的公开听证制度,制定公开听证规则,将无限申诉变为有限申诉,无限再审变为有限再审,将申请再审,申诉的审查工作,进行阳光作业,减少和避免暗箱操作,即维护了公民的诉讼权利,又维护了法院裁判的既判力和司法权威。

④实现三个分立。为改革法院内部机构职能,理顺内设机构关系,建立、健全案件流程体系,革除由法官自收、自审、自执案件所带来的久拖不结、暗箱操作、违法裁判的弊端,将审判权进行合理分解,分别由立案、裁判、执行、审判监督四个部门来分别实施,实现案件的流程管理,分权制衡,全程监督,落实了立审、审执、审监“三个分立”制度,促进了以独立、公正、公开、高效为主要内涵的审判机制的建立。

在这一阶段还进行了落实公开审判的制度,改革了庭审方式和裁判文书制作,加强了调研工作和干警的业务培训,加强了法官职业道德的建设等审判管理体制改革的工作。

第二步合力攻坚阶段,核心任务是推行主审法官员额制。法院队伍中很大一部分审判员并不具备现代法官的素质,导致法院人员过多过滥,而高素质的审判人员则相对不足。更由于激励机制的导向错误,更难以调动高素质审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难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到法院工作,通过第一阶段民商合一的改革,将裁判权作了一定的收缩,在合议庭负责制的基础上,选好合议庭负责人,由合议庭负责人对本合议庭的案件质量负责。

通过这一项改革,我院民商事案件的质量有大幅上升。从玉溪中院对全市近期上诉案件的质量分析来看,全市基层法院上诉案件的平均改判率为35.84%,而我院上诉案件的改判率只有12.5%,低于平均数2.9倍,是全市上诉改判率最低的法院,在队伍人员不变的情况下,我们通过审判组织体制的改革,实现了案件质量上一次大的飞跃。

改革的实践报告 篇5

一、调查目的:

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改革开放之后,各地经济高速发展,使人们的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让人们的物质生活变得丰富起来。然而高速发展的经济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贫富差距愈来愈大、住宅价格飞涨、物价不断上涨等等。这些问题若不加以解决,经济发展的优势就会越来越小。这次调研我们调查了大连地区人们对于改革开放后大连地区经济发展的看法。

二、调查时间及地点:20xx年3月大连博物馆

我们的问卷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

1.人们对经济高速发展的看法

2.人们对近年来大连地区环境变化的看法

3.大连地区人们的幸福感指数

4.在校大学生对当前物价的看法

三、正文:

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绩

30年,对于历史长河就那么短短的一瞬间,然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从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发达富裕文明和谐的国家来说,却是一个丰富而值得铭记的过程。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毫不动摇地促进对外开放,取得了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赢得了我国在国际经济社会影响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从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对于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主要总结出以下几点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4)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5)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经济实力快速成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变动活跃,经济持续高速增长。30年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保持持续的快速增长,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至2007年的246619亿元。这期间,有16年超过10%,只有3年低于7%。30多年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14倍。如果按相同速度发展,GDP年均增长9.82%,平均7年多翻一番,约15年翻两番。截至2007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4位,外贸总额位居世界第3位,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1位。我国已提前完成现代化“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前两步,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初步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接口不平衡

2.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如沿海与内地

我国在方方面面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加凸显,引起了人们的担忧。

比如,城乡发展差距较大。改革开放后城乡收入差距曾一度有所缩小,1983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82∶1,但后来又逐步拉大,2009年扩大到3.33∶1。从绝对差距来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209.8元,1992年差距突破千元大关,达到1242.6元,2009年达到12022元。

