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

猫的公开课教案范本

公开课教案

格式:DOC上传日期:2023-12-13

猫的公开课教案范本

2023-12-13 11:22:18

【#实用文# #猫的公开课教案范本#】通过阅读这篇网络文章,我们对于“猫的公开课教案”的理解更加深入了。教案和课件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我们教师精心编写属于自己的教学课件。只有编写出优质的教案课件,所需要的时间当然也会更长。阅读完本文后,您能够获得一些实用的参考建议!

猫的公开课教案 篇1

约分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约分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2、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比一比,理解约分的意义;再激活已学的知识探讨约分的方法,进而理解最简分数的形成,通过交流比较,形成自己的约分技巧。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约分的意义,能正确进行约分

教学方法知识迁移法 看图学习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及每生自备三张大小相同的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温故入新

1、复习

(1)分数有什么性质?

(2)什么叫做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3)什么叫互质数?举例

2、导入新课

(1)跟老师折一折

取出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纸,沿长方向3折,用阴影表示出其中的一份。

取出其中两张,再沿宽方向对折,再取出一张写出阴影这时对应的分数。

将对折后的另一张,沿宽方向再对折一次,写出阴影对应的分数。

(2)想一想:上面的折纸,从右往左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4/12=2/6=1/3

(3)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所有的结论吗?

让学生议一议老师小结引出课题:约分

二、师生共研

1、约分的意义与方法探究

(1)教学例2。出示主题图

能把这个分数化成与原数相等而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化法,老师板书典型。

(2)小结归纳约分的意义。

怎样做到分数与原分数相等

约分到什么程度才是“分子、分母却比较小”

2、约分格式及策略探究

(1)板书强调格式

(2)引导学生分析左右两边的约分的策略

3、最简分数的意义

通过分析得出:约分的终结就是使分子分母互质。

引出最简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在书上勾出概念。

4、梳理

约分

大不不变:要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执行

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分子分母互质

5、试一试

把18/24、6/18、10/35化成最简分数。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评正

三、课堂活动——轻松游戏

一个同学任意写出一个分数,另一个同学判断是不是最简分数,并说出理由。

四、全课总结

理解约分的性质,掌握约分的方法

猫的公开课教案 篇2

《认识线段》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物体长短,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此类的内容,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都为这节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但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还不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他们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零碎的,要使他们对线段的概念提升到一个概括的、抽象的认识,有一定难度。同时他们喜欢动手,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些又是学习的有利因素。

依据新课标,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认识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能用直尺画出不定长的线段。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学会画线段。

教学难点:画线段、数线段。

教具准备:课件、棉线、长方形纸片,直尺

学具准备:棉线、长方形纸片、直尺

课堂教学主要采取直观演示法和操作实践法,配合引导发现、讲练结合等其它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操作,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

结合以上分析,和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分为六个部分:

一、课件出示情境图:小明家和学校两点之间很多条路,只有中间一条路是直的,用红色的线段表示;其它路线都是曲线。

启发学生思考:小明从学校回家,走那条路最近?为什么?

这一环节充分地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发现,这条路因为直,所以近。使学生直的概念有了更清晰地认识。同时,在情境中渗透,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知识点,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反复体验,认识线段

这个流程分三个层次教学。

首先是直观感知:请学生把桌上的棉线拉直,观察棉线的形状。

第二层次,通过讲解和变式练习,使学生对线段的认识由直观形象到抽象概括。

先讲解:像刚才的那条路,和我们两手之间的这样直直的一段线就是线段。手捏住的棉线的两头,在数学上叫做线段的端点。

在讲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线段有几个端点?你认为线段的特征主要有哪些?线段的端点是怎样表示的?

改变棉线的方向和形状:这样是线段吗?为什么?

通过变式训练,强化学生对线段的认识,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线段的本质特征。

第三个层次:回归具体,找线段。

请学生在身边找一找有哪些线段?摸一摸线段的特征,和同桌说一说线段在哪儿,端点在哪儿?

