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统计知识进行整理,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体验统计的全过程,掌握统计的方法。
2. 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使学生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问题,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整理统计知识,进一步体验统计的全过程,掌握统计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
空统计表、统计图,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 知识梳理
师:说说本学期我们都学习哪些统计知识?
生: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师:本学期我们学习统计表和统计图,与以前所学的有何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有什么优点?
学生小组交流整理。
师归纳(板书):
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两个事物,便于比较。
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
二、 统计知识的.应用、内化
1、统计表
师:下面我们就用所学的统计知识来解决身边的一些问题。
师: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你们都打算到哪里度过呢?就让我们来统计一下吧。出示:
海洋公园
市民广场
儿童乐园
男生(人)
女生(人)
合计(人)
(动手操作完成表格)
师: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教师摘录问题)
师:这些问题你会解决吗?(人)
学生解决问题。
2、统计图
师:请你根据统计表,完成下面统计图。
(要求:独立完成,同桌交流,相互评价并回答问题)
海洋公园
市民广场
儿童乐园
(1)想去( )的人最多,( )的人最少。
(2)如果你是老师,你准备带全班同学去哪里?为什么?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综合应用
独立完成书本P127题15
反馈----交流-----评论
三、总结升华
本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教学课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42-4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的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具体问题。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不同形状的卡片、尺子等测量工具。
教学方法:
教法: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创设教学情境,通过课件演示,交流感受、互动合作等方式教学。
学法:“玩中学”、“趣中练”,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贯穿全课,充分应用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在动物王国里,有对有趣的好朋友。它们是小灰兔(显示)和小黄狗(显示)。它们俩都说自己跑得快,这不今天就来比赛来了。小灰兔围着这个花坛跑一圈(动画演示),小黄狗则围着这片宁静的湖面跑一圈(动画演示)。结果小黄狗跑得慢,可是它却不服气,说:“不公平,因为我跑得路远”。小灰兔却说:“不对,不对,我跑得路才远呢!因为长方形还比正方形长呢!”小黄狗说:“我跑的正方形还比长方形宽呢!” 它们吵了起来。
引导:看来,如果没人来帮帮忙,它们可会无休止地吵下去了。同学们,你们来猜一猜,到底谁跑得路多些?
引导:它们俩可不是光凭你们的猜想就能说服的,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让他们心服口服。你觉得他们俩赛跑的路线与我们所学的哪一个数学知识有关?
揭题:你想得真快!老师非常欣赏你对数学的敏感。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问题。(揭题出示)
[教学意图: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设置悬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使教材“活”起来。]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一)长方形的周长。
1.提问:什么是周长?周长指的是哪里?举例说明。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生可能回答:用绳子绕一圈,量一量绳子的长度;先量出每一步的长度,看看走了多少步,一乘就知道了;量出长.宽各是多少,再计算。)
谈话:你们的办法可真多,接着问:是要量出所有的四条边的长吗?为什么只量长和宽就可以呢?