比如,区域发展差距明显。30多年来,各地居民收入都有了大幅度增长,但不同地区间收入差距在拉大。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年人均收入为38587元,西部地区为18090元,差距达2万余元。从省际差别来看,最高的上海市年人均收入为76976元,最低的贵州省为9187元,两地相差67789元。目前全国4007万贫困人口中,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高达94.1%。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各地区条件差异显著,发展极不平衡;如果放在国际背景中比较,中国地区发展差距最突出的特点是“一个中国,四个世界”。所谓一个中国,四个世界,是指中国发展不平衡在各个地区都有反应。第一世界是指经进入世界高收入组的地区,包括上海、北京、深圳,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数量2.2%;第二世界是指相当于世界上中等收入组的地区,象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大约才占全国总人口数的22%,第三世界是指相当于世界下中等收入水平的地区,大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20%。第四世界是相当于世界的低收入的水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贫困地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数量的一半。

按照社会经济和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要求,调节区域间的收入差异,缩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这是我国新区域政策的基本思路与措施,更是我国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沿海与内地发展失衡的有效途径。

从10年前开始,针对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党和国家就已经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后来又根据国家整体发展的需要,先后实施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近年来,又出台了一系列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在这些区域发展战战略和政策的有力推动下,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8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全面超过东部。2009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同比分别增长10.7%、11.7%、13.4%和12.5%,西部地区增速继续处于领先地位,中部和东北地区增速继续快于东部。目前,中国经济四大板块逐渐成型,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3.产业结构的不平衡

将我国的产业结构水平与其他国家作国际比较,可以看出不论与低收入国家相比,还是与中等收入国家相比,都显示出我国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的特点(比低收入国家高11个百分点,比中等收入国家高14个百分点)。这一特点是由我国目前所处的工业化的阶段决定的产业结构的现状及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的优化。但是,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比如,到2007年底,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产值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910亿元,占GDP比重为11.7%;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81亿元,占GDP比重为49.2%;第三产业增加值96328亿元,占GDP比重为39.1%。表明我国的国民经济还比较过分地依赖农业,而服务业相当落后。在发达国家GDP构成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一般不超过5%,第二产业一般不超过30%,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却是最大的,一般为65%以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结构仍有优化的空间。

我国产业结构的低水平和不合理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必须选择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寻求有效的调节机制,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具体措施有: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努力提高我国工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建设,健全综合交通体系,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布局和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三、中国经济以后的走向

2011年中国经济走向会为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一个基调,这也直接关系着“十二五”规划开局的顺利与否。围绕着2011年中国经济政策和发展前景的讨论,2011年的中国经济走势是审慎地乐观,还是面临巨大的风险考验,来自于各个利益阶层的声音不绝于耳。

乐观者认为,2011年中国的经济将是中西方经济发展思维和经济发展模式的一次较量,而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将会使世界聚焦于中国的发展特色和发展经验。经济发展思维一旦调整到位,中国经济转型一旦有一个好的趋势,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结构与总量、内需与外需之间的关系一旦平衡好,那么中国经济的世界影响力将进一步显现。

悲观者认为,2011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将面临很多的问题,一旦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带来巨大的灾难性后果。在各种利益关系、结构关系、内外关系处理不好的情况下,滞涨的风险、物价的上涨、失业率的上升、投资的膨胀、社会矛盾的恶化等问题,都会成为中国经济萧条的诱因,而中国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中小企业发展的前景将十分暗淡。

每一个人都会从自己的生活感受来判断未来的经济走势,而所有的感受汇聚在一起就演变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持乐观情绪带来的影响与持者悲观情绪带来的影响会有多大的不同呢?对这个问题,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

四、实践调查结果:

(一)、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

1978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5亿元,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位居第十位。人均国民总收入仅190美元,位居全世界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行列。1979年至2007年,GDP年均实际增长9.8%,不仅明显高于1953年至1978年平均增长6.1%的速度,而且也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3.0%的速度。

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07年的249530亿元。其中,从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万亿元用了8年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此后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大关,2002年至2006年进入高速增长期,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元,2006年超过20万亿元。在此基础上,2007年一年又增加3.76万亿元。

经济总量的加速扩张大大缩小了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由1978年的第十位上升到目前的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折合成美元,我国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2801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3.7%、日本的74.9%、德国的99.5%,分别比1978年提高17.2、59.7和78.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也有明显上升,1978年为1.8%,2007年提高到6.0%。