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通过曲直对比和变曲为直,使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通过感知实物,再由抽象回到具体,学生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从而对线段形成清晰的理性认识。

这个环节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辨认线段的练习,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课件出示练习:下面哪些是线段?为什么?

这个环节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辨认线段的练习,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课件出示练习:下面哪些是线段?为什么?

三、动手折纸,深化认识

首先,出示长方形纸片,激励学生:你能折出一条线段吗?

猫的公开课教案 篇3

Words―复习有关animals的单词。

学习新单词:hen, sheep, cow, horse, goat, lamb以及复数的表达方式。

Sentences―熟练掌握下列句子,并能熟练运用。

What are they? They are goats.

Are they…? Yes, they are. No, they aren’t.

2. 情感、

文化目标:

(1)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2)使学生能掌握以得体的方式与人交际。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掌握农场上常见的牲畜的名称。

教学难点是“horse”与“house”的发音区别,掌握“lamb”的发音以及复数形式的表达。

三.课前准备:

1.PC复读机 课文MP3格式。

2.教师准备单词卡片:hen, cow, horse, goat, lamb,sheep.和复数图。

四.教学步骤:

请两位同学上来写听到单词的音标 其余同学在下面写[∫i:t ] 分析音标后 根据发音规则写出 单词 sheep sh /∫/ ee /i:/P /p/ 学生拼写单词 。

请两位同学上来写听到单词的音标 其余同学在下面写[h):s ] 根据发音规则 写出单词 horse h / h / or / / s / s /

学生拼写单词 。 模仿跟读 复读机 出示卡片 马用相同的办法学习hen cow lamb goat

What are they ?

They are goats .

(二 )。听写音标 根据规则写单词 短语 教师做动作让学生猜意思

Feed the hens Ride a horse Milk a cow

猫的公开课教案 篇4

课题:数学思考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100页例1及练习二十二第1、2、4题。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探索,掌握正确计算线段数的方法。

2、渗透“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方法,能运用一定规律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感受数学的魅力,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找到数线段的方法。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设疑,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请你们拿出纸和笔在纸上任意点上10个点,并将它们每两点连成一条线,再数一数,看看连成了多少条线段。(课件出现,之后学生操作)

2、师:同学们,有结果了吗?(生:太乱了,都数昏了)大家别着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用数学的思考方法去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逐层探究,发现规律。

1、从简到繁,动态演示,经历连线过程。(1)教师引导

师:同学们,用10个点来连线,我们觉得很困难,看来用书数的办法很难解决,那我们就可以研究其中的规律巧妙地解决。怎么研究呢? 我们可以从2个点开始,逐步增加点数,找找其中的规律。(课件出示2个点)师:2个点可以连几条线段。生(1条)课件出示

师:如果增加1个点,现在有几个点呢?(生:3个点)

如果每2个点连1条线段,这样会增加几条线段?为什么会增加2条线段? 那么3个点就连了几条线段?用算式怎样表示?

师:你说得很好!为了便于观察,我们把这次连线情况记录在表格里。(课件动态演示)(2)学生探究

师:如果再增加1个点,现在有几个点?又会增加几条线段呢? 4个点可以连出几条线段?请大家自己动手连一连,并把表格填上。

师:用这样的思路,下面请大家继续研究5个点、6个点可以连出多少条线段?为什么?

2、观察对比,发现增加线段与点数的关系。

师:仔细观察表格中的“点数”和“增加条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学生明确:2个点时总条数是1,3个点时就增加2条线段,总条数是3;4个点时增加了3条线段,总条数是6;5个点时增加了4条线段,总条数是10;到6个点时增加了5条线段,总条数是15。)师:那么,看着这些信息你有什么发现吗?

师小结:我们可以发现,每次增加的线段数就是(点数-1)。

3、进一步探究,推导总线段数的算法。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6个点可以连15条线段,现在你们有什么办法知道8个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吗?

