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六篇)
一、密度知识点总结归纳
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2.定义式:p=m/v
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1g/cm3=1×103kg/m3
4.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
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而质量与温度无关,所以,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二、质量知识点总结归纳
1、质量的定义: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
4、质量的测量:常用测质量的工具有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秤、天平等。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5、托盘天平
(1)原理:利用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制成的。
(2)调节:
①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②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有些天平,只在横梁右端有一只平衡螺母。有些天平,在横左、右两端各有一只平衡螺母。它们的使用方法是一样的。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左移动时,相当于向左盘增加质量,或认为从右盘中减少质量。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右移动时,情况正好相反。
(3)测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5)天平的“称量”和“感量”。
“称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大质量数。“感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小质量数。称量和感量这两个数可以在天平的铭牌中查到。有了这两个数据就可以知道这架天平的测量范围。
三、初速度知识点总结归纳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2、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3、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4、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5、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
查看详情>>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八篇)
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摩擦起电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c)元电荷e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
分开
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1e=1.6×10c
二、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
(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
(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5、单位:
(1)、国际单位:a
(2)、常用单位:ma、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1ma=1000μa6、测量:
(1)、仪器:电流表,符号:
(2)、方法:
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㈡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四、电路
1、组成:
①电源
②用电器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④导线:输送电能
2、三种电路:
①通路:接通的...
查看详情>>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十二篇)
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学的实验基础、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是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物理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和归纳、应用、创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整个一学期,我严格按照自己学期初的实验教学计划进行了初三物理的实验教学工作。
1.本学期所做的主要工作
物理的探究实验报告册上很多新奇有趣的实验,让学生在做中学,每个主题设置了“学着做”、“自主做”、“合作做”三个层次的探究活动,增强了物理实验的趣味性。目的是让学生构建基础性的科学知识,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技能。
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予以耐心帮助,鼓励多做物理实验和参加物理实践活动,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实验教学,一般只给出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的建议:给学生的探究活动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有一定依据的猜想与假设,避免盲目的探究;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的指导;方案力求使探究始于真实和接近学生所处的真实环境(自然、生活和社会的环境);情境中隐藏着可能被学生发现的问题,给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质疑的机会。让学生多思多动手,自己去提出假设,验证猜想,严格遵守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观念,让学生做自己的的主人,作学习的主人。
2.取得的`成绩
初三的学生好学好动,刚接触物理,在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上需要进行培养,安排必要的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三学生的动手能力差,没有自觉的去探究的意识,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养成动手动脑学物理的能力,在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中学生的实验积极性高,能够保证完成实验任务,并且自己在实验中能够发现问题,有改进实验的初步想法,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实验的进行还让学生对知识形成感性的认识记忆深刻不易遗忘。
3.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整个一学期的实验教学我基本也是在学习,跟着许老师学习,包括实验的安排,实验的准备,实验课的组织,边学边教,我自己在实验教学中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特别是实验课的组织,在实验室上实验课课堂的纪律比在教室的纪律差很多,本...
查看详情>>搜索更多内容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