(二)、经济快速增长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水污染。目前,中国的江河水系70%受到污染,可谓“一江污水四处流”。流经城市的河流90%处于严重污染状态,城市90%的地下水被污染,30%的工业污水和60%的城市污水未经处理。在中国2万多个自然湖泊当中,75%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不久前,被报道的江苏太湖、云南滇池与安徽巢湖的污染只是“抓典型”而已。这并不表明,没有被大量报道的湖泊就没有污染,或污染比这三大湖泊要好。江河湖海水系相连,除了大陆被严重污染,中国的海洋也难以幸免。素有“天然鱼仓”和“海洋公园”美称的渤海,如今已失去美丽的容颜,海域污染程度位居四大海域之首,渤海正在成为“死海”。专家预计,即便从现在着手整治,渤海生态的全面恢复也要花费200年。非政府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称,中国现在是太平洋最大的污染源。

大气污染。目前,中国城市空气污染超标一般都在2-6倍,大量燃煤与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则是主因。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仅次于美国,其中近70%来自煤炭的燃烧。2006年,中国消耗了大约24亿吨煤,比美国、印度和俄国的总和还要多。中国境内排放的二氧化硫和颗粒物分别有多达90%和50%是燃煤所致。颗粒物给人们带来呼吸疾病,而二氧化硫排放造成的酸雨洗刷着中国1/4的国土和1/3的耕地,导致农业减产,建筑物腐蚀。不久前,从英国回来的老师与一帮同学相聚,笑谈中国的大气污染时称,中国有十三多亿“人工吸尘器”,中国空气有望会变得更干净。然而,国际能源机构的专家警告:除非中国重新考虑使用各种能源来源,采用环保前沿技术,否则在25年内,中国排放的二氧化碳将达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有成员国总量的两倍。是啊,十三多亿中国人在努力清洁空气的时候,还会呼出二氧化碳。固体废物污染。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居民生活的便利化与现代化,产生着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和其它特殊垃圾。由于地方注重经济增量、关注形象工程,因此垃圾随意堆放现象普遍。城市每年产生的近2亿吨垃圾中,只有不到20%的垃圾是按照环保的方式处理的。2/3的城市陷入生活垃圾包围之中,不仅侵占大片土地,而且严重污染了周围的土壤和水源。急功近利不仅使我们忽视垃圾处理,而且还大肆进口洋垃圾,主要是废弃的塑料和电子产品,洋垃圾一度成为中国进口三大“商品”之一。垃圾业已成为中国城市的一个沉重包袱,但是倡导循环经济的专家却认为,“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垃圾是地球上惟一增长的.资源”。例如,一个年产1000万吨的钢铁厂,利用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品,可发电120万千瓦,生产水泥300万吨,还能消化120万吨废钢铁。看来,“科学发展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与固体废物污染还带来一个严重污染,就是土壤污染。据不完全调查,目前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其中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中国的国情决定了粮食将长期立足自给,但是土壤污染给粮食与食品安全带来巨大挑战。据估算,中国每年遭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土壤污染造成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最终危害人体健康。土壤污染还直接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对生态安全构成威胁。

(三)、大连物价上涨对本地居民的影响

一、物价上涨使城市居民收入实际增速大幅缩减

据大连市城市居民500户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上半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12元,同比增长15.6%,比去年同期10.6%的增速加快5个百分点。人均消费支出9163元,同比增长17.5%,比去年同期9%的增速加快8.5个百分点。但如果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影响,上半年收入实际增速缩减为9.5%,消费支出实际增速缩减为11.3%。与去年同期的收入实际增速8.6%和支出实际增速7%相比,增速分别加快了0.9和4.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表面上看似相当快的收入增速在经过CPI的缩减后,与去年同期相比并未有明显加快,而由于物价上涨的影响,居民家庭增加了刚性消费支出,生活负担加重,支出增速明显加快。

