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书法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3-05-31
1

书法心得体会汇总

书法心得体会

当我们获得新的经验时,可以考虑将其记录下来,这有助于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但是,对于心得体会有哪些要求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学习书法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书法心得体会 篇1

上小学一年级时,我就开始学习写毛笔字。记得有一天,我用铅笔写字时,爷爷看了看,对我说:你写的字太难看了!字就像人穿衣服一样,字写得好,人家看起来就感到舒心。于是,爷爷便带我到书法班学习书法。

刚开始,我感到好奇,瞧!老师大笔一挥,写下一个个潇洒的字。我拿起笔也开始学起书法。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先是感到字要写好很难,产生了畏难情绪,甚至感到厌倦,最后我便有了打退堂鼓的念头。正在这时爷爷严肃地说:"无论学什么东西都会遇到困难,写字也一样,一定要坚持下去才能写好字,还有,一定不能半途而废,不然以前的努力就白废了!"。听了爷爷的话,我硬着头皮,咬咬牙坚持下来了!坚持了两年多,我的书法已有长进,今年春节,爷爷为了鼓励我,便把我写的对联贴在家门口,邻居看了都表扬我写得不错,使我深受鼓舞,此后,爷爷就亲自辅导我继续练习书法。

现在,我对学书法有一定的体会:写作要做到"三心"。

第一,要细心。汉字有点、横、竖、撇、捺、横折勾、竖弯勾,写法都不同,还有,笔画的粗细也不一样,因此,写字时要集中精力,细致地区分。

第二,要耐心。因为毛笔是软笔,比较难掌握,而且汉字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撇捺交叉、方框缩格等不同的写法。所以,写字要有耐心,不能马虎潦草。应先写楷书,然后学行楷、行书,基础打好了,最后才能学草书。

第三,要有恒心。要学好毛笔字,不是几天、几个月就能学好的,因此,学书法要经常练习,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半途而废。

书法是一门艺术,现在,我对书法有了一定的兴趣,我决心坚持学下去,争取成为一名小小的"书法家"。

书法心得体会 篇2

什么是人类文化知识宝库流传时间最长?什么是推动人类知识文化进步的动力?她在我们的生活中若隐若现——文字的衍生品——书法。

少时的懵懂无知,在一次经历后彻底改变。

上三年级的时候。某一天,语文老师说要从班级里挑选几位同学参加学校举办的书法比赛。很荣幸,我也被选中。

第二天下午,书法比赛的结果就出来了。王新雨第一名,张奕豪第二名,他们不仅获得了证书,还获得了丰厚的奖品。最令我羡慕不已的'当属获奖同学的作品要张贴在学校宣传栏里。 红红的获奖证书深深刺激了我这颗幼小的心。

叮铃铃……放学的铃声响起了。同学们像洪流一样冲出教室而我却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出教室,带着悲伤的心情回到了家里。向奶奶倾诉着我的不幸。奶奶只是简短的回答道:“也许是你的字还不够好,练练就行了。”仔细想想也是,说不定练练就会好了呢。心动不如行动,从此以后,只要有空便拿起字帖练上一两个小时。 功夫不负有心人,前几天一个远房亲戚来我家玩,看到我正在做作业,忍不住惊叹:想不到这么久不见,你的书写水平大有长进啊!嘿嘿,听...

查看详情>>
2

学习书法心得体会

学习书法心得体会

学习书法心得体会 篇1

今天,天气晴朗,我又写起了毛笔字,这是我每天的习惯。呀!忘了自我介绍,我叫周xx,现在六年级2班的学生,能够幸福、快乐地学习毛笔书法也许只有一年的时间。听那些师姐们说,升上初中后,学习非常紧张,基本没有时间进行艺术学习,呵呵,那个暂时不管他了。至少,现在每周我都能在谭老师亲自辅导下写字,聆听着古琴轻松愉悦地陶醉在书写中。