(尝试让学生回答,学生可能会从7个点连线的情况去推理8个点的连线情况。)师追问:如果当点数再大一些时,我们这样去计算是不是很麻烦呢? 师:我们先来看看,3个点时,可以连多少条线段?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个点连1条线段,增加一个点,就增加了2条线段,1+2=3(条),所以3个点就连了3条线

师:接着想想4个点共连了6条线段,这又可以怎么计算呢?(贴示:)师:计算3个点连出的线段数时,我们用了1+2,再增加1个点,就在增加了3条线段,我们就再加3,所以列式为1+2+3=6(条),那么按着这个方法,你能列出5个点共连线段的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贴示:)(2)观察算式,探究算理。

师:下面,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这些算式,有什么发现吗?(3)归纳小结,应用规律。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总线段数其实就是从1依次连加到点数减1的那个数的自然数数列之和。因此,我们只要知道点数是几,就从1开始,依次加到几减1,所得的和就是总线段数。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吗?

师:下面我们运用这条规律去计算一下6个点和8个点时共连的线段数,就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100页,把算式写在书上相应的横线上!

4、回应课前游戏的设疑,进一步提升。

(1)师:现在我们就知道了课前游戏的答案,在纸上任意点上10个点,每两点连成一条线,可以连成45条线段。有这么多条,难怪同学们数时会比较麻烦呢!看来利用这个规律可以非常方便的帮助我们计算点数较多时的总线段数。下面你们能根据这个规律,计算出12个点、20个点能连多少条线段吗?(学生独立完成)(2)反馈 师:我们来看看答案吧!(课件示:12个点共连了1+2+3+4+5+6+7+8+9+10+11=45(条),师:20个点共连的线段数为:1+2+3+4+5一直加到19,为了书写方便,这些列式还可以省略不写中间的一些加数,列式可以写为:1+2+3……+9+10+11=45(条)(课件示)

(3)想一想:n个点能连多少条线段?

5、还原生活,解决问题。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精灵聪聪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题目!(课件示情景问题:10个好朋友,每2位好朋友握手1次,大家一共要握多少次手?)师:你们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吗?小组同学互相说说!(小组合作交流,之后学生回答:这道题其实就可以把它转化为我们刚才解决的连线问题。那么答案就是1+2+3+…+9=45)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我们都可以尝试从简单问题去思考,逐步找到其中的规律,从而来解决复杂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书上的几道练习题,看看能不能运用这样的思考方法去解决它们。

1、完成做一做

2、练习二十二第2题。

师:同学们,你们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找找其中的规律。(学生独立完成,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多样化解决方法)

3、练习二十二第4题。

师:仔细观察表格,你能找出规律吗?请同学们想想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它的边数有什么关系呢?(1)小组交流(2)反馈

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多边形里分成的三角形个数正好是这个多边形的边数-2!所以,多边形内角和就等于边数减2的差去乘180?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棒,我们运用了化难为易的数学思考方法,解决了一些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运用数学思考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猫的公开课教案 篇5

1、初读课文,用横线画出表明小桃树生长过程的词语,试着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埋在角落——萌芽——长上二尺来高——有院墙高了——开花——枝儿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

2、认真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小桃树在不同成长阶段形态的语句。(请学生齐读)

(1)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

(2)如今,它开了花了,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也不见繁,一夜之间,花竟全开了呢。可我的小桃树,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就那么一树,孤孤地开在墙角。

(3)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

(4)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猫的公开课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观察图画,联系生活,说说荒山和绿化过的山各有什么样子,了解树、草等植被对山体环境的维护作用,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 识字写字。

2、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同学“植树造林”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生字卡

同学:预习课文,观察本地植被情况。

课时布置: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 小朋友们,山大家都很熟悉吧,你能说说你所见到的山的样子吗?(同学自由发言)

2、 小朋友们说得不错,对呀,我们平时所见到的山就这样,或高或低,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花草,可美了。可是有一座山却在哭泣,它为什么要哭呢?(出示课件)

3、 这座山已经好多年了,你们看它都长胡须了,所以我们称它为山爷爷。(板书:山爷爷)