二、物价高涨时居民实际收入增速较其他年份趋缓

从全国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与CPI的比较看,CPI波动周期中出现波峰的年份的收入平均增幅为5.66%,其他年份平均为7.49%,波峰年份收入增幅相当于其他年份的3/4。当CPI>5%的12年中,收入增幅平均为5.62%,在CPI≤5%的18年中,收入增幅平均为8.03%,CPI>5%年份的收入增幅相当于其他年份的70%三、物价上涨使居民财富缩水

2008年12月23日定期一年利率由2.52%调整为2.25%。从全国平均水平看,2009年一年和2010年1月居民存款享受的是正利率,存入银行的存款是保值的。从2010年2月开始,随着CPI的逐步走高,居民存款就一直是负利率,后来虽然经过5次提高利率,但负利率的状况一直没有改变。

假定2010年初存款10万元,到期后相当于减少了950元,缩水了0.95%。进入2011年,负利率的比例更高,各月均在2%左右,6月份更是高达3.2%。也就是说,居民存款被CPI掠夺。

四、物价上涨对低收入家庭生活的影响

2011年上半年,大连市城市最低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5068元,同比增长14.9%,比总体增速低1.2个百分点;人均消费支出5076元,同比增长18.4%,比总体增速高0.9个百分点,但由于物价上涨的影响,低收入居民家庭增加了刚性消费支出,生活负担加重,支出增速明显加快,实际生活质量和家庭储蓄呈下降和减少趋势,主要表现在:

1.价格上涨增加了低收入家庭的消费负担,导致低收入家庭饮食质量下降。低收入家庭饮食的消费品种以粮油、肉蛋、鲜菜等日常主要消费品为主,而近期物价上涨又主要集中体现在这些消费品上,因此价格的上涨增加了低收入家庭的消费负担。2011年上半年,城市低收入家庭人均食品支出2153元,同比增长9.8%,扣除食品价格上涨因素,实际下降0.8%。与去年同期相比,低收入家庭在主要食品的人均消费量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粮食消费量下降12.0%,肉类下降8.9%,禽类下降2.8%,鱼下降1.4%,其他水产品及制品下降21.7%,鲜菜下降8.3%,鲜果下降9.3%,鲜乳品下降17.6%。这就必然导致低收入家庭的饮食质量下降。

2.价格上涨影响低收入家庭衣着消费支出的大幅上涨及消费量的较大下降。2011年上半年,城市低收入家庭人均衣着消费支出539元,同比增长24.3%,但衣着消费量却出现大幅下降,服装消费量和鞋类的消费量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4%和15%。

3.价格上涨导致低收入家庭的家庭储蓄进一步减少。2011年上半年,城市低收入家庭人均存入储蓄款768元,人均提取存款1409元,净存款金额为-641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75元,减少266元。低收入家庭储蓄进一步减少。

改革的实践报告 篇6

《伟大的改革实践报告》

近年来,我国深入推进改革,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这份《伟大的改革实践报告》详细展示了我国改革的全貌,生动描述了改革所带来的巨大变革。本文将从不同角度细致讲述这一报告的内容,并对其涵盖的重要议题进行分析。

首先,报告中详细概述了我国在经济领域的改革举措。伟大的改革实践使中国经济实现了长足发展。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成功解决了产能过剩、库存积压等问题,并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此外,报告还提到,我国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加快了科技进步,提升了国家核心竞争力。

其次,报告重点阐述了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成果。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一系列举措,我国政府减少了行政审批环节,加强了事中事后监管,提高了政府效能。改革着眼于为企业和民众减负,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为市场主体创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

此外,报告还具体描述了我国在社会领域改革的实践。改革实践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至上,以脱贫攻坚、教育卫生改革等为重点,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报告详细介绍了我国建立了全面覆盖的社保体系,为全民提供了更完善的社会保障。同时,通过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改革力度,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受教育水平。