我是在三年级开始参加毛笔班的,是老师给我鼓励、信心。那一天,我正式踏入谭老师的毛笔书法课堂,幽幽的墨汁香味让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魄力,经过三年寒暑的刻苦练习,从最初的一笔一画到今天轻松的`进行作品创作,也算是小有成就了,嘿嘿!告诉你们,随着毛笔字的进步,我的硬笔书法也受到影响,越来越好了。我发现自己以前的硬笔书写得非常幼稚,我看过其他同学的书写,好象就数我变化最大了,这可是与谭老师的悉心教导及我的勤奋练习密不可分的,以前经常听老师说,毛笔对硬笔有很大的影响,没想到在我的身上发生了。静下心来写字好处是非常多的,你们没有看到许多人都用毛笔字写出一些警句挂在墙上勉励自己,而且字体还可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和气质,学习毛笔书法过程很是漫长,有苦也有快乐,很多写得好的师兄师姐们升上初中后都以这特长为学校增了光,我既羡慕、但更期待……

所以,我觉得毛笔书法不仅是一种文化,而且对硬笔书写也很有帮助,听完我的体会,你是不是也很想学呢?各位学弟学妹们,快点来学习吧!

学习书法心得体会 篇2

一、感受书法的魅力

主办单位特聘两位老师为我们授课。老师严谨的教学风格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十年磨一剑”。乍一看书法老师,你完全想象不出他的字如此漂亮,练字背后的辛苦让人难以想象。

二、重拾练字的热情

这三天的时光,每每让我回想起读师范时的画面。记得当时对书法兴趣深厚的我常在课余时间对着字帖反复地临摹。而踏入工作岗位、结婚生子后,面对繁琐的工作,面对生活的柴米油盐,练字的心思淡了,练字的时间也渐渐少了。而在这三天里,我又重拾了对书法的那份热情,每天除上课时间外,晚上回家也认真练字,书写老师留的作业,尽管大家嘴里念叨着腰酸背痛,但手还是停不下来,一张、两张,不厌其烦地练着……

三、墨香陶冶了心境

进修学校大教室里这静谧的环境下,我的心也跟着静了。都说练字可以修身养性,的确如此。每天有规律的生活,上课练字成了我们生活的主旋律。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我们忘记了工作的压力,忘记了生活的烦恼,有的只是一颗宁静的心。

四、书法之旅收获多

本次书法培训的内容由珲春市进修学校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书法教师进行授课,让学员从“写得好、讲得好、辅导得好”三个方面循序渐进,使受训学员在短期内较好地掌握书写技巧和要领,并能顺利走上讲台,胜任小学硬笔书法教学工作。老师从最基本的点横竖撇捺到字的间架结构、章法布局都十分认真地讲授。让我们知道了每个笔画的轻重、节奏,一个字里每个笔画的位置如何安排,才能让字变得更漂亮。...

查看详情>>
3

2024如何练好书法心得体会模板十一篇

书法心得体会

如何练好书法心得体会 篇1

春,有机会完成我的又一个心愿,学习书法,很有幸跟随xx老师的书法学习班,开启正规的学习之路。之所以说正规是因为自己之前一直属于自学模式,买帖自己临学,一直临了多年的颜真卿的《多宝塔》,虽写的还算是字吧,但是对书法艺术研学不深,听了xx老师三节课,让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今天就来分享一下我的学习心得。

书法是哲学思维的具象。听xx老师上书法课,每一节同时又听了一节哲学课。xx老师讲的是笔画,是技法,但同时又讲授了很多的哲学观点,例如矛盾关系,横与竖,长与短,紧与松,宽与窄,上与下,进与出,收与放,提与按,虚与实,疏与密等等。每个字要在众多的关系中,找到一个立体的平衡,生态的平衡,心态的平衡,事物在矛盾中生存,又在矛盾中立足,对立且统一。而人最重要的不就是在生活的重重矛盾中找到一个平衡吗?我们面对社会的快节奏,要用内心的慢节奏来应对;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要用尽量简化的方法去解决。外界越是吵杂,我们的内心就越要平静,看似矛盾,却是人类最为聪明的生存之法。