4、 指导读课题。

二、 自读课文,认识生字。

1、 同学自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勾画出课的生字。

2、 将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3、 同桌互读生字,互相检查、互相协助。

4、 检查识字情况。

(1) 出示生字卡,同学自愿认读,互相评价矫正。教师注意引导读好“淋”、“受”、“植”、“织”、“穿”。齐读。教读。再去掉拼音读。

(2) 让同学自身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3) 给生字找朋友,组词理解字意。

5、 将生字放入课文中,再读课文,读通读顺。

三、 质疑问难,初步感知课文。

1、 指名生读课文,读准字音,其余同学评价。

2、 齐读课文。

3、 再读课文,勾画出自身不懂的地方。

4、 小组互相解疑。

5、 向老师质疑。

6、 师梳理同学问题。

四、 本课小结,安排作业。

1、 师小结。

2、 作业:小朋友考虑课堂中提出的问题,下节课继续研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用登山游戏复习生字。

2、节课提出问题,激发同学思维。

二、图文结合,指导学文。

1、结合图1学习第一局部。

(1)山爷爷长什么样呢?请小朋友们观察这幅图。

(2)同学反馈。

(3)是呀,山爷爷都那么老了。可是却没有树木、小草为他挡雨挡太阳,它怎么受得了呢?(4)瞧老爷爷的表情会说些什么?(自由发言)

(5)出示相关文字,指导生朗读。(生自读,指名读评议,师范读,再读,齐读。)

2、结合图2学习第二局部。

(1)小朋友们,你们想协助山爷爷吗?(想)快想想方法吧(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自身的方法)

(2)集体反馈。(植树、种草)

(3)小朋友们的方法真棒,你们看,山爷爷在大家的协助下,换上了新衣裳。(出示图2)

(4)小朋友,你们看,山爷爷的衣服发生了什么变化?(穿上了绿色的长袍)

(5)这幅图和刚才那幅图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飞来了小鸟,山爷爷笑了)

(6)为什么小鸟会飞来?(生自由说)

(7)师出示:你植树,我种草,织一件,绿长袍,山爷爷穿了眯眯笑。指导有感情朗读。

三、课堂延伸,深化主题。

1、你觉得山爷爷现在还会高兴吗?

2、山爷爷的生活到底怎样了吗?教师读山爷爷的话。

小朋友们,你们好,谢谢你们让我有绿长袍穿。可是,因为我的这件绿长袍吸引了不少人来观赏,我已经伤痕累累了。你看他们把牛羊牵到我这儿吃草,我的衣裳都破了好几个洞;有人偷偷砍走了我的大树,让我淋了雨晒了太阳。你们说,我这么大年纪了,还能坚持多久呢?我的身子骨已经有些松散了。这还掉了一块肉。

3、小朋友,这一切都是谁干的呀?你们觉得我们应该怎样维护小树?

4、课堂小结,背诵课文。

(1)要求加上节拍,自由读课文。

(2)合上节拍,背诵课文。

(3)师小结鼓励同学多参与植树活动,维护树木,为绿化祖国作出贡献。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写的字,生观察。

2、引导同学说出记忆方法。

3、引导同学观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和书写的注意点,然后集体反馈。

4、重点指导:植、烈、笑。

五、总结全文,安排作业。

1、教师总结;目前,绝大多数人民都已经认识到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在努力地为绿化祖国做贡献,但仍有一局部人为了个人的利益肆意破坏植被,作为祖国的一名公民,我们每个人都应努力为绿化祖国做贡献,劝阻和制止一切破坏环境的行为。

2、作业。

誊写生字。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一、认一认,连一连。

二、看拼音,写词语。

yí jiàn liè rì zhí shù xiào le zhī yi

三、比一比,组成词语。

牛( ) 对( ) 受( )

件( ) 树( ) 爱( )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上——( ) 多——( ) 大——( )

来——( ) 笑——( ) 天——( )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山爷爷,年纪老,( )多,( )少。

( )淋,( )烤,山爷爷,( )了。

你( ),我( ),( ),绿长袍。

答案:

一、

二、一件 烈日 植树 笑了 织衣

三、(略)

四、下 少 小 去 哭 地

五、岩石 树木 大雨 烈日 受不 植树 种草 织一件

猫的公开课教案 篇7

《识字7》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识字7》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目标】