此外,报告还特别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加强环境治理、控制污染排放等举措,我国不仅改善了环境质量,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品质。报告指出,坚持绿色发展是未来的方向,我国将继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最后,报告还提及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报告指出,我国将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共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总之,《伟大的改革实践报告》生动再现了我国改革的全貌和引发的巨大变革。报告中关于经济、政府机构、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举措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份报告以其详实的数据和具体的案例,有力地证明了我国改革实践的成功和对于全体人民的深远影响。进一步推进改革,继续实践伟大实践报告中提到的发展思路,将使我国实现更加繁荣、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改革的实践报告 篇7

一、调查目的: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改革开放之后,各地经济高速发展,使人们的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让人们的物质生活变得丰富起来。然而高速发展的经济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贫富差距愈来愈大、住宅价格飞涨、物价不断上涨等等。这些问题若不加以解决,经济发展的优势就会越来越小。这次调研我们调查了大连地区人们对于改革开放后大连地区经济发展的看法。二、调查时间及地点:2014年3月大连博物馆我们的问卷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1.人们对经济高速发展的看法2.人们对近年来大连地区环境变化的看法3.大连地区人们的幸福感指数4.在校大学生对当前物价的看法三、正文: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绩30年,对于历史长河就那么短短的一瞬间,然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从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发达富裕文明和谐的国家来说,却是一个丰富而值得铭记的过程。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毫不动摇地促进对外开放,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赢得了我国在国际经济社会影响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从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对于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主要总结出以下几点成就:(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4)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5)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实力快速成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变动活跃,经济持续高速增长。30年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保持持续的快速增长,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至2007年的246619亿元。这期间,有16年超过10%,只有3年低于7%。30多年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14倍。如果按相同速度发展,GDP年均增长9.82%,平均7年多翻一番,约15年翻两番。截至2007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4位,外贸总额位居世界第3位,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1位。我国已提前完成现代化“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前两步,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初步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接口不平衡2.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如沿海与内地我国在方方面面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加凸显,引起了人们的担忧。比如,城乡发展差距较大。改革开放后城乡收入差距曾一度有所缩小,1983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82∶1,但后来又逐步拉大,2009年扩大到3.33∶1。从绝对差距来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209.8元,1992年差距突破千元大关,达到1242.6元,2009年达到12022元。比如,区域发展差距明显。30多年来,各地居民收入都有了大幅度增长,但不同地区间收入差距在拉大。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年人均收入为38587元,西部地区为18090元,差距达2万余元。从省际差别来看,的上海市年人均收入为76976元,最低的贵州省为9187元,两地相差67789元。目前全国4007万贫困人口中,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高达94.1%。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各地区条件差异显著,发展极不平衡;如果放在国际背景中比较,中国地区发展差距最突出的特点是“一个中国,四个世界”。所谓一个中国,四个世界,是指中国发展不平衡在各个地区都有反应。第一世界是指经进入世界高收入组的地区,包括上海、北京、深圳,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数量2.2%;第二世界是指相当于世界上中等收入组的地区,象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大约才占全国总人口数的22%,第三世界是指相当于世界下中等收入水平的地区,大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20%。第四世界是相当于世界的低收入的水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贫困地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数量的一半。按照社会经济和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要求,调节区域间的收入差异,缩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这是我国新区域政策的基本思路与措施,更是我国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沿海与内地发展失衡的有效途径。