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正骨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4-06-07
1

正骨观后感汇总八篇

正骨观后感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横空出世电影观后感15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正骨观后感 篇1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立国者,外武内文。武无双,而御宵小乱贼;文千古,方怀正骨傲气。失武则巢危,乏文必根绝。文武兼具,刚韧皆备,临飓风而不倒,逢狂水而不散,遭苦沙而不迷,立世界而不惧。

在电影《横空出世》中,值1955年1月18日,中国成功收复江山岛,却也引起了美国人的恐惧。一时间,原子弹威胁弥散于中国大陆各个战略城市。危如累卵,大厦将倾之时,正所谓“夏日消融,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任其宰割。毛主席却面对芬兰大使说:“美国人的原子弹消灭不了中国人,即使美国原子弹威力再大,投到中国来了,把地球打穿了,炸毁了,对太阳系说来,还算是一件大事情,但对整个宇宙来说也算不了什么。”毛主席胸怀宇宙,也并未因此轻视原子弹之威胁。当月,毛主席主持中央会议宣布:中国,要有自己的原子弹!

诚然,正如影片中冯石将军朴素的话语:“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然而,时局艰难,民生凋敝,科技落后,苏联人独善其身。武衰文弱之下,中国人想要自主研发原子弹,谈何容易。1959年6月,苏联人单方面撕毁条约,一夜之间撤走专家。临走之际苏联专家莫拉索夫嘲讽道:“在这个世界上,伞永远掌握在个子高的人手中……”撕开了苏联人虚伪的面具。大雨滂沱,中国学者陆光达面无表情,只有坚定的一步,撤入雨中。紧随而来的,是一阵大风,将苏联专家手中的伞扫向一旁。戏剧性的一幕正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中国人唯有依靠自己,方能在时代的风雨中找到自己的立身之地——他国庇护,终如浮萍。

武当兴,文不可弃。“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原子弹需造,敦煌必保。“翩翩舞翩翩,年年复年年。千年飞天梦,何日上九天?”敦煌壁画,一红一墨,是祖先低吟,是文明轻唱。敦煌若毁,罪遗千古。冯石深知如此,遂大手一挥,毅然撞入死亡之海罗布泊。黄沙万年,枯草难觅,队伍如同烂醉之人在深夜中跌跌撞撞,在不知多深的沙海中印下一个个脚印,下一秒便被自然抹去痕迹,寂寞的罗布泊如同要噬尽一个人的全部,连同影子。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轰”的一声,基地定桩,仿佛是与几年后那震惊世界的一声巨响遥相呼应。

“纵横南北十万里,敢问惊雷何日响?”在这张方圆十万平方公里的黄色宣纸上,中国人开始谱写原子弹进行曲。朝鲜战争刚刚结束,不少战士刚从炮火中撤出,便再一次抵入风沙。家国有难,匹夫有责;不问年龄,唯凭志向。幼骨可支柱,苍体亦扶疆。自古忠孝难两全,男儿报国捐身躯。当冯将军嘶哑着喊出那句:“我们为何在这里?你们不应该回家吗?”黄风已在苍空中卷出了答案。

“战风沙那么,嗬咳!喝咸水那么,嗬咳!为革命那么,嗬咳!”一片混沌之中,一只队伍夹杂着沙尘而来,在杂乱的磁声中搅入了...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