1.认识“虚”“骄”等9个生字。会写“冷”“淡”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几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

3.初步具有主动积累对子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9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句子中的反义词。

【学习准备】

课件、课文中5对反义词的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识字7”是一首对子歌。(点击出示课题)现在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识字7)请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

2.反馈。

(1)指名读课文,重点正音:赢、赞、诚。

(2)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诚实赢得千家赞,虚伪招来万户嫌。)

先读准画线的生字?画好朗读节奏线读好这个句子。

3.再读课文:自由读?推荐读?挑战读?齐读?去掉拼音读。

4.画找反义词。

(1)读着读着你能发现这些词在意思上的特点吗?(反义词)老师在书中也画了一对,请你也照样子画,画好的与同桌交流一下。

(2)反馈:教师出示几对反义词(是—非、长—短、虚心—骄傲、热情—冷淡、诚实—虚伪)请学生齐读。

(3)(课件出示画出反义词的课文)请学生再次齐读课文。

【点评:本篇识字教材是由30个字组成的反义对子歌,要认识9个生字。教师让学生在刚开始接触文本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努力读通、读顺课文,针对学生的识字难点、重点正音,借助画节奏线帮助学生读好最后一句,在学生的语文实践中教师起到很好的点拨引导作用。同时,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容易发现课文用词的特点:由6对反义词组成,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会了课文的语言特色。】

三、创设情境,理解词义

1.结合情境,理解“是—非”。

(1)指名读。

(2)理解词义。

(课件播放动画:几个孩子扔垃圾,有的扔在垃圾桶内,有的扔在垃圾桶外)他们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

教师小结:“对”就是“是”;“不对”就是“非”。今天上课,我们小朋友专心听讲,发言积极,这种做法──是(教师点词卡“是”)。把“是非”合起来也是一个词语,小朋友能分清是非,也就是能分清对错。(再读词语)

2.展示榜样,理解“长—短”。

(1)请学生找出两样长短不同的东西。教师出示物品,学生说长短。

(2)出示班级学生学习生活图片(理解“长短”的另一层意思),教师介绍他们的长处。

(3)教师小结:这些都是他们的优点也是他们的'长处,我们要学习他们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这也叫“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出示并请学生齐读)有个词也是说这个意思,“取长补短”。(出示词语请学生再读)

3.评价人物,理解“虚心—骄傲”。

(1)小朋友最爱听故事了,我想讲一个关于小红和小明的故事。(课件出示他们的图片)(录音)小红和小明是同桌,小红成绩很好,小明学习不认真。有一天中午,小红正在看书,小明拿着球,说:“小红,快,我们打球去吧。”小红说:“不行,我要看书。”小明说:“你成绩已经很好了,就别看书了。你看我,上次老师不也表扬我成绩进步了吗?”小红说:“可是后来你不是学习退步了吗?”

(2)你能用这里的词评评他们吗?

(3)你想对小明说什么?(指名说)听了大家的话,小明想了很多,你听──(录音:谢谢小朋友们,你们说得太好了,我一定马上改掉骄傲的毛病,虚心学习,争取进步,相信我吧。)

(4)(出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请学生读一读。

【点评:“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从一年级开始,教师注重运用多种方法,从一点一滴抓积累。从“是”与“非”的理解到合成一个词语“是非”,结合“长短”一词深层意思的理解,积累成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取长补短”;结合“虚心、骄傲”的理解,积累格言“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样的积累,既复现巩固生字,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解决了课后“我会读”的作业,可谓一石三鸟。本教案最后一个环节拓展部分意思相反的对子和让学生课外收集对子等都是在渗透积累的思想。试想,如果每堂课教师都能注重让学生积累,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将会积累多少语言,自然会厚积薄发。】

4.联系生活,理解“热情—冷淡”、“诚实—虚伪”。

(1)了解了小红、小明的故事,老师也想知道小朋友的故事。平时,家里来了客人,你是怎么做的?随机理解“热情”与“冷淡”。

(2)同学们都不错,那如果做错事,你会怎么做?小组交流──指名说(老师要送一个词给大家:“诚实”)“诚实”的反义词是什么呀?(虚伪)(读词)

