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雨点的课件

更新时间:2025-02-11
1

雨点的课件(通用6篇)

雨点的课件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雨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雨点的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问、有、半、从、你”5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点:

认字、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

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具准备:

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二、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

(一)教师范读课文。

(二)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同桌互读。

(四)指名读。

(五)标自然段。

四、理解内容

(一)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

(二)指名分段朗读。

(三)学习第一段。

1.读准“数、清、数不清”的读音。(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本课说什么数不清呢?(雨点儿)你还知道什么东西数不清呢?(星星、雪花、头发、森林里的树、尘土……)

3.读“彩”,三声。“云彩”中,“彩”可以读轻声。

4.认识“彩”的偏旁。

5.读“飘落”。什么从什么地方飘落下来?(投影出示: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6.读句子。指名读,齐读。

7.用“飘落”说话。什么从什么地方飘落下来。(雪花从天上飘落下来。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

8.齐读本段。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投影出示“半”、“空”、“半空”、“问”,读准音,认识偏旁穴字头。

3.齐读句子。这一段写谁问谁呢?

4.读出疑问的语气。

5.投影出示“你要到哪里去?”

6.突出“到”,认识偏旁立刀旁。

7.朗读时语调要上扬。(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雨点儿怎样回答呢?

2.投影出示“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

3.读好“地方”中“方”的轻声。(指名读,齐读)

4.读读大雨点的问话,再读读小雨点的话,看看哪是小雨点的回答。

5.“你呢?”是什么意思?

6.读本段,区分小雨点的回答和问句。(范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六)学习第四自然段。

1.大雨点怎样回答?

2.指名读“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3.出示“没”,齐读。

4.分角色朗读。

(七)学习第五自然段。

1.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到了自己要去的地方以后,那里的景色有什么变化?

2.书上是怎么写这么美丽的景色的?(自由读,指名读。)

3.有感情地朗读。速度要稍慢,突出“更、红、绿”。齐读。

4.认读“出”、“长”。

(八)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一)感情朗读课文。

(二)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

二、继续学习生字

(一)组词。

(二)你想用哪个字组词?

(三)自由选一个字组词说话。

(四)小黑板出示生字,读字组词。

三、读句子

(一)小黑板出示课后“我会读”。

(二)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书...

查看详情>>
2

雨点的课件(热门8篇)

雨点的课件

课件制作本身就是作者综合素养的一种体现,它显现出制作者对教育、教学、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领悟。因此教师在设计课件时一定要吃透教学内容,设计出符合教学的方案用于课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天的雨点》课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雨点的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沙哑、飘洒、疲劳等词。

2、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师生间真挚的感情。

3、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后最后一段,懂得春天的雨点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识认生字。

2、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3、熟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师生之间真挚的感情。

导学过程

一、直接导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春天的雨点。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用喜欢的方法认识文中生字。

2、检测学生认字情况,重点检测:跪、竭、朦胧、蓬。

三、书读课文,理解内容。

1、再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

2、略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几件事?

3、试着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意思。

4、仔细读课文,说说那一部分对你感受最深,为什么?

找出描写乌罕娜老师言行的语句,边读边体会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结合课文21段,让学生体会老师的用意,感受老师的以后,达丽玛是怎么做的?(师通过指导朗读,是学生体会师生之间的爱。)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进一步朗读课文,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联系自己感受师生之爱。

2、指导写生字。

导学过程:

一、直揭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春天的雨点》。

二、感情朗读,回顾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重点引导学生朗读最后一段,讨论春天的雨点涵义?

三、拓展与延伸

1、学完课文,你有什么要说的?

2、说一说在你的身上有没有发生过类似这样的事情?

四、指导写生字

1、观察生字,说说那些字容易写错。

2、重点指导:蒙(不要少写一横)、忍(心字头上一把刀)、蓬(上下结构)

3、完成语文天地中的抄一抄。

五、总结,布置作业。

雨点的课件 篇2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化的,在教学中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体验与创造潜能的开发,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设计本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下雨的情境,让学生转换角色,进入雨点的世界。以童趣为本,朗读为主,充分发挥想象,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互动学习,能读通课文,读懂课文。

2、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了解雨点的动态变化,从而认识自然现象。

3 、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学重点: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让学生读懂课文,认识雨点...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