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学会包粽子的日记

发布时间:2024-04-14
1

学会包粽子的日记

学会包粽子的日记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相信大家都有不少体会吧,想必是时候写14篇日记了。你所见过的日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包粽子的日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会包粽子的日记 篇1

端午节是一首诗一般的节日,粽子芦叶中的糯米,不仅飘香家庭,飘香人间,那抹芦叶沉淀着脱俗的香。

细看这芦叶,那抹绿透人心弦,看似飘袅轻轻,光滑细腻,其实却有那根根叶脉相连。叶子若失叶脉则枯萎,人若失血管则消逝。那根根突起的叶脉,让蓬勃的绿长在中间。近闻那淡淡的.清香,淡雅脱俗,让人远离这尘世,远离繁华。这贞洁的香啊!让人心旷神怡。

我家的端午,便是粽子飘香。每逢端午,从灌满水的盆子,提上沾满水珠的芦叶,那绿啊,绿到了人心,先将芦叶弯成圆锥形,再将糯米、鲜肉、红枣等倒入其中,用芦叶盖住缺口,顺势包裹,用线固定,一个精灵般的粽子便做好了。用锅一蒸,那芦叶的清香被热气挤压,有夹杂着糯米的芬香,让整间房屋都布满了粽香。锅盖一掀开,滴着水蒸气的粽子显得格外诱人,让人垂涎三尺。

说到粽子不由得就都提到屈原。屈原是一个一身正气的官员,由于国家的腐败和小人的排挤,让屈原的才华和抱负无从施展。无奈之下屈原投身汩罗江,他用自己的死唤醒了人民,更留下了千古绝唱《离骚》。这个贞洁、两袖清风的诗人,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留下了“清香”。

端午节的习俗还不止这些,端午节时,我总会戴一个奶奶亲手做得香囊,还会在家中的瓶子里插上艾草,然后还会看龙舟比赛。在那些震天的鼓声中,端午节离我们更近了。

端午节是粽子飘香的时候,更是立志报负的时候,愿粽子之香飘散繁华。

学会包粽子的日记 篇2

我在家没事的时候,打开冰箱,想拿瓶饮料,突然,我看到冰箱里冻着的粽子,便想起那天我和妈妈包粽子的时候,我给大家讲一讲吧。

妈妈以前没包过粽子,所以今天我和妈妈共同学习包粽子。我们先把材料准备好—糯米、粽叶、红枣、花生。一切准备就绪,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两张粽叶,把它卷成一个圆锥形,放一些糯米,再放一颗大枣,然后又放了一些糯米盖好。我心里想,包粽子这么简单呀,可是接下来我就高兴不起来了。这小小的粽叶太调皮了,一点不听我的话,当我捏住左边,右边开了;捏住右边,左边开了;捏住中间,两边又都开了。哎!这时我恨不得变成章鱼哥!最后在妈妈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只是那形状真有点对不起观众。妈妈其实包的也不怎么样,我不想就这样轻易放弃,继续小心的包着粽子。因为这种坚持不懈的力量,我和妈妈终于把所有的粽子包完了!吃着自己包的粽子,我感到十分幸福。

包粽子真是一件快乐的事。同学们,你们也来感受一下包粽子的乐趣吧!

学会包粽子的日记 篇3

今天是端午节,我去表妹家。吃粽子一大早,我兴高采烈地来到表妹家。进门第一句话就喊:表妹,包好粽子了吗?我拿了一大堆的零食跟你换!因为我知道,表妹最爱吃零食了,而我爱吃粽子。我本以为表妹会狂奔出来抢我的零食吃。谁知道她会说:哦,还差一点就包好...

查看详情>>
2

学会包粽子的日记必备

学会包粽子的日记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中,很多人都曾有过写作的经历,对于写作并不陌生。写作要做到主题突出,围绕同一中心展开深入阐述,不可东拉西扯,避免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么,一般的写作应该如何展开呢?接下来,我整理了一个关于学会包粽子的写作范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阅读。

学会包粽子的日记 篇1

过端午,赛龙舟,粽香艾香满堂飘。这几天我看见大街小巷的店铺有的卖粽子,有的卖艾草叶,这预示着端午节快到了。

今天下午我上完笛子课回到教室的时候,许曦元偷偷地、很神秘地对我说:汤子景,告诉你一个秘密,等会儿我们上班会课的时候要包粽子,你千万要保密,不能告诉其他人哦!我一听高兴极了。

终于到了班会课,家委会的妈妈们到教室要准备教我们包粽子了。妈妈们把需要的材料发给我们,我们先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形,把一些糯米放到下面按紧。接着把咸蛋黄和肉放到上面,再添上一些糯米把它们盖住。然后用粽叶把它裹好,抚平,最后用绳子捆紧实。这样一个好吃的粽子就做好了。我看着我包的粽子,发现它就像一只肥肥胖胖的老鼠穿着燕尾服,滑稽极了。一边想一边欣赏着自己包的粽子,我馋得直流口水,这个粽子可以当作我今天的晚餐了。

吃晚饭的时候,妈妈已经把粽子煮好了,吃着我自己亲手包的香喷喷的粽子,我心里开心极了!

