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观看榜样7个人心得体会观后感
当你想提升自己写作能力的时候,一篇优秀的心得体会总是那么难写。一般来说心得体会需要将自己的感悟精炼成文,心得体会我们究竟该如何才能写好它呢?为使用时更加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观看榜样7个人心得体会观后感”,本文供您参考并请您收藏!
3月25日晚上,我认真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榜样7》专题节目。
王亚平、王传喜、艾爱国、张玉滚、武大靖、林占熺、孟昆玉、路生梅等8位党的__代表展示了榜样的力量。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英雄航天员王亚平,有乡村振兴的“领头雁”王传喜,有大国工匠艾爱国,有“扁担校长”张玉滚,有中国男子短道速滑队运动员武大靖,有“菌草之父”林占熺,有“京城最帅交警”孟昆玉,有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路生梅……他们行业不同、经历不同、事迹不同,但是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些榜样,岗位平凡,而事迹不平凡,事迹很感人,值得我们学习,也给我们增添了前进的力量。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受最深的还是“扁担”校长张玉滚的事迹。
在张玉滚的学校——黑虎庙小学,有一根磨得溜光的扁担。这根扁担很不平凡。在黑虎庙不通车的那些日子里,张玉滚用这根扁担为学生们挑来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
从学校到镇上,沿着山间小路需要行走十多个小时,中间还要翻过一座1600米高的大山,遇到恶劣天气,来回需要一天一夜的时间。有一次,天还没亮,张玉滚就带上扁担,带上编织袋、手电筒,带上路上用的干粮和水,踏上了去镇上挑书的行程。这天,路上正遇到大雨,他不顾夜黑路滑,连夜赶路,一直到第二天的早上才赶回学校。这是一天一夜的赶路,让人不可想象,难以忘怀。张玉滚的脚趾磨出了水泡,他的肩膀被压出了红印。请问,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什么支撑?连续6年,张玉滚就靠着这样一根扁担,徒步从大山外为自己的学生们挑来了所有的教材和生活用品,也给孩子们挑来了生活的希望和向往。张玉滚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之为“扁担”校长。
学校盖新校舍,搬砖头,运水泥,挖砂土,平地基,一砖一瓦,好多都是张玉滚挑来的,用这根扁担,挑来了新校舍的顺利完工。
师资短缺,张玉滚把自己修炼成了“全能型”教师,什么学科都能教,什么学科都会教,什么学科缺就去教什么,数学、物理、英语等学科都教过……
为了工作,他失去了自己的女儿,为了工作,他的妻子受伤,他不顾得管,还让妻子放弃挣钱的机会来给学生做饭……他把学生当成自己最亲最近的人,把自己的爱都给了学生,却唯独亏欠了自己的家人。当然,也亏欠了自己。
张玉滚,靠一根扁担,挑出了63名大学生,帮助他们走出大山,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再苦再难也要把学校办下去。”这是张玉滚的庄严承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改变山村学生的命运,张玉滚一干就是20年。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向张玉滚一样,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
查看详情>>CCTV《榜样7》个人观后感9篇
《榜样7》展示了全国航天、科研、医疗、工业、乡镇、城市管理、教育和体育各条战线上的优秀共产党员、劳模等典型事迹,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却做出了不平凡事情。在观看完后,大家一定心里有很多自己的感想和体会,我们不妨尝试把我们的想法写下来,这些感言也是记录难忘的经历的证明,那大家看完后心里的感触有哪些呢?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小编为大家呈上“cctv《榜样7》个人观后感”,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榜样的力量感召全党。近日在央视热播的专题节目《榜样7》通过对典型事迹展示、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风范,彰显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比自己,无论是思想素质,还是钻研精神、工作作风,和榜样们仍然还有很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将榜样作为一生的领路人,不断自勉自强,以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年轻党员的精神风采。
心有翼,自飞云宇天际,梦无垠,当征星辰大海。王亚平,中国首个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至今已经两度进入太空。她曾在神州飞船内给全国中小学生授课,成为点燃万千孩子心中梦想的“太空教师”。从太空归来后,有人问她怕不怕,王亚平的回答是,“当我身穿航天服为祖国出征的时候,我心中充满的都是对祖国的热爱,这份热爱足以让我克服所有的困难……”对祖国的一腔热忱,在关键时刻能给人以非凡的勇气,超强的动力,正如梁启超所言“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中,王亚平同乘组其他2名成员一起圆满完成数千项操作、数十项在轨科学实验。一堂几十分钟的太空授课,背后是200多个小时的反复试讲;一项简单的太空实验,背后是数百次的精心操练;一次惊艳的太空行走,背后是上千次的严苛训练。上百万字的飞行手册和数以万计的指令她烂熟于心,这些都化作了她条件反射式的肌肉记忆……在王亚平眼中,没有“差不多”,只有“更完美”。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十年锻造,淬火成钢。一位71岁的老人,终日奋战在高温火花中,只为给我国焊接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说到他的坚持不懈,他的亲人会心疼无奈;谈起他的无私培养,他的徒弟们会红了眼眶。“不论当工人还是做其他工作,要想有所建树,作点贡献,那么,知识、干劲、奉献精神三者缺一不可。勤于钻研,勇于拼搏,乐于奉献,无私传艺;这就是我毕生的追求。我过去是这样做,将来,我还是会这样做的。”艾爱国的话语掷地有声,他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做事情就要做到极致,做工人就要做到最好”。他于我们而言,不仅是榜样的力量,更是一面督促我们时常自省的镜子。《尚书》有言“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身为学生的我们很容易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与选择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当太多杂念模糊了前进的道路,青年一代更需要戒骄戒躁,永葆学习的心态,不断充实提高...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