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知了观察日记

更新时间:2025-02-10
1

观察知了的日记实用十五篇

观察知了的日记

观察知了的日记 篇1

案例片断一:

吃点心的时候,老师端出了一盘草莓。老师问小朋友,你想要哪颗,小朋友争着说,要大的、要小的、要最红的。老师说,请要小的孩子举起手,然后把大的、红的草莓分发给了他们,却把小的草莓给了说要红的、要大的小朋友。在孩子们吃草莓的时候,老师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先想着自己。”老师看着盘子里剩下的几颗草莓说:“还有几颗,谁还要?”这次,只有五个小朋友说不要,其他小朋友都说要,结果,老师把余下的几颗给了说不要的孩子。但其中一个孩子说:“老师,我真的不要了。”老师很惊讶,一看,原先的那颗草莓也只吃了一半,估计他是真的不要了!其余四个说不要的小朋友则美滋滋地吃着老师给他们的最后几颗草莓。

案例片断二:

张佳怡的爸爸从厦门回来,给班上的小朋友带来了一些礼物,有玩的、有吃的,小朋友都争着要玩具,可玩具分给每一个孩子又不够了。于是,老师把玩具拿在手里说:“你们要是想得到它,就要参加一次比赛。每个孩子都来整理自己的床铺和衣装,谁整理得又快又好,玩具就给谁。”于是,一部分孩子得到了玩具,另一部分孩子得到了食物。老师还告诉孩子们,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做得最好。

反思:

两个例子,证明了一个教育原理,那就是教育要从人的本质需要出发,重视激励人的创造力,鼓励孩子争取第一,使孩子成长为一个积极进取的人,而不是无谓地抑制孩子的欲望,更不能鼓励说谎。正当、公平地去争取自己想要得到的,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把潜在的本能激发出来。

诚然,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十分推崇谦让、利他、克己等品行修养。我们不否认中国传统美德对人成才立世的意义和作用,但是也应看到这种传统美德在培养孩子勃发的创造力等方面的负面影响。竞争的时代,要孩子因仁取让,孩子也许养成了谦让的品质,却可能变得无所作为。人的本能是追求最好最大的物质满足,如果正常的获取满足的方式被谦让取代,他就有可能变换方式去获取,这样容易导致孩子的双重人格。案例一中教师问“谁还要”,说不要的五个孩子中有一个是真的不要了,其他四个也许是用了“智取”的方式获取了想要的'东西。教师的这种做法其实是在强化孩子做无谓的谦让,这四个孩子很有可能在这样的强化中学会了欺骗,学会了说谎,其他的孩子下一次也可能会用上“智取”的方式。教师明知孩子们都想吃草莓,为什么一定要孩子们说假话呢?即使有人真心谦让,从受益者方面看,是因他人谦让而轻易获得的,自己没有付出努力,对他们自身的发展也没有什么积极意义。教师真正应该做的是尊重幼儿,创设宽松平等的环境,满足他们的需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对孩子的教育应树立这样一种指导思想:正当竞争,发挥能力的竞争,就是一种美德。品德培养不应独立于创造力培养之外。公平竞争、按劳取酬,既是美德,又是一种优秀素质,是一种智慧和能力。我们应该让孩子在这样的努力进取中,德、能同步提高。

观察知了的日记 篇...

查看详情>>
2

知了观察日记精选十八篇

知了观察日记

知了观察日记 篇1

蝉,开始鸣了。

盛夏。阳光炙烤着整个大地,没有风的午后,大地被热气压得喘不过气来。一片刺眼的光晕缭绕里,高楼建筑的轮廓开始模糊,颤动着寂静的音符。

蝉声成了这个夏天闷热空气里唯一传播的东西,如针般扎入我的脑海。这毫无尽头的东西时而尖锐如刀刃刺伤我的耳膜,时而嘈杂如成千上万颗石子跌落惹得心中一阵酸麻,厌烦挂上我紧皱的眉宇,面对着这群家伙,我竟有些不知所措。

蝉,还在啼鸣。

绿叶相栖的繁茂荫蔽下,我一人走着。碎碎的阳光从叶缝跳着轻盈的舞徐徐跌落我的肩头,光影映着盛绿洒下一片生命的气息,荫蔽下是凉风阵阵,抚去了燥热,抚去了眉间的皱痕。

一个小身躯在我的脚边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一席黑装,一双半透明的灰黑翅膀上勾勒着细密的条纹,在阳光下闪着绮丽的光。那是蝉,不过已经死去了。

我,有些错愕。俯身下视,内心逐渐勇气了波涛。

它是那么弱小,弱小的如一粒尘土,可是这小小的身躯,竟能发出那般强大的鸣声!那排山倒海的.声音里,又何尝没有它的一份!它每日呼的,喊的,是什么呢?——我知道了,是生命!

他要在他自己宝贵的生命里,唱响夏日的篇章。

它要歌唱,用它在泥土里积蓄沉淀的所有力量,在自己短暂的三个月生命里唱尽一切它想唱,唱出,它对生命的感悟,唱出它对生命的热爱,唱出,繁华落幕,锦绣褪尽返璞归真的生命的力量。它要歌唱,不论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不论生命始终的短暂,不论身后的强光烈日或寒风冷雨,不论明天自己明天依然放声歌唱或身坠泥土,他只管歌唱,那是他在黑暗中孕育的力量,有如电闪雷鸣,烟火飞尘的魄力!

他要在他短暂的生命力里,唱响生命的赞歌。

而那成千上万的生命,汇集成今天这样的声音。

阳光洒在它的身上,小小的身体折射出一片光芒,那是生命的光芒,强烈而基准的,于一瞬间照亮了我的心。当我放下一切冗杂,安静地聆听时——那声音时而如潮水般轻盈,时而如雷电般磅礴,一波又一波,有节奏地传来,击入我的心坎。耳畔突然前所未有的和谐宁静,生命的韵律让我流连忘返。

这是每一个生命,对生命的看待。

蝉,又开始鸣了。

知了观察日记 篇2

晚饭后,我和同学们去捕蝉。

四年级的大哥哥们很快就捕了两只蝉。我和我们班的孙瑞征好不容易才逮了一只还没退壳的蝉。大哥哥说这蝉快退壳了,我就拿着它赶紧回家,告诉妈妈,说我要看蝉退壳的过程。

我轻轻把蝉放到一片树叶上,来观察它是怎么退壳的。

蝉的皮开始沿着背部的中线裂开,露出蝉那淡黄的身体。蜕皮的速度非常快,先露出的是头,接着是前腿和吸管,最后是后腿和翅膀。

啊?!它的尾巴还留在套子里,怎么办?我想帮帮它,妈妈说不要动它,帮它就是害它,让我耐心地看着。

忽然,它表演了一种奇怪的体操:它的身体在空中垂直翻个跟头,让头朝下,布满花纹的蝉翼尽力向外伸直。它再将身体翻上来,并且用前爪钩住它的空壳,最后,终于把尾巴从套子里拔了出来。

这个过程大约需要半个小时。

太有趣啦!我捧着树叶,把这只“知了“放到门前的大树上,看着...

查看详情>>