学会包粽子的日记 篇2

“端午节”小长假到了。奶奶拿出一些芦苇和糯米、红枣,准备包粽子。正巧,妈妈和我都忙完了,就过去帮忙。

我这是第一次包粽子,所以比较小心,我先选了三片大些的`叶子,用水醮了醮,然后圈出了一个小小的两边有开口的“枕头”。接着把其中的一个开口用手封起来,再把糯米、红枣放进去,最后拿一片芦苇包在上面,封上口,把线绕在粽子上,一只“枕头”粽就包好了,可放到篮子里一看,跟奶奶包的差远着呢,简直就是“四不像”。我很不满意,再包一只,比上一只好看了点。有志者,事竟成,小小的粽子我就不信治不了你。经过努力,我的粽子越包越好,我很高兴。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失败乃成功之母,每一次的成功,我们都要付出许多汗水。

学会包粽子的日记 篇3

五月莺歌燕舞日,又到粽叶飘香时……当妈妈读到这篇短文时,我便知道端午节来了。

端午节那天,妈妈准备包一些粽子,叫我搭把手,我欣然答应了。

我和妈妈早早地就起床了,手接着地到菜场上买包粽子的原料,妈妈精心挑选了一些粽叶,买了十斤糯米。我嚷着说要吃肉粽,妈妈笑呵呵地说:好好好!小馋猫,给你做肉粽!转过身去买了二斤猪肉和一些红枣赤豆。

回到家,妈妈叫我把粽叶先洗干净,烧上水,然后把洗干净的粽叶轻轻地放入水中煮熟,接着把煮熟的粽叶放到盛满冷水的盆里浸泡一会。妈妈解释:这样叶子不会发黄,碧绿碧绿的叶子包起粽子来可漂亮了。

粽叶准备好了,接下来该拌馅了。妈妈把肉切成小方块,倒上若干酱油、鸡精、盐拌匀,腌制半小时,让它入味。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买来的糯米、红枣、赤豆分别洗干净,最后按照比例把红枣、赤豆倒入糯米中。哇!白...

查看详情>>
3

学会包粽子的日记(锦集十四篇)

包粽子日记
学会包粽子日记

学会包粽子的日记【篇1】

学会包粽子的日记

今天是端午节的前一天,我决定学会包粽子,以庆祝这个传统节日。听说粽子是一道非常有技巧性的食物,所以我早早地准备好所有需要的材料和工具。让我记录一下我学会包粽子的全过程吧!

早上,我去市场买了一些粽子需要的材料。首先是糯米,我选择了优质的糯米,因为这是制作粽子的关键。然后,我买了一些好吃的咸肉、新鲜的粽叶和一些其他调料,如红枣、花生和蜜枣。

回到家后,我开始准备糯米。我首先将糯米洗净,然后用清水浸泡两个小时。这样可以让糯米更加粘稠,使粽子口感更好。在糯米浸泡的同时,我准备咸肉的调料。我将咸肉切成小块,加入调料,如盐、酱油、五香粉、姜蒜等,腌制约半个小时。

腌制咸肉的同时,我开始准备粽叶。我将粽叶洗净,然后用开水烫一下,这样能去除粽叶上的杂质和异味。接下来,我将粽叶泡在清水中,等待使用。

之后,我开始包粽子。我在桌子上准备好包粽子所需要的工具,如细丝、细绳和细腌菜叶。首先,我将两片粽叶交叠成一个倒三角形,然后将其固定在一起。接着,我放入一些糯米、咸肉和其他调料。我将粽叶折叠,用细丝扎紧,形成一个三角形。

包完一个粽子后,我继续包下一个。包粽子需要耐心和技巧,因为粽叶容易撕裂,糯米容易散开。我一遍遍地练习,渐渐掌握了技巧,包起来越来越顺手。

包粽子的过程非常有趣,也很考验耐心。我一边包粽子,一边感受着端午节的氛围。当我包完最后一个粽子时,我感到非常满足和骄傲。我将所有的粽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我盖上锅盖,开火煮沸,再转小火煮约两个小时。

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怀念着小时候家人一起包粽子的场景,那是一个温馨而快乐的回忆。我想起了我妈妈每年都会包粽子,家里弥漫着粽子的香味,每个人都充满期待地等待着。

最终,粽子煮熟了。我将它们捞出来晾凉,然后用干净的细丝系好。当粽子剥开时,我闻到了一阵香气,我几乎无法抑制住我的食欲。我小心地品尝了一口,糯米饱满,咸肉香美,调料微妙而不失火候。

通过学会包粽子,我不仅掌握了一项有趣的技能,还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粽子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家庭的温暖。在这个端午节,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力量,我非常满足并期待下一次包粽子的机会。

总结起来,学会包粽子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需要耐心和技巧。但通过细心的准备和刻苦的练习,我最终成功地包出了一批美味的粽子。这个过程不仅让我感到满足和骄傲,也让我更加热爱传统文化。我希望将来有更多的机会和家人朋友一起包粽子,一起庆祝这个美好的节日!

学会包粽子的日记【篇2】

端午时间回家看望白叟,正好到家时婆婆在包粽子,是净水粽,纯糯米的,不包任何东西,这样的净水粽是家乡的习惯。我从小到大吃净水棕,所以现在尝到超市买的速冻肉棕啊蛋黄棕啊非常不习惯,口感太妖怪了,大家不要觉得希奇哦,中国大了,确实各个地域风俗不同,理解至上哦!

话说我看到婆婆很娴熟的将泡的白胖的糯米和粽叶卷在一起,差不多半...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