从10年前开始,针对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党和国家就已经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后来又根据国家整体发展的需要,先后实施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近年来,又出台了一系列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在这些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有力推动下,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8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全面超过东部。2009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同比分别增长10.7%、11.7%、13.4%和12.5%,西部地区增速继续处于地位,中部和东北地区增速继续快于东部。目前,中国经济四大板块逐渐成型,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3.产业结构的不平衡将我国的产业结构水平与其他国家作国际比较,可以看出不论与低收入国家相比,还是与中等收入国家相比,都显示出我国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的特点(比低收入国家高11个百分点,比中等收入国家高14个百分点)。这一特点是由我国目前所处的工业化的阶段决定的产业结构的现状及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的优化。但是,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比如,到2007年底,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产值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910亿元,占GDP比重为11.7%;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81亿元,占GDP比重为49.2%;第三产业增加值96328亿元,占GDP比重为39.1%。表明我国的国民经济还比较过分地依赖农业,而服务业相当落后。在发达国家GDP构成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一般不超过5%,第二产业一般不超过30%,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却是的,一般为65%以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结构仍有优化的空间。我国产业结构的低水平和不合理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必须选择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寻求有效的调节机制,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具体措施有: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努力提高我国工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建设,健全综合交通体系,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布局和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三、中国经济以后的走向2011年中国经济走向会为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一个基调,这也直接关系着“十二五”规划开局的顺利与否。围绕着2011年中国经济政策和发展前景的讨论,2011年的中国经济走势是审慎地乐观,还是面临巨大的风险考验,来自于各个利益阶层的声音不绝于耳。乐观者认为,2011年中国的经济将是中西方经济发展思维和经济发展模式的一次较量,而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将会使世界聚焦于中国的发展特色和发展经验。经济发展思维一旦调整到位,中国经济转型一旦有一个好的趋势,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结构与总量、内需与外需之间的关系一旦平衡好,那么中国经济的世界影响力将进一步显现。悲观者认为,2011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将面临很多的问题,一旦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带来巨大的灾难性后果。在各种利益关系、结构关系、内外关系处理不好的情况下,滞涨的风险、物价的上涨、失业率的上升、投资的膨胀、社会矛盾的恶化等问题,都会成为中国经济萧条的诱因,而中国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中小企业发展的前景将十分暗淡。每一个人都会从自己的生活感受来判断未来的经济走势,而所有的感受汇聚在一起就演变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持乐观情绪带来的影响与持者悲观情绪带来的影响会有多大的不同呢?对这个问题,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四、实践调查结果:(一)、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1978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5亿元,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位居第十位。人均国民总收入仅190美元,位居全世界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行列。1979年至2007年,GDP年均实际增长9.8%,不仅明显高于1953年至1978年平均增长6.1%的速度,而且也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3.0%的速度。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07年的249530亿元。其中,从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万亿元用了8年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此后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大关,2002年至2006年进入高速增长期,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元,2006年超过20万亿元。在此基础上,2007年一年又增加3.76万亿元。经济总量的加速扩张大大缩小了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由1978年的第十位上升到目前的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折合成美元,我国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2801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3.7%、日本的74.9%、德国的99.5%,分别比1978年提高17.2、59.7和78.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也有明显上升,1978年为1.8%,2007年提高到6.0%。(二)、经济快速增长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水污染。