书法是生活浓缩后的艺术。听xx老师讲课,觉得每个字都有生命,而且是会说话的。左右结构的字是好朋友,左边说“欢迎你的到来。”右边的字说“谢谢你给我留位置。”上下结构的字是玩杂技,下面的字说“放心我会托着你的。”上面的字说“有你在,我放心。”走之旁说“坐好,咱们要出发了!”坐在里面的会说“谢谢你拉我。”宝盖头的字对下面的字会说“有我在,不会让你淋雨的。”下面的字说“谢谢你为我遮风挡雨。”细细品来,发现有的字在扭动,有的字在承接,有的字在高歌,有的字自怜,有的字顽皮,有的字可爱,有的字如小家碧玉,有的字如大家闺秀,有的字如书生般文弱且有卷气,有的字如武将磅礴有力。这是字也不是字,如果你是将军,那字就是战士,不同排列会有不同的兵法;如果你是导演,那字就是角色,不同的角色演出不一样的剧情;书法代表的是一出众生皆在这世间行走的修行之戏,书写者需把握好手中的每一个角色,将字的语言通过书写的技法展现出来,看到的是字,品的却是书写者的修为。

书法是生命的全然描写。看一幅作品,通篇看到的是流畅感与气势,更是智慧。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天下第一,可以说是王羲之书法技巧的总结作品,其美妙之处不言而喻。我之前除了觉得作品行云流畅,再就是佩服其在作品中二十一个“之”字写法无一类同的高超技法,有人将作品放大80倍后,会发现其中暗藏着完全不同的风韵,可见王羲之巅峰的书法造诣。原来只是觉得了不起,会这么多的方法,学习后才知道,大师的智慧在于,面对同样的问题可以采用二十一种解决方法去解决,从不重样,没有陷入重复思维,模式僵局,而是每一次都会用崭新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字,尊重每个字到来,好像在说“我见过你,但却如第一次见你般欢喜。”对字如生命般尊重,这才是大师的过人之处。他在书写时是带有思考和情感体验的,用观察者的身份解读生命,又...

查看详情>>
4

小学书法教学心得体会8篇

书法心得体会
书法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书法教学心得体会

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写一篇心得体会不可或缺。心得体会让人更好地理解身边的人和事,接下来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小学书法教学心得体会”,非常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

小学书法教学心得体会 篇1

2015年全市中小学教师书法培训心得

金娜

2015年全市中小学教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人们整天在电脑前打字,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字越来越多更难看,他们经常忘记写?我们很少使用手写。但是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写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技能。作为一名教师,能写得好,能善字,是这个职业所要求的!好在这个机构组织的老师书法培训,让我不断接触书法,认识书法,有机会学习书法。

经过培训,我觉得书法有以下好处:

1.最基本的一点是它可以让你的字迹变得漂亮;

2.你可以培养自己的情绪。书法需要耐心和毅力。所以,在练习书法的同时,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还可以磨练自己的气质,去除浮躁,这就是修身养性。好主意。 有人说“字如人”,我想可能就是这个意思。

首先,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每天写一个教案,每堂课都写在黑板上,成为我练习书法的好机会。当我需要写作的时候,我认真对待,从不马虎,从一笔一笔的开始,慢慢地我的写作变得更好了。

然后,下班后,按照每堂课老师所传授的写作技巧,认真练习,并花一定的时间向名家学习书法。比如,我每天晚上总是要留出一定的时间用书法练习书法。在实践中,我陶冶情操,丰富了工作之余的生活。著名书法家众多,如颜真卿、刘公权、欧阳询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认为学习书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学习书法要勤于练习——达到“看,动手”

书法没有捷径。字是一笔一笔写出来的。只有努力练习,一定时间后才能取得成果。 .