5.教师小结,回读全文:多好的对子歌呀,让我们再来读读吧。(学生齐读课文)

【点评:词语是构筑语文大厦的基石,理解词语是语文能力之一。对于低年级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应丰富灵活。本环节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理解“是非”,展示班中榜样理解“长短”,评价人物理解“虚心、骄傲”,联系生活理解“热情、冷淡、诚实、虚伪”。这些方法非常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趣味盎然,将词语的理解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三维目标和谐统一。】

四、记字积累,指导书写

教师导语:我把课文中的生字搬到这里了,你还认识吗?

1.(课件出示)三字韵文。

学做人,要诚实。待他人,不冷淡。明是非,知长短。有进步,不骄傲。虚心学,赢人赞。好孩子,招人爱。

自由读?齐读?开火车读?拍手读。

2.这节课,你记住了哪些词语?

【点评:汉字学习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创造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增加学生与汉字见面的机会,加强汉字的复现和巩固。教师自编三字韵文歌,让本课的生字换一个语境帮助学生巩固、识记,这样的三字韵文也符合本课的语言风格。“你记住了哪些词语”让学生在默记中又一次复习词语、巩固生字,做到字不离词。】

3.学习写字(课件出示)。

读得这么好,写字肯定难不倒大家,看书第115页,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观察发现(预设:结构、关键笔画)。

(2)教师板书(上下结构“热”;左右结构的字由学生挑选一个老师板书)。

(3)学生练习,同桌相互评价,好的打上五角星。

(4)展评(重在字形结构)。

【点评:写字练习要体现自主。一年级下册学生有了一定的写字经验,可以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去发现写字要领,这样学生更有成功感。教师根据本课要求写的6个字的特点:1个上下结构,5个左右结构,各重点指导一个,然后让学生自主练习、自我评价、集体展评,增强学生写好字的兴趣与信心。】

4.拓展积累。

今天我们学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对子歌,其实呀,只要你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你会发现许多有趣的对子。(出示)请学生自由读一读。

少说空话,多做实事。

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冬去山清水秀,春来鸟语花香。

教师建议:课后我们也去收集、发现各种有趣的对子吧。

【板书设计】

识字7

是非

长短

虚心骄傲

热情冷淡

诚实虚伪

猫的公开课教案 篇8

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一课时)

高新区虹桥小学

张圆圆

上课时间: 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并受到启示。

过程与方法: 1.从课题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重点引导学生交流对主要内容的理解,对阅读的热爱。3.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书的情感,对阅读的热爱。4.要注重有感情地朗读。

5.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法,要引导学生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一:直接导入,揭题:

1.老师激情导入: 在1974年的世界儿童图书日上,著名作家尤安.艾肯做了一篇精彩的献词,在献词中,她做了一个有趣的假设:“如果你独自驾舟环游世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那一样?”尤安.艾肯的选择是一本书。她选择了一本书作为自己唯一的伴侣,并以此作为献词的题目,那就是《走遍天下书为侣》。

2.写题,解题:老师写课题。解读侣,提问:看到侣,你会想到哪些词语?把这些词语放到课题当中去,整体的解读课题。3.读题。(指导读出作者与书为伴的坚定,以及愿意与书形影不离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作者围绕《走遍天下书为侣》到底写了哪些内容?让我们自由地认真地读课文。2.学生自由交流汇报。老师总结归纳。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1.创设情境。体会作者情感。

(出示课件)环球旅行需要的时间和作者在茫茫大海上与书相伴的情景。

2.作者为什么只选择一本书呢?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他就不觉得厌烦吗? 3.选择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4.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如下句子:

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读出作者的坚定和对书的热爱。)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读出反问的强烈语气,并让同学们说说对朋友的感受和对家的感受。指导朗读。)

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体会对朋友的情感,及对朋友有新的发现的惊喜,高兴,兴奋,激动。)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有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体会对家的感觉,引导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历,讲讲在家里的新发现。)