2.提问:老师采用了你们的办法,量出了长方形的长是 8米(显示),宽是4米(显示),请你们帮它来算一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讨论完成。
3.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4.引导:从同学们的脸上,我可以看出你们肯定有成果了,谁愿意来展示一下。
5.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要求说清这样做的道理。
教师利用课件形象直观的演示可能有这三种:
(1)8+4+8+4=24(米)这是把长方形的四条边一条一条加起来。依次相加求周长。
(2)8×2=16(米),4×2=8(米),16+8=24(米)。根据长方形对边相等的道理,用2条长的和加2条宽的和 求周长。
(3)8+4=12(米)12×2=24(米)。根据一条长加一条宽的和就是长方形的一半,那么两个(长+宽)的和就是长方形的周长了。
有的学生还想出了第4种,第5种方法……
【教学意图:在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过程中,我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全景的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快捷地与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感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6.比较这几种不同的算法。
接着,我让学生比较这几种算法,哪种方法最简单?通过比较,找出区别,暗示性的让学生注意策略的最优化。
【教学意图:肯定学生的各种算法,但不要求学生一定要用哪种方法,同时注意优化算法,把“算法多样化与优化”融为一体。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思想。】
7.举例应用知识:黑板4.1 课桌100.40 打印纸30.20等。
(二)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已经解决了,那正方形游泳池的周长该怎么算呢?我们来看,当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时,就变成了正方形,(件演示长方形变为正方形)正是小黄狗跑的游泳池的图形。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6米,四条边都相等,那算出他的周长就很容易了。
学生汇报。说说道理,四边都相等,可以快速的求出6×4=24米,运用 边长×4来求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意图: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的动态演示,由长方形转变为正方形,展现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变抽象为直观,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取得动感、美感、直观、易学的效果。】
(三)小节
通过开始的猜想,然后我们用多种方法验证,最后得出结论,原来,两人走得一样多。
三、知识应用、深入研究。
利用课件出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活动一、计算小兔子长方形奖状框的周长。巩固了学生对长方形周长计算的应用能力。
活动二、计算小兔子正方形手帕的周长。巩固了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活动三、求菜地篱笆的长。一块长方形菜地,一面靠墙,三面围篱笆,求篱笆的长。课件出示长方形菜地图。
【教学意图:这一项练习提高了练习题的层次。通过出示课件图片使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灵活应用。训练学生多元化、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活动四、求不规则图形的周长。领奖台正面这样一个不过则的`图形该怎样求它的周长呢?学生思考交流,让学生注意看,好好想,课件演示图形变化过程。当图形变成长方形的时候,学生们计算图形周长。
【教学意图:这个环节的教学,采用“看图形—找策略—看演示—想算法”的教学步骤。在数与形的对应,图于式的诠释中,学生清晰的领会到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知识拓展、动手实践。
动手测量.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长和宽的长度,那正方形呢?这儿有几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卡片,现在请你用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先动手量出需要的数据,再计算出它的周长。
(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卡片、铅笔、记录纸、尺子或三角板等进行操作)
【教学意图:这一个环节的目的是在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的能力。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所学的知识学生印象最为深刻,也理解的最为透彻。】
五、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谈话:今天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能把你今天的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回家后请选择你喜欢的物体,比如数学课本,测量并计算出它的面的周长。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本教材采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内容混合的方法。每个字段包括以下内容:
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元、角、分、十进制”。根据购物的具体情况理解小数的含义,能够识别、阅读和书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十进制大小的过程;能加减一位小数,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可以用小数来表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和交流。第三单元“乘法”。会计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说明估算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判断结果的合理性。第五单元“认可分数”。能够结合具体情况和直观操作理解分数的含义,能够识别、阅读和书写简单的分数;感受对比分数的过程;能计算出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加减,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
空间与图形: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它可以在正方形纸上画一个水平和垂直方向平移的简单图形;通过观察和操作,可以知道轴对称图形,在正方形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第4单元“区域”。举例理解面积的含义,用自选单位估算和测量图形的面积,认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和理解面积单位,进行面积单位的简单换算;探索和掌握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估计出给定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统计与概率,第6单元“统计与可能性”。通过丰富的例子,了解平均数的含义,认识到平均数的必要性,找到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能够描述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与同行交流想法。
实践活动:去商店调查三种商品的价格,并做好记录。和你的同学比较同一种商品的价格。找生活中的小数,和同龄人聊聊。从纸上剪下你喜欢的图形,通过平移或旋转来画出图案。设计旅行计划。厨房地板的选择--展开和翻转制作拼图。调查组内学生身高,计算组内平均身高。在报纸上找出与平均分相关的信息,告诉同行。
二、教学重点:
本教材中的小数和分数、图形变换、面积等概念都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重要基础知识,所以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非常重要。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数学学习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线索,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体验数学的广泛应用和实用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四、学术条件分析:
这学期我教的三个班,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接受能力强,学习态度端正。尤其是男生,学习基础还是比较好的,但是有些同学不够自觉,没有及时完成作业,或者作业质量差,数学学习困难。因此,在新学期,在纠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要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各种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成绩。
动词(verb的缩写)教学资源分析:
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将数学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教材通行证的数量和
计算、量与计量、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基本领域反映运用数学研究现实世界的基本过程,有机的渗透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思想、推理意识等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并以此为主线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
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多样化的、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通过上述的过程,学生将逐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思考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
以数学活动为线索安排教材内容,促进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索和交流。按照《标准》的要求,教材突破了以往的以例题为中心的呈现方式,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线索,展开相关知识的学习。教材设立了"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读一读、我的成长足迹、问题银行"等栏目,促进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反思等活动中,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教学时在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法则、数量关系的同时,应更重视数学方法的训练,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运用数学的意识。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在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中逐步得到发展的,而"再创造"的前提是通过必要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形成扎实的基本功。
(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册教材设计了适量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应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要注意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对这方面的内容不但不能随意删减,而且要加强这方面内容安排的密度和强度。
(四)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要善于驾驭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要注意在直观感知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不要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六、促进教学评估方法。
教学评估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知识和技能的评估,试题类型要多样化。评价应体现激励的作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0-62页的例
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3.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作单位面积的便捷与合理。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
答题纸、学具(圆片、三角形、正方形等)、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面”的概念。(课件出示主题图)
(1)想一想:喜洋洋和美羊羊用同样的速度擦桌子谁先完成?为什么?
预设:美羊羊先完成,因为美羊羊擦得桌子小,喜洋洋擦得桌子大。
(2)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面,他们是否也有大小呢?
请同学们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
设:
找一找:可能会找到数学书封面、课桌面、板凳面、地面、脸面、球面……
摸一摸:请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课桌的面……
比一比:请学生说一说两个物体的面哪个面大?哪个面小?
【设计意图:通过喜羊羊与美羊羊谁先擦完桌子这个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桌子的面有大有小,进而引出“面”的概念,为认识面积作好准备。】
(二)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师:物体的面有大有小,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积,谁来说说什么是红旗的面积?
2.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
(1)动作、语言相结合,说明身边物体表面的面积。
预设:请学生边摸边说,什么是凳子面的面积,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铅笔盒表面的面积……
师:总结面积概念(板书)
3、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
(1)涂色比赛,认识平面图形有大小。
师:下面请拿出你的一号答题纸和一直水彩笔选择一个图形并涂上颜色看谁涂得快。师:为什么选三角形,看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封闭图形 也有大小之分,他们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板书)
(2)介绍不封闭图形面积不能确定。
师:你能确定最后一个图形的面积吗?这个图形没有封闭起来不能确定。
【设计意图:通过摸一摸的活动,使学生感知物体的表面,再通过比一比的活动,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教师结合实例,揭示面积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让学生通过边摸边说和边想边说等活动,用丰富的实践,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
(三)探讨比较面积的方法,发展度量意识
1、用观察法比较数学课本几个面的面积大小
师:谁来一边摸一摸一边说一说数学课本哪个面面积大哪个面面积小?
师:通过观察我们比出了课本表面面积大小(板书)
2、用重叠法对比两个图形的大小
师:谁上来比比这两个图形的面积?
师:通过重叠我们比出了大小(板书)
3、用测量法比较两个长方形的面积。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为学生提供下面两个长方形,让学生思考哪一个面积大。小组合作交流,比一比。
2.交流比较方法,引发认知冲突。
(1)让学生思考:能不能直接看出哪一个面积大?
(2)让学生用重叠的.方法比一比,想一想:能比出结果吗?
(3)小结: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都不太容易一下子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4)交流重叠后剪割法能比出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比一比的活动,进一步认识观察法与重叠法这两种比较方法,同时在比较 2 中产生认知冲突,为激发用度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奠定基础。】
3.探讨度量单位,培养度量意识。
(1)激发度量意识
请学生思考:你还能想到其他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吗?
