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正方形的周长教案

发布时间:2024-05-01
1

正方形的周长教案汇总

正方形的周长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周长》优秀教案(精选1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正方形的周长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

2、正确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求正方形周长的简便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简便方法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活动投影片、钉子板、尺子。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下面各题。

520+70 4302 16008 430-60

8804 31003 380+40 5006

42007 800-50 4005 20004

2、复习。

(1)64表示什么?

a。表示6的4倍是多少;b。表示4个6相加,用另一种算式表示是6+6+6+6。

(2)乘法和加法之间有一种什么关系?

(3)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例4,建立周长的概念。

投影出示例3、例4这两幅图。

问题:围成像图中这样的三角形和正方形,分别要用多少厘米长的线,该怎么求?

(1)学生按要求自己解决。

要求:请同学们在各自的钉子板上用线围成图中那样的三角形和正方形,用尺子量出它们每条边的长度,然后算一算围成这两个图形分别用多长的线。

提示:以厘米为单位,如果每条边的长不是整厘米数,看和哪个整厘米数接近,就算大约是多少厘米。

学生动手测量、计算之后,要求学生按操作的过程组织语言,用先、再、最后等表示次序的词汇报测量结果。

教师深入学困生中,帮助他们准确测量。

(2)学生汇报对两个图形的测量结果。

引导学生明确:这个三角形每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三条边一共长12厘米,围成这个三角形要用12厘米长的线。

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度都是2厘米,四条边一共长8厘米,围成这个正方形一共要用8厘米长的线。

(3)说明: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板书课题)

2、学习例5。

教师口述题目:用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使每边长2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下图:

(2)让学生自己计算;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将两种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第一种: 第二种:

2+2+2+2=8(厘米) 24=8(厘米)

教师通过学生口述第二种算法时,板书:边长4

(3)重点讲解边长4的道理。

教师利用投影把计算公式与几何图形有机地联系起来。作法是投影出示正方形的图形,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各边长,然后把四个边长在一条线上拉直合并起来,就得到正方形的周长。

启发学生明白其理:依据正方形的特点,想一想为什么用边长4?

因为正方形的四个边长相等,有四个同样大小的边长,所以,用公式表示,就是边长4。

(4)比较两种算法,说说哪一种最简便?

引导学生明确:因为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数字小时用加法算还容易些,数字大了,用加法计算就非常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