三.再读课文,触摸作者的思想。

1.朋友经常相见,可总还会有新的发现,那叫常见常新。家你每天都回,可也总有新的发现,那叫常回常新。作者通过朋友的比喻,其实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2.思考:当你一遍又一遍的读那本书,你又有了新的发现,此时你又有了怎样的心情?(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有人说,读一本书,就是与作者心灵的对话。现在同学们就是艾肯女士,你们要读出作者那种坚定执着,毫不犹豫的语气来。(与学生们对读)

4.老师总结:谢谢艾肯女士,你让我感受到了对书的热爱,让我们明白了你愿意走遍天下书为侣的理由,也让我们明白了书是能够常读常新的。

四.拓展延伸,推荐书籍。

1.艾肯女士的常读常新不禁让我想起了我国作家毕淑敏,她用她一生的经历来读一本书,写下了〈〈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那么一本好书在你的眼里又像什么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写一写。

2.学生自由写。老师挑写得比较好的展示。

3.总结:同学们,通过大家的体会,我们深深地明白了书是能够常读常新的,但是怎样才能长读常新呢?怎样才能一遍又一遍地去读译本书呢?相信下节课我们还能够有新的发现。最好,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一本书,(出示课件)这是每年儿童图书节献词的汇编,希望大家能够够喜欢,并且能够从中常读常新。

教学反思: 从接到上课的通知开始,我心里一直很惶恐,也很矛盾:既希望能有这么个机会展示自己,在锻炼自己的同时也能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指点;同时又怕自己上不好课,到时会出丑,给大家留下不好的印象。毕竟来到这里,除了勇气,还有些须的自卑:大家都是那么的努力和上进,教学都是那么的严谨,比较中未免会自惭形秽。

特级教师窦桂梅曾经说过:“如果你每天都是完成任务一样的上课,没有反思,没有提高,那么你再多的经历也是没有用的。”我当时听了这句话,心里一震。是的,当别人问起我的经历,我也许可以说,我已经工作12年了,并且已经评上了小学高级。但是,我自己知道,我做得还远远不够。

早就跟孩子们打好了招呼,下周有老师来听公开课。也许是我的些须紧张感染了他们,又或许是因为我刚接手这个班级,对孩子们的要求也比较严格,上课时,孩子们回答问题起来有点畏缩,也很拘谨。我尽量地保持自己的镇定,可是我自己心里清楚,其实自己很紧张和惶恐。

课后,马上就进行了评课。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的,老师们有委婉地指出我的不足的,也有当头棒喝的。形式不同,但大家的心都是一样的,就是希望能够看到比较完美的课。记得考察时,一位领导在指出我的缺点后,开玩笑地说:“将来你的课如果能有所成就,你必然要感谢我。”是,真心的感谢所有老师对我的评价:感谢老师们给我的鼓励,更加感谢老师们指出我的不足,提出的宝贵意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既然知道了自己的不足,那么前进也就有了方向。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每次上公开课都有紧张的感觉,总是不够从容?这首先应该归于自己的底蕴不够。一位老师的风格和魅力是由内而外的,所有的外在都有其内在的原因在里面。我不能够说,我刚来长沙,我刚来虹桥,这种客观的因素不是你紧张的内在。没有内功,怎有从容?没有厚积,哪有薄发?这是最重要的反思和感悟。修炼自身很重要,也是本质所在。

成功之处:1.注重学生朗读的指导.学生的情感把握得好。2.情境的引入比较到位,比较有感染力.3.最后的拓展延伸的引导有特点,推荐书籍引发学生的兴趣.4.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需要改进的地方: 自己一定要通读文本,对课文要有个深入的了解,才能彻底地上好一节课.有很多环节的设计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也有很多环节的设计无效.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课件操作不够熟练,教学机智不够,最后几分钟超出了自己的设计,可以采取措施及时引导学生继续理解课文。

5.对学生的回答应该及时地评价,并且要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的理解更加的深入.6.语文课堂应该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学生自己的感悟,理解课文,语文课堂要扎实,要有厚度,要关注学生,并且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7.创设情境要引发学生的想象,自由的说,从而达到深刻理解课文的目的。