如果学生想不到,可以一起听听老师的建议。(用课件呈现提示。)请学生思考:如果选一种图形作单位,这个图形可以是什么形状呢?
(2)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度量的方法。
学具准备:每个小组提供的小正方形、圆片、三角形若干,学生四人一组,可以用学具在长方形中摆的方式式进行度量。
(3)交流反馈,确定度量单位。
组织学生反馈,说说自己选择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摆的。
先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说明自己的想法,再通过电脑课件一起回顾各种不同的方法。可以用圆形作单位:
预设2:用三角形作单位。
预设3:用正方形作单位。
②组织学生结合以上三组图形思考:用这些图形作单位能否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如果要准确测量出某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图形作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预设:能,用正方形最合适,因为正方形能铺满所测图形,且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在摆放时不受摆放的位置和方向的限制。
③教师介绍:国际上就是规定用正方形作面积的单位。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长方形面积的过程,在拼摆过程中体验单位的价值和选择面积单位的依据,通过比较感受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认识正方形是最合适的面积单位。
(四)走进数学迷宫
1.比较这三个省(直辖市)的面积大小。
2.数一数下面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3、猜猜看下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为什么?
4、小小设计师,请用红色水彩笔在方格纸上设计出面积是6个方格的有趣图形。【设计意图:通过完成做一做的练习,使学生体会一个图形中含有几个面积单位,它的面积就是几(个单位),感悟单位的价值。在交流数正方体个数方法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为了方便数出面积单位的个数,可以将图形进行割补,割补后图形的面积不变,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面积守恒观念。】
(六)回顾整理,谈收获
1.师:回顾一下我们的活动,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你还知道关于面积的哪些知识吗?
2.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鼓励一下自己在这节课中的表现。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本校三年级三班数学教学工作,全班共有36名学生,其中男生19人,女生17人。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其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测量,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等。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和千米,初步建立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乘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实际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第三单元“千克、克、吨”。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结合具体生活情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实际生活,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第四单元“乘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并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尝试解释估算的过程。
4、第六单元“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学习乘除混合两步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演算,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能从实际情境红提出问题,运用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5、第七单元“年、月、日”。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从三个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能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立体图形 形状;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可能性”。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进一步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发生是不确定的;在实际操作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语言文字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普通话交流和使用规范字的良好习惯。
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操作,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下面结合具体学习内容,阐述本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
(一)内容的呈现体现了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
(二)内容的呈现注重了层次性和思考性;
(三)注重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努力形成综合实践活动的多样化和专题化;
(五)内容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
三、主要教学措施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本册教材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重视创设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
(二)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三)积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四)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四、教学评价措施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一)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应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有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适时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三年级的学生往往需要联系已有的生活实际或具体事物来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对学生评价时,应重点考察学生结合具体材料时对所学内容实际意义的理解。
(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对学生发祥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可以考察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能否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否尝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否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发布时间:2024-01-11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年月日》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时间单位“时、分、秒”,并已经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年、月、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要借助一定的想象力。因此,教材选用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进行教学。让...
发布时间:2024-06-22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总结 篇1 一学期很快过去了,...
发布时间:2024-09-06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模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模板范文 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历比较...
发布时间:2024-09-02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年级数学小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发布时间:2024-07-15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年级数学教学总结 篇1 这一学期我们三年级数学...
发布时间:2024-04-27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总结 篇1 本学期,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学...
发布时间:2023-10-20
现在,有请阅读栏目小编推荐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欢迎收藏我们的网站与我们一起见证未来的每一个时刻。一名优秀的教师可以给予孩子最美好的回忆,教案是很多老师非常熟悉的一种文稿。教案可以强化教师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并找出解决方法。...
发布时间:2024-02-19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二班)和(四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这期间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习惯.现对本学期的工作情况作出总结如下:一、积极参与各种培训学习和自主学习,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二、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