没时间或者不方便练习的时候,可以多看帖子。笔法的用法、结构、字律等,都要仔细研究。既要静态把握笔画的形状,又要动态理解点画之间的回声关系。能不能“看到”,决定了能不能“伸手够到”,所以从业者不能盲目机械地跟从,而要多看帖、多观察。

二、学书法需要勤于思考——做到“心向”

书法是一门艺术,要进入艺术之门,最好有向导。如果能找到名家为师,学习书法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非常感谢您的指导。如果找不到老师,可以经常看看字帖和历代名家的作品。看作品时,想一想字的结构、形状、笔触、力度、布局等,想一想如何让一个字有艺术感。 ,即既美又美。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时间和多年的观察和经验,我想这就是我想要达到的境界。

三、学书法要懂得调整——让自己充满“电池”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不可能一蹴而就。平时要培养学习书法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书法有了更大的兴趣,才能练出一招好字。练字感觉枯燥或者没有进步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其他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比如画画、跳舞、运动、听音乐等活动,帮助我们调整状态下学期的学习,更有利于书法的练习和水平的提高。

总之,我很感谢书法,我喜欢书法,我认为它是一种美丽的...

查看详情>>
5

书法心得体会分享

书法心得体会

书法心得体会 篇1

在中国书法艺术里,点是一个最基本的元素。早期的中国文字并没有点,象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小篆里,都找不到点,只有等隶书的出现,点才问世。点的出现,大大丰富了汉字的结构变化,也给书法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书法中的点的形态各异,变化多端。有园点、三角点、多角点、水点、垂点、侧点、撇点、挑点、藏锋点、露锋点,还有各种两点组合、三点组合、四点组合等等。不同的点给人以不同的美感,如园点、藏锋点给人以浑厚、稳健感,水点、露锋点给人以流动、飘逸感,三角点给人以险感,多角点给人以力感等等。点大的似面,小的若有若无,轻若蝉翼,重若崩云。

点的书写千万随便不得。唐人孙过庭在《书谱》中说:“一点成一字之规”。点的写法千变万化,但总的看来应该出笔中锋,藏头护尾,起迄分明,形体自然,宜厚重,忌轻薄。有人写点左右两笔写成(即挑和剔相对而成),所谓有阴阳开合之意。也有人写点如高山坠石。就一个字、一幅作品而言,点应当形态各异,大小不同,润枯有变,顾盼生姿。要点点有精神,点点有意态。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说:“形质成而性情见,所谓画变起伏,点殊扭挫,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也。”

只有充分认识点在书法中的作用,才能更好的驾御它。可以说,点是一切造形艺术的灵魂。点的停顿连贯起节奏作用,点的大小形态起装饰作用,点的离合位置起协调布局作用,精彩的一点往往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此外,练书法要多看,包括看书展,读字帖。多练,包括用钢笔练。随时都可以练的,其实硬笔与毛笔是相通的,一般来讲,用钢笔也可以写出毛笔的效果。自学时实在走不通了,也不要气馁,可以适当放一放,做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运动,比如:瑜珈、舞蹈、垂钓,有句话说得很对:要想练好字,功夫在字外。举杆遛鱼的时侯,鱼线在水面上划出的轨迹很象草书,书法与钓鱼同样是妙不可言的。

书法心得体会 篇2

时光荏苒,学习书法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从最初的兴趣爱好到现如今从事专业,我想除了坚持以外,更主要的是领悟和学习古人的经典作品。

对于学习书法而言,临摹与创作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学习书法的人都能言之一二,但观念和体验的差异往往会造成截然不同的艺术实践和艺术效果。

谈临摹,必须先清楚临摹的目的。临摹是中国传统艺术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他是技艺的学习,风格的吸收,同时更是艺术感觉的积累和提升。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有其潜在的艺术感觉,孩童写字有他的自然天趣,成人初习书法亦有他的自然天性,但这些自然大都是原初而低级的,需要通过磨练和打造来提升,使之最终成为一种高境界的自然天成,临摹便是磨练和打造的最好方法。

通常学书者都知道临摹有三个阶段,即实临、意临和背临。我认为实临是基础,它能够为以后的博采提供扬弃的标准,因而也是最为关键的。明末清初学者钱谦益曾对王铎早年的阁贴临书有这样一个评述“如灯取影,不失毫发”。“如灯取影”以字面含义来理解,似乎与复制、拷贝意思相近,灯下取影显然是...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