目前,中国的江河水系70%受到污染,可谓“一江污水四处流”。流经城市的河流90%处于严重污染状态,城市90%的地下水被污染,30%的工业污水和60%的城市污水未经处理。在中国2万多个自然湖泊当中,75%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不久前,被报道的江苏太湖、云南滇池与安徽巢湖的污染只是“抓典型”而已。这并不表明,没有被大量报道的湖泊就没有污染,或污染比这三大湖泊要好。江河湖海水系相连,除了大陆被严重污染,中国的海洋也难以幸免。素有“天然鱼仓”和“海洋公园”美称的渤海,如今已失去美丽的容颜,海域污染程度位居四大海域之首,渤海正在成为“死海”。专家预计,即便从现在着手整治,渤海生态的全面恢复也要花费200年。非政府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称,中国现在是太平洋的污染源。大气污染。目前,中国城市空气污染超标一般都在2-6倍,大量燃煤与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则是主因。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仅次于美国,其中近70%来自煤炭的燃烧。2006年,中国消耗了大约24亿吨煤,比美国、印度和俄国的总和还要多。中国境内排放的二氧化硫和颗粒物分别有多达90%和50%是燃煤所致。颗粒物给人们带来呼吸疾病,而二氧化硫排放造成的酸雨洗刷着中国1/4的国土和1/3的耕地,导致农业减产,建筑物腐蚀。不久前,从英国回来的老师与一帮同学相聚,笑谈中国的大气污染时称,中国有十三多亿“人工吸尘器”,中国空气有望会变得更干净。然而,国际能源机构的专家警告:除非中国重新考虑使用各种能源来源,采用环保前沿技术,否则在25年内,中国排放的二氧化碳将达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有成员国总量的两倍。是啊,十三多亿中国人在努力清洁空气的时候,还会呼出二氧化碳。固体废物污染。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居民生活的便利化与现代化,产生着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和其它特殊垃圾。由于地方注重经济增量、关注形象工程,因此垃圾随意堆放现象普遍。城市每年产生的近2亿吨垃圾中,只有不到20%的垃圾是按照环保的方式处理的。2/3的城市陷入生活垃圾包围之中,不仅侵占大片土地,而且严重污染了周围的土壤和水源。急功近利不仅使我们忽视垃圾处理,而且还大肆进口洋垃圾,主要是废弃的塑料和电子产品,洋垃圾一度成为中国进口三大“商品”之一。垃圾业已成为中国城市的一个沉重包袱,但是倡导循环经济的专家却认为,“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垃圾是地球上惟一增长的资源”。例如,一个年产1000万吨的钢铁厂,利用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品,可发电120万千瓦,生产水泥300万吨,还能消化120万吨废钢铁。看来,“科学发展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与固体废物污染还带来一个严重污染,就是土壤污染。据不完全调查,目前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其中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中国的国情决定了粮食将长期立足自给,但是土壤污染给粮食与食品安全带来巨大挑战。据估算,中国每年遭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土壤污染造成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最终危害人体健康。土壤污染还直接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对生态安全构成威胁。(三)、大连物价上涨对本地居民的影响一、物价上涨使城市居民收入实际增速大幅缩减据大连市城市居民500户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上半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12元,同比增长15.6%,比去年同期10.6%的增速加快5个百分点。人均消费支出9163元,同比增长17.5%,比去年同期9%的增速加快8.5个百分点。但如果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影响,上半年收入实际增速缩减为9.5%,消费支出实际增速缩减为11.3%。与去年同期的收入实际增速8.6%和支出实际增速7%相比,增速分别加快了0.9和4.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表面上看似相当快的收入增速在经过CPI的缩减后,与去年同期相比并未有明显加快,而由于物价上涨的影响,居民家庭增加了刚性消费支出,生活负担加重,支出增速明显加快。二、物价高涨时居民实际收入增速较其他年份趋缓从全国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与CPI的比较看,CPI波动周期中出现波峰的年份的收入平均增幅为5.66%,其他年份平均为7.49%,波峰年份收入增幅相当于其他年份的3/4。当CPI>5%的12年中,收入增幅平均为5.62%,在CPI≤5%的18年中,收入增幅平均为8.03%,CPI>5%年份的收入增幅相当于其他年份的70%三、物价上涨使居民财富缩水2008年12月23日定期一年利率由2.52%调整为2.25%。从全国平均水平看,2009年一年和2010年1月居民存款享受的是正利率,存入银行的存款是保值的。从2010年2月开始,随着CPI的逐步走高,居民存款就一直是负利率,后来虽然经过5次提高利率,但负利率的状况一直没有改变。假定2010年初存款10万元,到期后相当于减少了950元,缩水了0.95%。进入2011年,负利率的比例更高,各月均在2%左右,6月份更是高达3.2%。也就是说,居民存款被CPI掠夺。四、物价上涨对低收入家庭生活的影响2011年上半年,大连市城市最低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5068元,同比增长14.9%,比总体增速低1.2个百分点;人均消费支出5076元,同比增长18.4%,比总体增速高0.9个百分点,但由于物价上涨的影响,低收入居民家庭增加了刚性消费支出,生活负担加重,支出增速明显加快,实际生活质量和家庭储蓄呈下降和减少趋势,主要表现在:1.价格上涨增加了低收入家庭的消费负担,导致低收入家庭饮食质量下降。低收入家庭饮食的消费品种以粮油、肉蛋、鲜菜等日常主要消费品为主,而近期物价上涨又主要集中体现在这些消费品上,因此价格的上涨增加了低收入家庭的消费负担。2011年上半年,城市低收入家庭人均食品支出2153元,同比增长9.8%,扣除食品价格上涨因素,实际下降0.8%。与去年同期相比,低收入家庭在主要食品的人均消费量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粮食消费量下降12.0%,肉类下降8.9%,禽类下降2.8%,鱼下降1.4%,其他水产品及制品下降21.7%,鲜菜下降8.3%,鲜果下降9.3%,鲜乳品下降17.6%。这就必然导致低收入家庭的饮食质量下降。2.价格上涨影响低收入家庭衣着消费支出的大幅上涨及消费量的较大下降。2011年上半年,城市低收入家庭人均衣着消费支出539元,同比增长24.3%,但衣着消费量却出现大幅下降,服装消费量和鞋类的消费量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4%和15%。3.价格上涨导致低收入家庭的家庭储蓄进一步减少。2011年上半年,城市低收入家庭人均存入储蓄款768元,人均提取存款1409元,净存款金额为-641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75元,减少266元。低收入家庭储蓄进一步减少。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教育改革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24-04-30