猫的公开课教案 篇9

1、读读写写

矜持( jīn ) 摇撼( hàn ) 拱( ɡǒnɡ )

淅淅沥沥( xī lì )恍然( huǎnɡ ) 马嵬坡( wéi )

忏悔( chàn ) 欲绽( zhàn ) 猥琐( wěi suǒ )

幼稚( zhì ) 赤裸( luǒ ) 服侍( shì )

2、记记背背

伫立:长久地站立。

生灵:生命。

孱头:软弱无能的人。

矜持:拘谨,拘束。

楚楚:娇弱柔美。

垂垂暮老:形容像老人一样没有生气。

踏青:清明前后到郊外去游玩。

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服侍:伺候,照料。

恍然: 忽然醒悟的样子。

猥琐:(容貌、举止)庸俗不大方。含贬义。

幼稚: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赤裸:光着身子,不穿衣服。

祸不单行:形容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祸:灾难。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 w
    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

    发布时间:2024-02-05

    活动设计:要让孩子理解本次活动的寓意的是本次活动的难点,然而对于孩子们,这些道理光用嘴巴说肯定是行不通的,因此我想通过故事、谈话、图片欣赏等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针对我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完整的叙述能力及记忆力的坚持性缺乏等特点,我将本来要学习朗诵诗歌的重点放在了仿编诗歌上,同样帮助幼儿很好的理解诗...

  • w
    动物公开课教案通用

    发布时间:2023-11-03

    谢谢您细心阅读,好工具范文网小编向您推荐了“动物公开课教案”,希望能给您带来好的阅读体验。在开始正式上课之前,老师需要准备本学期的教学教案课件,现在开始准备也不算晚。在上课时,老师会以教案课件为基础进行教学。希望以下介绍对您有所帮助和启发,并可作为参考和借鉴的资料!...

  • w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发布时间:2024-02-29

    语言活动《狼来了》活动目标:1教育孩子诚实,不说谎,做错事要勇于承担责任;2让孩子们掌握故事的位置、人物和基本情节,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三。让孩子观察**内容,学会用准确完整的语言回答问题。活动准备:故事磁带《狼来了》多**课件背景图两幅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教师请幼儿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有...

  • w
    动物公开课教案经典

    发布时间:2024-04-22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经常需要准备教案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动物》大班教案(通用13篇),希望您喜欢阅读。动物公开课教案 篇1  一、设计意图  千奇百怪的动物历来是孩子们的最爱,他们对神奇的动物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探索欲。尤其是到了大班,孩子们对动物的兴趣显得更加浓厚,于是,我们和幼...

  • w
    小班公开课游戏教案范本8篇

    发布时间:2024-03-12

    题目:小班数学公开课和图形宝宝做游戏教案反思在多年的工作经验中,我一直致力于为幼儿提供有趣、生动的数学学习体验。小班数学公开课和图形宝宝游戏教案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本文将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反思,探讨这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一些建议进行改进。...

  • w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

    发布时间:2023-11-17

    编辑为您整理了“幼儿园公开课教案”的相关资料,请您查看。每个老师上课都需要准备教案课件,因此我们需要静心制作教案课件。制作出优秀的教学课件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同时也会为你的生活带来更多机会!...

  • w
    中班公开课美术教案精品

    发布时间:2023-12-22

    好工具范文网小编认真筛选,为大家整理出了最新的“中班公开课美术教案”,供大家参考。为了使教学更加顺利,老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教案和课件,确保每份课件都能设计更加完善。教案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包含了许多有用的信息。您一定会发现其中有很多有用的内容!...

  • w
    公开课教案推荐10篇

    发布时间:2023-12-25

    每一堂课需要准备教案和课件,以便让学生接受更好的教学。对于教案课件的撰写过程中,老师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确保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和结构清晰。其次,教案课件需要表达的语言简练明了,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接下来,应该注意使用适当的示意图、表格以及多媒体技术,以提升教学效果。此外,还需要考虑...

最新文章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