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乔布斯的故事(合集3篇)
1997年乔布斯重新执掌苹果后,在短短14年内,创造了企业经营史上的奇迹——苹果的净利润从1996年亏损10亿美元到20xx年达到了140亿美元,市值达到了约3600亿美元。巴菲特经营了40多年的伯克希尔市值约是1800亿美元,苹果的市值竟是巴菲特公司的2倍。乔布斯不仅创造了伟大的产品,而且改变了多个行业。
通用电气的传奇ceo韦尔奇称乔布斯是世界第一ceo。那么乔布斯的管理哲学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独到之处?
从《乔布斯传》中可以看到乔布斯的管理哲学主要来自于苹果三个创始人之一的迈克?马库拉。乔布斯和沃兹、马库拉创建苹果时,马库拉与乔布斯像父子关系。马库拉把自己的管理哲学写了一页纸给乔布斯,主要是企业的使命和苹果营销三原则。
企业使命
马库拉说:“你永远不该怀着赚钱的目的去创办一家公司。你的目标应该是做出让你自己深信不疑的产品,创办一家生命力很强的公司。”
乔布斯说:“我的激情所在是打造一家可以传世的公司,这家公司里的人动力十足地创造伟大的产品。其他一切都是第二位的。当然,能赚钱很棒,因为那样你才能够制造伟大的'产品。但是动力来自产品,而不是利润。斯卡利本末倒置,把赚钱当成了目标。这只是个微妙的差别,结果却会影响每一件事:你聘用谁,提拔谁,会议上讨论什么事情。”
那么企业的这两种目的在实践中到底会有什么区别呢?
乔布斯用苹果的成功证明这种哲学的成功。他说:“像ibm或微软这样的公司为什么会衰落,我有我自己的理论。这些公司干得很好,它们进行创新,成为或接近成为某个领域的垄断者,然后产品的质量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这些公司开始重视优秀的销售人员,因为他们是改写收入数字的人(注:以赚钱为目的),而不是产品的工程师和设计师。因为销售人员成了公司的经营者。ibm的约翰?埃克斯(以及早已离开苹果的约翰?斯卡利,微软的史蒂夫?鲍尔默)是聪明、善辩、非常棒的销售人员,但是对产品一无所知。”
史蒂夫·乔布斯(stevepaul jobs),在他二十岁和沃兹(steve wozniak)创造苹果(apple)电脑公司时,可能不会想到有一天苹果会成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高新科技公司,他会获得总统授予的国家级技术勋章,会登上《时代周刊》成为封面人物,会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美最佳ceo”,但这一切皆成事实。不仅如此,国际青年成就组织进行的调查表明,他因“以与众不同的方式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而成为最受青少年尊敬的企业家。
从白手起家创办公司引发个人电脑行业革命,成为声名显赫的“计算机狂人”,到被迫黯然离开苹果进行二次创业,新创立next和pixar,制作世界上第一个用电脑完成的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再到临危受命重新执掌苹果公司,带领苹果摆脱危机,一路高歌猛进,用ipod超越mp3鼻祖——索尼,用iphone甩掉手机霸主诺基亚,用ipad挑战it...
查看详情>>与“乔布斯的故事(合集3篇)”相关的文章
搜索更多内容
推荐栏目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