      一段时间的社会实践生活又将谢下帷幕,回顾过去的实践活动,倍感充实,收获良多,那么需要好好地作总结,写一份实践报告了。怎样写实践报告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综合素质社会实践研究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教育改革实践报告 篇1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我校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本次活动培养...

  • w
    2024实践心得报告(范文7篇)

    发布时间:2024-03-19

    经常写心得体会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还可以将自己的感悟条理化,怎么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呢?栏目小编今天要为大家推荐一篇关于“实践心得报告”的文章,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您带来一些意外的收获!...

  • w
    电大社会实践报告(通用7篇)

    发布时间:2024-01-14

    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当一项事情结束时,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报告与一般公文一样,其主要格式项目也包括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项内容,好工具范文网编辑为您精心制作了这份特别的“电大社会实践报告”希望您喜欢,善用时间不断进步才能更加出色!...

  • w
    仪器使用实践报告通用7篇

    发布时间:2023-11-19

    在纸面上获得的知识只是表面的,真正理解这些知识需要我们亲自去实践。随着人们个人素质的提高,我们常常需要撰写报告。那么,一般的报告是如何写的呢?好工具范文网小编经过精心设计了“仪器使用实践报告”来为您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希望您能将我们的网站收藏起来,以便及时获取我们发布的最新内容!...

  • w
    2024机构改革报告(合集九篇)

    发布时间:2023-12-11

    在日常生活中,报告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它与我们之间的联系紧密无比。撰写精良的报告可以让大家对我们刮目相看。您是否了解如何撰写一份符合规范的报告呢?我经过精心努力,完成了这份“机构改革报告”,期待能够得到您的赞赏。相信您一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资料!...

  • w
    关于大学的实践报告7篇

    发布时间:2023-11-19

    俗话说,实践是智慧的源泉,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在进行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常常需要写一份报告,因为一份优质的报告能够有效证明我们的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我特意整理了关于“关于大学的实践报告”的一系列资料,并提供以下建议,希望能够给你们启发!...

  • w
    2024诚信的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24-02-17

    相信大家都明白,实践是开启理论宝藏之门的关键。随着社会不断向前推进,撰写报告变得越来越需要。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写好一份报告呢?好工具范文网编辑特意整理了一份满足您需求的“诚信的实践报告”,希望您能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 w
    大学的实践报告(通用九篇)

    发布时间:2024-03-28

    感到困惑看看“大学的实践报告”或许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启示,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是一定会接触的,报告的内容属于汇报性,报告该怎么去写?或许此文能让你有所收获希望你喜欢。...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