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科技之星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24-06-03
1

科技之星事迹材料800字

科技之星事迹材料

科技之星奖是一个科技创新成果突出的奖项,旨在表彰在平时的工作岗位上,注重结合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并在科技创新上卓有成效,取得不俗的成绩的个人或团队。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校园科技之星事迹材料(精选1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技之星事迹材料 篇1

xxx,女,现年九岁,邯郸市邯山区实验小学二(7)班学生,学校少先队队员,学校校园小主播。

她刻苦学习,勤于动脑。各科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在学校举行的各类小制作活动中,她都认真琢磨,每一块材料、每种颜色她都认真挑选、反复比较,力争自己的作品完美无缺。她的每件作品被当做范本在同学中传阅,还经常在校园橱窗展览。

她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用自己的`言行向同学们昭示,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科技之星事迹材料 篇2

xxx,邯山区实验小学四年级(1)班学生。

我的性格活泼开朗,健康阳光,在学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上课认真听讲,善于独立思考问题,积极举手发言。在家里独立自主,是个有礼貌、有爱心的好少年。爱好广泛,尤其喜欢读书、做手工、拼装。在机器人课上的作品多次得到老师的高度好评,不断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不断做出新的、与众不同的作品。

主要事迹如下:

2015年12月获得邯山区实验小学作文争霸赛二等奖。

2016年9月获得邯山区实验小学“懂安全讲法制齐心动手绘长卷”活动二等奖。

2016年11月获得“希望之星”英语大赛邯郸市赛区二等奖。

2017年4月入选“寻找未来科学家”邯郸地区预备种子选手。

我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也希望在科学认知的道路上走的越远越好。

科技之星事迹材料 篇3

大家好!你们听过“一马当先、策马扬鞭、万马奔腾”这些与马有关的成语吗?对我就是一个属马的女孩潘锦怡,我是二年(1)的副班长。我很荣幸成为本次评比的候选人。

我勤奋好学,思维敏捷,成绩优秀。喜欢科技创新。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进取,肯钻研,学习有一股子韧劲。以“胜不骄,败不馁”的积极心态刻苦学习。我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无论是书本上的基础知识还是课外的拓展知识,有不懂的地方我就主动向老师请教,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请老师指出错误。我乐于与同学分享他的学习经验、学习笔记、学习资料,我喜欢与同学进行交流,沟通思想、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基础上,积极进行自主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拓宽知识面。知识运用的能力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他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组织班上同学开展了“一帮一、”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开放日活动和国旗下的讲话我都担任主持,而且受到一致的好评。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因此每学期都评为三好学生。看完我介绍大家对我认识了吧,请大家支持我,投下你神圣的一票,谢谢!谢谢!

科技之星事迹材料 篇4

我叫xxx,是邯山...

查看详情>>
2

科技之星事迹材料精选

科技之星事迹材料

科技之星奖是一个科技创新成果突出的奖项,旨在表彰在平时的工作岗位上,注重结合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并在科技创新上卓有成效,取得不俗的成绩的个人或团队。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校园科技之星事迹材料(精选11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技之星事迹材料 篇1

他年轻有为,博学明志;他淡泊名利,潜心科研。他全部的努力只为在血液病学临床和科研的道路上不断攀登,尽己所能,用己所学为广大的血液病患者带去救治的福音。他就是2010年“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研究员、副主任医师、共产党员小澎。

“导师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方向!”

1997年,成绩优异的小澎顺利地考取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鹏教授的硕士研究生。在张鹏教授的指导下,他参与了三氧化二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张鹏教授是国际上砷剂治疗白血病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们的科研成果为国内外后续研究大量引用。张教授独特的科研思路和工作上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给刚刚踏入科研领域的小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0年小澎考入我国血液学临床与基础研究的权威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法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韩忠朝教授,立志成为一名学有所长的血液学工作者。在韩教授的指导下,小澎选择当时国际上广受瞩目的“血管新生调控和造血调控”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经过近3年的不懈努力,在国际上首次开发出兼具抑制肿瘤血管新生、保护造血干/祖细胞免受化疗损伤等多重作用的抗癌新药---重组tsf腺病毒。这些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一项,更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和“天津市自然科学奖”各一项。这3年的刻苦钻研,让小澎具备了独立熟练开展科研的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高端的科研平台为小澎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阔了他的科研视野。

2003年小澎获得博士学位后作为引进人才进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工作,正式开始自己的血液学职业生涯。2004年起,他先后获得南京医科大学创新基金、国家“863计划”合作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的资助。他先后在c-myc-tsp-1信号通路调节白血病细胞分化、bag3基因调控白血病细胞凋亡和egr-1基因抑制白血病细胞侵袭能力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为白血病发病机制研究和抗白血病新药的开发提供了新的线索。这些工作总结后于2010年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项。

谈起荣誉,小澎谦虚的表示,这些成绩应该归功于支持他、爱护他、帮助他的导师、同事和院领导。“一生中最幸运的事情就是遇见了几位好老师,他们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引领着我,激励着我!”

海外求学志不改学成归来为祖国

为了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了解最新的血液病研究进展,在国家留学基金委和医院的支持下,2006年底小澎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远赴美国最著名的医院之一-...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